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68

广东规划新增25-30家P3实验室 如何布局?

上观2020-05-26 10:17:57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我国共有43个P3实验室,主要分布在各经济大省。截至目前我国只建成并投入使用武汉一家P4实验室,而P3实验室分别建在在上海、云南、福建、安徽、吉林、浙江、广东、北京、甘肃、江苏、黑龙江、河南、山东、辽宁等省市。

原标题:广东规划新增25-30家P3实验室!如何布局?

王瑞军也介绍称,目前广东至今还未有一家P4实验室,也没有能做大动物实验的高等级P3实验室,只有5个等级还不够高的P3实验室。

导读:目前广东至今还未有一家P4实验室,也没有能做大动物实验的高等级P3实验室,只有5个等级还不够高的P3实验室。

相比其他省市而言,广东已有5个P3实验室,为何还要规划建设25-30个P3实验室?

周海波进一步称,目前我国的P3实验室一般分布在高校、科研机构和海关等单位。相比美国及世界上其他国家,中国的P3及P4实验室数量和规模均严重不足。

该消息来自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科技厅厅长、韶关市市长王瑞军。他透露,目前广东省科技厅牵头已经形成了一个P3实验室的规划建设方案,规划建设的P3实验室有25-30家,其中至少要有七八家是能够做大动物模型研究的“P3+”实验室。“希望三年内我们能够基本解决P3实验室需求,在5年内至少建成一个P4实验室。”

王瑞军也认为,广东的短板比较突出的体现在缺少高等级实验室。“美国有近1500个P3实验室,几乎只要是医疗机构或医学院都有设置,但相比较而言,中国的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很缺,广东更缺。”

广东已有5个,

尤其是广东处于岭南亚热带,是中国的南大门,又处于大湾区,是国际枢纽港、超大型城市,往往是暴发性传染病和输入性传染病的第一站。“无论从大湾区集聚发展还是解决民生需求来看,都需要解决平台和基础设施,必须要有检测能力、快速识别能力和研究能力、应急能力。”王瑞军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直言。

实际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赵辰昕5月24日在回应记者提问时就表示,接下来将通过聚焦五大建设任务“补短板”。例如,加快改善疾控机构的设施设备条件和水平。要争取尽快实现每个省(区、市)都有一个生物安全三级,也就是P3水平的实验室,每个地级市争取实现有一个生物安全二级,即P2水平的实验室。

P3实验室将布局在何地?

P3实验室区别于普通实验室,在P3实验室可以研究致病微生物或其毒素,除H7N9,还有大家熟知的艾滋病毒HIV等。整个实验室完全密封,室内处于负压状态,从而既有效地保护环境不受污染,保证人们的生活安全;又有效地保护操作者不受感染和有效地保护病原体样本不受污染。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广东5个P3实验室分别位于广州、深圳及云浮市。那未来25-30个P3实验室将如何布局?

此前业内讨论一直分为两种意见: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解释称,涉及病毒株的分离,疫苗和抗体,以及新型病原体研究,都需要在级别更高的P3实验室内完成。建设P3实验室,既是公共卫生建设的需要,也是高水平大学研究机构的需要。

一是我国现有固定式P3实验室多集中在大城市,处在防疫前沿的广大基层和农村尚不具备开展突发传染病病原体采集、分离和检定工作的基本条件,需要补短板;

{image=1}

二是应该以人口基数为判断依据,继续在超大城市、大城市新建或扩建更高级别实验室,实现最优效果。

广东P3(生物安全等级为三级)实验室的数目将从5增加到30-35,甚至5年内至少还要建成一个P4实验室。

蔡卫平在公开报道中表示,自2003年非典后,不少大型、特大型城市新建或扩建了当地的传染病医院、三级综合医院也都设立了传染科。尽管这些传染病医院和传染科在流感、禽流感、登革热等非烈性传染病疫情中经历了考验,但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仍凸显了传染病防控及医疗救治体系的不足。

例如,目前上述大多数传染病医院没有满足生物安全防护条件的临床实验室,难以开展SARS、MERS、Ebola等特殊传染病临床检测项目要求。

国家为何要推动P3实验室成为中国各省标配?

蔡卫平建议,大型传染病医院应设立临床P3(生物安全等级为三级)实验室,以备疫情时临床检测符合生物安全要求,能正常开展相关检测,减少标本外送引起的潜在风险。同时,传染病医院内应按照正常的1.3倍来配置足够的医护人员。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个地区是否拥有P3或更高级别的实验室,直接决定了该地区能否具备快速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旦发现烈性传染病,P3实验室能够更早地追根溯源、分离病毒株、研究抗体、生产疫苗。

按照他的建议,所有大型传染病医院都应该设立P3实验室。据统计,广东省此次收治新冠肺炎病例的传染病医院有30家,除去已经具备P3实验室的医院,与规划新建P3实验室数目相当。

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均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了“加大建设P3实验室的力度”的相关提案。

但也有分析认为,新规划的P3实验室,还将布局在广州、深圳等超大城市或珠三角城市。据悉,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正在考虑逐步建设P2及P3实验室,中大中山医学院也在申请建P4实验室,深圳大学正在申请建设P3实验室。

为何还要新建P3实验室?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朱同玉也认为,应该继续在超大城市建设P3、P4实验室。“作为超大城市的上海仅拥有P3级别的实验室是不够的,必须配备P4级别的实验室,P4实验室应该是上海此类超大城市的标配,以更方便从事疫苗的开发、药物的研究,病原微生物的研究等。”

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认为,在增加建设布局的同时,也应建立P3实验室资源的共享机制,避免重复建设。“建P3实验室的投入非常大,如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就会造成资源严重浪费。”他还强调,需要加强P3实验室的监管。

据南方日报消息称,全国人大代表、清远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周海波,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感染病中心主任蔡卫平等,均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了“加大建设P3实验室的力度”的相关提案。

对于P3实验室的建设布局,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P3实验室主任张政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首先应考虑对现有的P3实验室适当地扩建,增加相关科研设施设备,扩展其科研、检测和防疫功能。其次,在有需要的区域新建P3实验室。

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也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他发现微生物的进化变异很快,细菌的耐药性与致病力越来越强,而拥有P3、P4实验室,可以更好地对微生物开展长期系统性支撑性的研究。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image=2}

责任编辑:屠正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