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9836

欧洲企业抱团开发氢能汽车 佛吉亚即将完成斯林达收购

第一财经2021-02-22 01:16:520

欧洲企业抱团开发氢能汽车 佛吉亚即将完成斯林达收购

作者: 钱童心

[ 林琦表示,中国能源科技企业要走出去的关键路径之一是实现产品突破和解决相关技术开发的关键问题,包括进一步提高产品可靠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耐久性等,从而满足应对重型商用车应用的复杂工况、严苛环境、高强度运营的使用场景需求。 ]

[ 根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我国2019年燃料电池车产能约为年产2000辆,计划2020~2025年达到年产5万辆,2026~2035年达到年产130万辆。 ]

以氢能源为动力的燃料电池将是实现碳中和交通的重要技术。欧洲汽车行业正在积极拥抱氢能源,包括雷诺、佛吉亚和米其林在内的整车厂商和零部件供应商已经采取行动,布局氢能和燃料电池技术。

尽管目前亚洲在燃料电池技术的产业化方面具有领先优势,但在氢气的制备和存储等专业技术方面,包括法国液化空气、佛吉亚、蒂森克虏伯在内的欧洲工业巨头仍然处于领导地位。

替代动力电池的唯一解决方案

汽车设备制造商佛吉亚方面上周六向第一财经记者证实,佛吉亚将为雷诺提供用于轻型商用车的氢气燃料的储罐。雷诺正在计划将氢燃料电池作为动力电池的替代品。

“佛吉亚确实正在非常积极地部署氢能源策略。”佛吉亚中国区一名高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不仅将向雷诺提供氢气储罐,而且还收购了中国高压瓶制造企业斯林达的大部分股权。”

氢能是法国政府承诺减少车辆碳排放的主要技术之一,也是目前作为补充电池驱动电动汽车的唯一“零排放”解决方案。氢能的制备技术对于加速部署电动交通工具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至关重要。

根据佛吉亚和雷诺公布的消息,用于雷诺首批氢能驱动的轻型商用车储氢系统将由佛吉亚提供,这些氢气罐由佛吉亚位于法国巴旺(Bavans)的全球专业技术中心开发和生产。佛吉亚正在建造的位于法国艾伦乔伊(Allenjoie)的储氢系统生产工厂将用于扩大产能。

法国政府去年在一项总额千亿欧元的经济刺激方案中特别强调,政府将继续推动能源结构从化石燃料转向清洁能源,刺激氢能产业发展计划,未来两年将给予20亿欧元的拨款。

上个月初,雷诺在发布全球新战略的同时,宣布与美国燃料电池领先企业Plug Power成立合资公司,投资千万欧元发展氢能技术,并在法国设计和开发由氢动力的多功能车,计划2021年底前推出雷诺Master车型的氢动力版本,并在此后推出雷诺Trafic的氢动力版本。

“氢气使得通过燃料电池产生电能而仅释放水蒸气成为可能,这被认为是减少汽车碳排放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国内专注于燃料电池系统开发的上海重塑科技董事长兼CEO林琦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燃料电池与电动汽车相比,具有可省去充电时间的优势,但也存在新的限制,比如要在超高压的条件下存储氢气。目前氢气的超高压存储技术已被丰田和现代等汽车制造商小规模验证。

“氢气燃料的碳足迹还取决于它的生产方式,无论是通过碳氢化合物(比如甲烷)还是通过电解水来生产,最理想的情况下是使用可再生能源发电。”林琦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上周,佛吉亚刚刚宣布对中国高压气瓶公司斯林达大部分股权的收购,交易将在获得相关部门审批后完成,两家公司将共同针对中国市场开发制造氢气储罐产品。

这是佛吉亚在中国加速推进零排放的重大举措。斯林达公司总部位于沈阳,是国内领先的高压气瓶制造商,目前在中国拥有两座工厂,气瓶年产能达3万个。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将达百万辆

今年早些时候,佛吉亚还与米其林创建了一家名为Symbio的合资公司,旨在成为世界领先的为汽车提供氢燃料电池的制造企业。

该合资公司初期投资预计将达1.4亿欧元,建立在独立的生态系统之上,主要任务是开发、生产及销售用于轻型车辆、商用车和卡车以及其他需要氢燃料电池系统支持的交通工具。

双方的合作未来将跨越欧洲、中国和美国,以实现氢燃料电池系统的量产,目标是到2030年,占据全球25%的市场份额,实现约15亿欧元的销售额。

佛吉亚绿动智行执行副总裁Mathias Miedreich表示,到2030年,中国市场将坐拥至少1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这有望占到全球燃料电池汽车市场的一半。

有预测数据显示,从目前到2030年期间,全球对新能源交通工具的需求有望大幅增长,届时由氢燃料驱动的车辆将达到200万辆,其中35万辆为卡车。

在全球“碳中和”的整体目标下,卡车公司也在加速进行战略调整。去年,沃尔沃集团与戴姆勒卡车签署协议,双方将成立燃料电池合资公司,进行重型卡车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双方还计划,到2023年将开始上路测试燃料电池卡车,到2025年后开始实现量产。

氢燃料电池作为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清洁能源,在发达国家的应用正在提速,这也为亚洲厂商提供了出口机遇。去年,现代汽车表示,已经向瑞士首次出口了氢燃料电池。

中国企业也正参与到全球燃料电池的规模化布局中。林琦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伴随全球燃料电池商用车,尤其是重卡的大规模发展趋势,下一阶段我们将实现规模化发展,同时加大对北美和欧洲市场的投资。”

他同时强调,中国能源科技企业要走出去的关键路径之一是实现产品突破和解决相关技术开发的关键问题,包括进一步提高产品可靠性、安全性、环境适应性、耐久性等,从而满足应对重型商用车应用的复杂工况、严苛环境、高强度运营的使用场景需求。

近年来受益于国内补贴政策利好,氢燃料电池市场在中国快速发展。根据氢能联盟发布的《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我国2019年燃料电池车产能约为年产2000辆,计划2020~2025年达到年产5万辆,2026~2035年达到年产130万辆。此外,到2030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200万,加氢站数量达到1000座,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元。

上汽旗下捷氢科技目前估值近百亿,该公司已经建立起千人以上燃料电池研发运营团队,形成万辆级燃料电池整车产销规模。根据上汽的规划,在2025年前,至少推出十款燃料电池整车产品。

责任编辑:李桐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