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点撤回!9家IPO企业被现场检查,4家已撤回材料!证监会曾表示:决不允许一撤了之
{image=1}
近期,中证协公布了今年第一批IPO现场检查名单,共9家企业。
名单公布后半个月左右,就有4家企业撤回申报材料,撤回率44%。去年全年,五个批次中被抽中IPO现场检查的企业,整体撤回率也达到了40%。
投行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在规定时间撤回,可以避免现场检查,上述卡点撤回迹象明显。至于撤回原因,一方面是部分中介机构本身执业质量可能确实存在一定问题;另一方面,可能是现场检查力度过强,工作量大,材料难免不出疏漏。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对此曾回应称,从目前情况看,不少中介机构尚未真正具备与注册制相匹配的理念、组织和能力,还在“穿新鞋走老路”。对此,证监会正在做进一步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将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带病闯关”的,将严肃处理,决不允许一撤了之。
去年7月发布的《关于注册制下督促证券公司从事投行业务归位尽责的指导意见》称,对收到现场检查或督导通知后撤回的项目,应依法组织核查,坚决杜绝“带病闯关”的行为。建立投行业务违规问题台帐,重点对项目撤否率高、公司债券违约比例高、执业质量评价低、市场反映问题较多的证券公司开展专项检查。
今年第一场IPO现场检查,44%已撤材料
今年1月7日,中证协公布了2022年第一批IPO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抽查名单,一共9家企业。截止28日,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这9家被抽中现场检查的企业已经有4家主动撤回了申报材料,撤回率达44%。
具体而言,2022年1月17日,中恒宠物第一个撤回创业板IPO申请,此时距离现场检查名单公布仅仅10天。随后,1月24日,壹物科技、武汉蓝电、辉芒微也纷纷撤回。
1月7日公布名单,到1月24日有4家撤回,中间间接17天。“基本算得上是卡点撤回。”某投行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
《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规定,检查对象确定后,审核或注册部门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检查对象和中介机构,检查对象自收到书面通知后十个工作日内撤回首发申请的,原则上不再对该企业实施现场检查。在撤回申请后十二个月内再次申请境内首发上市的,应当列为检查对象。
“十个工作日的话,把周末算上,差不多就是半个月时间,然后再加上通知的时间,可能半个月多一点。所以基本可以说是卡着点撤回,这样就不用被现场检查了。”上述投行人士称。
其实,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去年IPO现场检查企业主动撤回的也不少。2021年全年,中证协共组织五次现场检查抽签,抽中IPO企业共计45家,截至2022年初,其中18家IPO企业撤回并终止,撤回率达到40%。
{image=2}
18家撤回企业中,科创板撤回6家,创业板撤回12家。创业板被抽中企业的撤回率接近60%。
撤回现象最严重的是2021年1月31日的检查批次。该批次共有19家企业被抽中,其中有14家企业在抽查名单公布后的一个月之内选择了撤回材料。撤回率高达75%。
就IPO企业材料频频被撤回的原因,一位投行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一方面,是部分券商本身执业质量可能确实存在一定问题,毕竟没被抽到之前大家都抱有侥幸心理,觉得自己被抽中的概率不大。
另一方面,可能是现场检查力度过强。一个IPO项目,底稿少的一两百本,多的五六百本,千头万绪,一个个梳理下来,很难保证不会有疏漏。叠加中介的核查手段有限,确实可能会有一些小问题或者核查不到的问题。现场检查,但凡检查,就不会空手而去,肯定要查出来问题才会走。
对于IPO材料撤回的问题,证监会曾表示,这既有证券公司内控意识薄弱、公司治理不健全的原因,也有监管机制不完善、监管规则不健全的原因。
对项目撤否率高的投行开展专项检查
2021年3月20日,易会满主席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上发表主旨演讲,回应了在IPO现场检查中出现了高比例撤回申报材料的现象。
他表示,据初步掌握的情况看,并不是说这些企业问题有多大,更不是因为做假账撤回,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保荐机构执业质量不高。从目前情况看,不少中介机构尚未真正具备与注册制相匹配的理念、组织和能力,还在“穿新鞋走老路”。对此,证监会正在做进一步分析,对发现的问题将采取针对性措施。对“带病闯关”的,将严肃处理,决不允许一撤了之。总的要进一步强化中介把关责任,督促其提升履职尽责能力。监管部门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制度建设,加快完善相关办法、规定。
2021年7月9日,证监会就制定并发布《关于注册制下督促证券公司从事投行业务归位尽责的指导意见》涉及的相关工作做出部署安排。
