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091

深圳的目标来了:改革开放成果要惠及全民

新浪财经综合2020-10-15 20:36:370

来源: 财经国家周刊

文| 徐景安

编者按:

徐景安是1979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第一部总体规划的起草者,1984年莫干山会议的组织者与价格双轨制报告的起草者,1985年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创导者。

1987年底,受时任深圳市委书记李灏的邀请,他离开国家体改委、南下深圳,先后出任了深圳市体改委主任、深圳证券交易所副理事长等职务。

在深圳期间,徐景安力推股份制改革与股票市场的建立,首创了产权转让、企业破产的改革试验,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制定深圳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等等,为深圳乃至全国的经济改革勇敢探路。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财经国家周刊》邀请徐景安,建言深圳的未来发展。

{image=1}

新使命:从发展转向幸福

深圳,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迅速成长为国际知名的大都市。

统计显示,2019年深圳市的人均GDP约为2.9万美元,深圳的快速发展,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在全国范围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深圳最早提出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这是价值理念的创新,同时进行了土地、住房、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创立了证券市场、劳动力市场、产权交易所。

正是这些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吸引了各种人才,使深圳充满活力,并以此带来了数十年的高速发展,可以说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工业化速度。

{image=2}

▲2019年11月20日,在深圳大亚湾核电基地中广核核电运营公司技能培训中心,乔素凯(中)与团队成员讨论自行研发的水下机器人。图/新华社发

这也是深圳作为“特区”的价值和意义。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重要讲话中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让改革开放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也明确了:发展是为什么?改革是为什么?开放是为什么?

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幸福。

这就是新时代、新理念,从以发展为目标转向以幸福为目标。

如今,中央提出在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一任务显然更加艰巨、更加复杂。同时,“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这并不是不重视发展,因为发展是人民幸福的基础和条件,但是幸福感在广度上,要覆盖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领域,深度上要深入到人的物质、情感、精神等层面。

应该说,如何抓发展,我们已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怎么使人民幸福,这完全是创新的事业。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深圳新的历史使命,就是使深圳人“特幸福”。

{image=3}

▲上图为旅客通过罗湖桥往返深圳与香港,罗湖桥是当年深圳通往香港的铁路客货运输口岸;下图为2017年2月9日无人机拍摄的深圳湾跨海大桥。图/新华社发

改革开放成果要惠及全民

我认为,要使深圳人民幸福,就是要人民都能公平地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

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发布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提出,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这是重大的制度突破。

这就意味着,在常住人口中取消户籍与非户籍人口在社会救助、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上的差别。

数据显示,2019年深圳的常住人口有1343万,而其中的849万是非户籍常住人口,在基本公共服务上,这些人要逐步与494万户籍人口相一致。

这是一项巨大的惠民工程。

过去的情况是,我们往往重投资、轻民生,把民生的投入看成是包袱,这是错误的认知。因为发展的目的,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造福于民本来就是党的初心和使命。在当前,这样的投入更有特殊意义: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拉动经济发展,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制定长远的民生规划

近年来,深圳为了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工作重点多放在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引进人才和基础建设上,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成果共享、公共服务均等、社会保障健全、弱势群体关注、精神健康保障等问题有所忽视。

这是目前深圳社会治理的一个短板。

长期以来,深圳政府采取的是一年办几件实事和社区民生微实事的做法,民生问题打补丁、碎片化,而要实现中央赋予深圳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需要系统化、制度化、目标化的解决方案。

{image=4}

▲2020年9月22日,车辆行驶在深圳深南大道上。图/新华社发

我们过去制定了十三个五年规划(计划),重点是发展,其中有量化的指标,并且以产业政策和项目建设作保障。虽然民生也有一章,但大多都是定性的承诺,没有或者很少有量化的指标,资金更是没有保障。

因此,我建议深圳制定民生五年规划,民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居民收入增长、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服务体系、公共安全体系、公共财政制度、整合社会资源。

同时,用民生规划来“倒逼”产业优化、城市规划以及政府职能转变,尤其是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压缩行政不合理开支,实现向非户籍人口倾斜、向困难群体倾斜、向社区基层倾斜。

我认为,制定民生长远规划是目标与方法的创新,深圳有条件也有能力为全国做示范。

关注市民的精神健康

以人民幸福为目标,就要真正做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改变“一手硬、一手软”的现状。

而精神文明是建立在精神健康基础上的。近年来,中央对精神健康工作越来越重视,发布了加强y、抑郁症治疗、心理健康建设等一系列文件。

尤其是,深圳作为移民城市的代表,大多数居民都是远离家乡,没有亲人、少有朋友。当他们有情感困惑时没有人关心,也没有倾诉的渠道。近十年来,深圳的精神障碍发病率增长超过100倍,居民的精神障碍率为24%,高于全国17%的平均水平。因此,政府更需要强化对市民心灵、情感和精神的关爱。

部分政府文件也提出了落地的措施,要求在社区或社康中心设立心理咨询人员或机构,但是这有很大的局限性:一是心理咨询是等候求助,大量有情感困惑的人不会主动上门;二是心理咨询师对社区情况不了解,也不可能主动提供服务。

具体通过什么途径落地,是有待解决的问题。2018年,我也在深圳龙华、南山培训了情感护理志愿者,还创建了社区情感护理站,因为所有人都居住在社区,各种问题都在社区里反映出来。但是,社区工作、社区服务、社区治理的现有机构,都没有合适的名义进入核心家庭、疏导矛盾。

一个解决办法是,由经过培训的社区义工和热心公益事业的居民,建立社区的情感护理站,他们可以分析居民的问题,排查情绪异常人员,重点关注家庭关系紧张、久病和重病不治、经济十分困难、缺少关怀的老人、精神抑郁患者等人群。

同时,根据不同情怳,派专家治疗和疏导,或举行集体辅导活动,进行更多的尝试。

责任编辑:张玫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