登陆注册
301167

北京地铁站再现猝死事件 政协委员:配置AED为啥这么难?!

新浪财经综合2020-10-13 07:53:082

原标题:北京地铁站再现猝死事件 政协委员:配置AED为啥这么难?!

人民政协报

“我想问的是,配置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北京地铁为什么不去做?!”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敖虎山在接受采访时,对9月25日北京地铁站再次发生猝死事件痛心发问。

据统计,我国猝死人数每年高达约54万,平均每天1500人死于心源性猝死。与此对应的是,目前我国的猝死抢救成功率不足1%。“心脏骤停的病人在4分钟内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有一半可能性被救活,超过6分钟存活率仅为4%,而10分钟后几乎无存活的可能。”敖虎山说。

一旦发生心脏骤停,能不能挽救生命,很大程度取决于“黄金4分钟”内能否及时施救。而近年频发猝死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公共场所AED的缺失之痛。

“北京地铁为什么迟迟不配置AED?”

近年来,北京地铁发生乘客猝死事件屡见报端,9月25日,北京地铁站发生猝死事件后,网友纷纷发问:北京地铁装个AED为什么就这么难?

2015年,上海在国内率先启动AED投放,2018年首批AED进入火车站;2020年1月,深圳地铁所有车站的站厅层、站台层都配备了AED,并已成功挽救十余人的生命;2020年8月,南京地铁宣布实现AED全覆盖……AED正在全国十多个城市大规模配置,到底是什么阻碍了AED在北京地铁的普及?

敖虎山表示,自己也曾针对此问题进行了多次调研走访。“通过调研发现,北京地铁方面其实有一定的顾虑,如果使用AED,一旦出了问题,人没救过来,会不会导致民事纠纷承担法律责任?”

“这一点其实不用担心,‘好人法’给了我们很好的保障。”敖虎山说,民法总则第184条明确提出,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而今年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再次明确了此项规定。

“公共场所服务人员要进行急救知识培训”

有了法律保障,如何解决公众担心用不好AED设备的顾虑?早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敖虎山就手提AED走上“委员通道”,呼吁普及心肺复苏培训,推广其在学校、企业等公共场所的普及。

他建议在机场、地铁等公共场合配备AED和普及急救常识势在必行。“有了法律的保障,公众也应多参与日常的急救培训,要让公众在遇到突发心脏骤停案例时,敢救、会救、能救。”

“公共场所工作人员应该了解心肺复苏按压等基本急救知识,并充分学会使用AED,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紧急进行处理。”敖虎山说。

“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都是可能出现心脏骤停的原因之一,建议每个人一定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一旦发现问题要早吃药早治疗。”敖虎山认为,预防再次出现猝死事件,每个人都应是“第一责任人”。

“尽快落实文件要求,将AED配置到各个地铁站”

在敖虎山看来,公共场所配置AED需加快推进落实。

2019年12月,北京市卫健委原则通过了“公共交通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急救设施设备配置工作方案”,提到首先要提高公共场所AED的普及率,推动公共场所AED的配置落实;其次,更要解决心肺复苏会不会、设备会不会用的问题。

敖虎山说,北京市卫健委已经提交了相关文件,北京市政府也已经发布了《关于加强本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将推动本市火车站、地铁站等公共场所按标准配置AED等急救设施设备,并持续提升社会公众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每年培训不少于20万人次。

“我在此呼吁,交通部门要重视AED的配置和工作人员的培训,北京地铁要尽快落实相关文件要求,将AED配置到各个地铁站。”敖虎山说。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