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经历黄金十年后 中超队在亚冠将逐渐边缘化?
{image=1}
稿件来源: 球哥是我 懂个球
随着北京国安在1/4决赛中0比2不敌蔚山现代,中超球队在2020赛季的亚冠中全军覆没。
媒体口中的中超big4,广州恒大和上海申花倒在了小组赛,上海上港在1/8决赛出局,北京国安则止步1/4决赛。来自中超的四支球队,没能实现再次君临亚洲的豪言壮语,反而等来了深深的迷茫。
国安不敌蔚山的同一天,神户胜利船点球击败水原三星,日韩球队又一次会师于东亚区决赛。这样的局面,是亚冠2013赛季实行分区赛制后的第二次,却可能在未来成为常态。
不久前苏州进行的足协会议中,一套全新的“限薪令”被宣布,按照规定,本土球员顶薪为税前500万元人民币,外援顶薪为税前300万欧元,同时每个俱乐部的外援总工资不得超过税前1000万欧元。
这样的规定被实施是有迹可循的,过去十年是金元足球在中国野蛮生长的十年,广州恒大、上海上港等球队的崛起都建立在疯狂砸钱的基础上,然而俱乐部整体实力的提高并没能带动国字号球队前进。
根据中国足球的《2020行动计划》,今年底需要进入世界前70,然而在12月的FIFA排名中,国足仅位列75,没能实现目标。加上近年来国字号球队连续无缘奥运、世青赛等重要赛事,中国足球遭遇了太多的口诛笔伐。
事实证明,金元足球无法让中国足球实现蜕变,那么挥舞钞票的疯狂就只能等待被政策扼制的命运。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限薪令”被提上了日程。
如果足协宣布的规定最终实施,那么为了高工资而来到中超的大牌外援势必会集体离开。假设一支球队要用满6个外援名额,平均每个外援的税后薪水只有不到百万欧元,更难以再出现几年前那样从五大联赛豪门手中抢球星的“盛况”。
显而易见,从2021赛季开始,中国俱乐部依靠外援实现“降维打击”的情景将越来越难以出现——而这一切,原本是中超球队在亚冠与日韩球队抗衡的资本。
如果我们留意一下亚冠历史,会发现在恒大进入亚冠之前,中超球队是这项赛事中真正意义上的“送分童子”和“惨案队”。
2010赛季,河南建业、山东鲁能和长春亚泰总共只取得三场胜利。
2011赛季,杭州绿城、上海申花和山东鲁能也是小组出局。
这两个赛季中,只有国安和泰达进入了16强,但也很快倒在了韩国球队脚下。
正是从2012赛季恒大首次征战亚冠开始,中超球队才打起抗韩抗日的翻身仗——中超新王的亚冠首秀,就用5比1的比分痛击全北现代,一时让国人欢欣鼓舞。
到了2013赛季,“天体最低消费”成为恒大统治力的代名词,他们一举横扫亚洲,让中超球队实现亚冠0的突破。
2015年,攻守更为平衡的恒大实现了亚冠的又一次问鼎,人们开始相信,亚洲冠军对中国足球不再是遥远的事情。
跟随着恒大的步伐,一大批中超球队都开启了金元化的进程,他们在亚冠的成绩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上港成为东亚区第一支连续五年小组出线的球队,并在2017年闯进东亚区决赛。
国安、鲁能、江苏队也纷纷刷新队史最佳成绩。
中超球队齐聚亚冠淘汰赛,在十年前简直是一种奢望,如今却显得司空见惯。
只是,中超的繁荣终究是建立在金元足球和外援助力的基础上,比如恒大的成功,离不开孔卡、穆里奇、高拉特等球员的助力,没有胡尔克和奥斯卡们,上港也断不可能快速崛起。
在本土球员能力和整体战术素养上,中超球队与K联赛和J联赛还有一定差距。这一点在本赛季体现得尤为明显。
小组赛中,没有保利尼奥的恒大就像丢了魂一样,跌跌撞撞最终在只有三支球队的小组中黯然出局。
作为外援实力最为薄弱的申花,在崔康熙的战术调教下拼尽了全力,还是无法从日韩球队手中抢下一个淘汰赛名额。
上港确实外援实力超群,却无法形成一股合力,小组出线后很快就完败于神户胜利船,随后不久胡尔克就官宣离队。
国安是唯一让人感到欣慰的球队,他们小组赛5胜1平,以追平中超球队最佳纪录的战绩昂首出线,又淘汰FC东京,队史首次杀进亚冠八强。如果不是裁判判罚微妙和欠缺一些运气,国安原本能走得更远。
但,那又怎么样呢?国安本赛季亚冠的成功,同样是建立在过去几年不断招兵买马的基础之上,他们很可能成为限薪令之前最后一支不断投入大手笔的中超球队。而比埃拉、奥古斯托等外援的薪资都不低,如果限薪令确定实施,国安很难重现现有的竞争力。
中国球员整体上弱于日韩球员,这一点在今年的亚冠中能够得到清晰的反映,在这中国足坛再次洗牌的动荡时刻,谁也无法去预料未来会怎样。
在经历亚冠黄金十年之后,中超集团军势必要步入一段寒冬。也许,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中超球队都很难再去争夺亚冠冠军了。金元铸就的梦境,终有一天会醒来,而在梦醒时分,现实是如此残酷,又是如此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