证监会称,注册制试点以来,证券公司内控水平和投行业务执业质量总体有所提升,但也暴露出不少问题。一些证券公司尚未真正具备与注册制相匹配的理念、组织和能力,还在“穿新鞋走老路”,项目遴选不审慎,核查把关不严格,内部控制不完善,“带病申报”、“一查就撤”等问题较为突出,影响上市公司质量和行业形象。这既有证券公司内控意识薄弱、公司治理不健全的原因,也有监管机制不完善、监管规则不健全的原因。
为此,有必要综合施策,标本兼治,既针对当前突出问题出重拳、下狠手,整治证券公司执业质量差、把关不严的问题,又要着眼行业长远发展统筹考虑,坚持稳中求进,优化投行业务发展生态,推动证券公司持续提高执业质量,为注册制改革提供坚实保障。
完善制度规则,提升监管和执业的规范化水平。按照“尊重注册制基本内涵、借鉴国际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的三原则,强化投行执业标准体系建设,完善信息披露、尽职调查、工作底稿等投行业务监管规则。坚持重要性原则,完善首发企业辅导验收、现场检查和现场督导等监管制度,建立债券审核注册环节现场检查制度。进一步厘清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各中介机构的责任边界,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机制。
全面强化立体追责,净化市场生态。扩大现场检查和督导面,坚持“申报即担责”的原则,对收到现场检查或督导通知后撤回的项目,应依法组织核查,坚决杜绝“带病闯关”的行为。建立投行业务违规问题台帐,重点对项目撤否率高、公司债券违约比例高、执业质量评价低、市场反映问题较多的证券公司开展专项检查。前移问责关口,交易所对违规行为及时采取自律措施。加大行政监管力度,机构罚与个人罚并重,用好“资格罚”等硬措施,强化“经济罚”,并用好行政处罚、刑事追责、民事赔偿等手段。
现场检查发现了哪些问题
2021年8月13日,证监会通报第二十八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有关情况。
证监会已完成该批次首发企业现场检查工作,此次检查对象共包括7家首发申请企业,其中主板1家,科创板3家,创业板3家,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2021年1月,证监会出台了《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进一步规范首发企业现场检查工作。对首发企业常态化开展现场检查工作,是严格落实IPO各环节全链条监管的重要举措;是督促中介机构勤勉尽责、审慎执业,发挥资本市场“看门人”作用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发行制度,提升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手段。上述7家企业是《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出台后首批被检查对象,检查中重点关注发行人财务信息披露质量、存疑事项及中介机构执业质量,检查过程重点聚焦发行人关键业务流程及主要风险等内容。
总体来看,检查中未发现触及发行条件的问题,未发现重大信息披露违规,也未发现中介机构重大执业缺陷等问题。后续将正常推进相关审核工作。
检查结果也显示,部分首发在审公司存在会计处理不恰当、信息披露不充分、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等问题,部分中介机构存在履职程序不规范、底稿记录不完整等不足。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证监会一方面根据问题的性质,遵循重要性原则,依法不采取行政监管措施;另一方面,将存在的问题通报发行人及中介机构,督促其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执业质量。
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推进发行审核工作,将现场检查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加强统筹协调,不断完善全流程监管机制,进一步明晰和统一检查处理标准,明确市场合理预期。
现场检查案例:九州风神
1月27日,创业板申报企业九州风神公布了《发行人及保荐机构关于第二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意见》(下称《意见》)。《意见》中提及了不少证监会现场检查所发现的问题。据了解,九州风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21年1月31日公布的IPO现场检查名单之中。
{image=3}
比如,《意见》所指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申报会计师执业质量的。现场检查发现申报会计师执业质量存在如下问题:签字会计师对公司基本情况不熟悉。审计底稿编制混乱,纸质底稿目录编号混乱,编制无序,纸质件和电子文档之间无索引、无法核验,缺乏必要的勾稽关系。复核记录不完,无法核验事务所质控真实性、有效性。存货监盘程序中,会计师未对盘点表显示的差异进行分析、调整。审计报告出具时间为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23日,该审计报告尚未完成底稿归档。
责编:战术恒
责任编辑:凌辰 SF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