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6488

碧桂园跑不动了?

斑马消费2021-03-26 08:22:139

原标题:碧桂园跑不动了? 来源:斑马消费

{image=1}

2020年,在融资收紧、调控趋严的形势之下,碧桂园规模继续领跑行业,业绩却下降明显。

公司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双双下降尚属首次,且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超11%。

交出这样一份试卷,作为行业老大哥,实在难言满意。

营收、净利双降

去年疫情里的中国房企多数苦不堪言,站在行业塔尖的碧桂园(02007.HK),同样感受到凛冽的寒风。

在3月25日披露的2020年度业绩报告中,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双双下降。业绩难达市场预期,当日公司股价跌幅4.36%,收报每股9.00港元,总市值1983.19亿港元。

据业绩报告,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28.56亿元、归母净利润350.2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4.74%和11.45%。

碧桂园真的跑不动了吗?

在“碧恒万融”头部房企里,老大已跑不过老四。日前,行业老四融创中国(01918.HK)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6.19%和36.95%。

碧桂园认为,净利润下降,主要是疫情延迟房地产项目建设和交付,叠加若干低售价项目进入交付期所致。

一手缔造行业公认“高周转”模式的碧桂园,业绩出现负增长尚属首次,但业绩增长放缓早有端倪。

2018年至2019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67.07%、28.1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2.82%、14.25%。

{image=2}

去年,公司实现权益销售金额5706.6亿元,权益销售面积6733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3.3%和8.0%。

如果时间再拉长两年,公司权益销售额及销售面积增速下滑已较为明显。2018年-2019年,公司权益销售金额分别为5018.8亿元、55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25%、10.02%;同期权益销售面积分别为5416万平方米、623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3.06%和15.2%。

权益销售金额年增速从31.25%降至8.0%,毛利率从27.03%降至21.80%,这正是公司业绩下降的重要原因。

在3月25日举行的2020年度线上业绩说明会上,碧桂园总裁莫斌表示,未来3年,公司有信心每年录得10%权益销售增长。

业绩降速背后

行业一哥碧桂园业绩下降,来自疫情的影响只是冰山一角。冰山之下,公司“高周转”的弊端显现,不得不调整步伐。

2018年,公司在不到40天内连发3起安全事故、导致7人身亡,公司总裁莫斌现身向公众道歉,安全生产、高周转模式以及建筑质量一时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彼时,公司创始人杨国强对外发表公开信,称将放慢发展速度,全面提升治理水平。

此后,安全成为公司关注的重点,也就在这之后,公司鲜少提及高周转模式。

高周转模式对公司贡献功不可没,它将公司从一家10多年前、年销售200多亿的区域房企,推向年销售超5000亿元的行业龙头,不少中小房企纷纷效仿。

高周转模式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让公司迅速崛起,也让公司尝尽苦头。

恰逢2018年中国楼市调控加码,随着此后几年调控延续,房企去杠杆、加速产品去化,中国房企日子开始难过起来,万科那句“活下去”,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最好的注解。

碧桂园同样有着极强的求生欲,放缓拿地、减员增效、降低负债等措施不断推出。

首先,公司拿地逐年放缓,其土地储备规模从2017年高峰期的2.82亿平方米(建筑面积)逐年下行,截至2020年6月末,为2.66亿平方米。

另外,降低负债成为公司重要工作。截至2020年末,公司净借贷比率55.6%,总借贷规模降至3264.9亿元,同比下降11.7%。去年借贷成本5.56%,同比下降0.78个百分点。其资产负债率为87.25%,较上年减少1.29个百分点。

{image=3}

而减员增效,至今是公司讳莫忌深的话题。

斑马消费统计显示,2018年,公司员工数量为13.1万人,截至2020年6月,公司员工仅为8.79万人。这两年半里,减员规模超过4万人。

此外,公司仍有大量项目集中三四线城市,也是影响公司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2020年上半年,公司权益合同销售额55%位于三四线城市。根据报道,公司2020年新获得511宗土地,权益总代价2092亿元,65%位于三四线城市。

其实,公司更为棘手的是塌方式贪腐事件爆发。

去年,碧桂园集团先后多次发布贵州区域监察通报,贵州区域成为贪腐重灾区。日前有媒体报道贵州区域前总裁级别高管,涉虚假合同套取资金等已被捕。

0009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