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8128

今日时辰吉凶表查询(十二时辰吉凶查询表)

兴仁信息网2023-03-29 11:40:440

什么是时辰凶吉

通俗说法 是子时 丑时

黄历是怎么产生的?

黄历是什么?黄历相传是由轩辕黄帝创制,故称为黄历,民间又俗称为「通书」。但因通书的「书」字跟「输」字同音,因避忌故又名通胜或通顺。黄历或者称作皇历,有的地方称为老黄历、老皇历、农历、阴历、择吉老黄历等不同的名称。它是在中国农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带有许多表示当天吉凶的一种历法。黄历主要内容为二十四节气的日期表,每天的吉凶宜忌、生肖运程等。即古人把每一天的喜忌都记在日历上,作行动指南。比如说,今日不宜动土,明日可以搬迁,后日可以立灶等等记录。中国古代历法还包括日、月、五星的运动,位置的计算;昏、旦中星和时刻的测定;日、月食的预报等等用于择吉日。黄历之中白虎,天刑,朱雀,天牢,玄武,勾陈为六黑道凶日;黄历之中青龙,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匮为六黄道吉日。黄历之中除日、危日、定日、执日、成日、开日为吉;黄历之中建日、满日、平日、破日、收日、闭日为凶。就某种程度来说,中国老黄历古代的历法就是一种编算天文年历的工作。它包括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许多重要内容,是古代科学观察和研究的结晶。一直以来老黄历网 laohuangli.net 热衷致力于老黄历资料的收集和研究,老黄历网每天发布黑道凶日、黄道吉日、结婚嫁娶、开张开业、搬家入宅、每日时辰吉凶、每个时辰的五行旺衰趋势等择日黄历查询、希望择吉老黄历能为大家作出更好的公益服务。

怎样查看昨天、前天、前几天、前几个月、或者说怎样查看明天、后天、将来几个月的老黄历?答:在八卦图的下方,在每日时辰吉凶分析的上方,您可以后见有七个按钮分别是:“← -10”表示向后翻10天黄历、“← -5”表示向后翻5天黄历,同理“ 1 →”是向前翻1天,就是明天的黄历、“ 10 →”是向前翻10天。点击“今天”那么显示的就是当天的黄历数据,这样您就可以很方便控制查看任意天的老黄历了。

怎样查看每天中的每个时辰的情况?答:1、如果是要查看当天时辰的吉凶,那么可以查看“今日时辰”的上下两个表,这两个表中是直接显示了每个时辰的凶吉和每个时辰的宜忌等丰富的黄历数据内容;2、如果是要查看当天每个时辰的五行旺衰趋势或其它情况,请点击“本日吉神宜趋”对上去的每个时辰即可以显示查看不同时辰的情况。

正月十一吉凶时辰表

宜:

纳采 嫁娶 祭祀 祈福 出行 开市 会亲友 动土 破土 启钻

忌:

移徙 入宅 出火 安门 安葬

2023年3月1日吉时

0:00:00-0:00:59 戊子时:冲马 煞南 时冲壬午 六戊 天官 福星 唐符

宜:赴任 出行 求财 见贵 祭祀 酬神

忌:祈福 求嗣

1:00:00-2:00:59 己丑时 冲羊 煞东 时冲癸未 进贵 武曲 宝光

宜:祈福 求嗣 订婚 嫁娶 出行 求财 开市 交易 安床 祭祀

忌:

3:00:00-4:00:59 庚寅时 冲猴 煞北 时冲甲申 天贼 地兵 长生 驿马

宜:求嗣 嫁娶 移徙 入宅 开市 交易 安葬 赴任 出行 见贵 求财

忌:祭祀 祈福 斋醮 酬神 修造 动土

5:00:00-6:00:59 辛卯时 冲鸡 煞西 时冲乙酉 日刑 玉堂 少微

宜:修造 盖屋 移徙 安床 入宅 开市 开仓 见贵 求财 订婚 嫁娶 进人口

忌:赴任 出行

7:00:00-8:00:59 壬辰时 冲狗 煞南 时冲丙戍 不遇 路空 三合 武曲

宜:求嗣 订婚 嫁娶 求财 开市 交易 安床

忌:赴任 出行 祭祀 祈福 斋醮 开光

9:00:00-10:00:59 癸巳时 冲猪 煞东 时冲丁亥 元武 路空 日禄

宜:求财 见贵 订婚 嫁娶 入宅 开市 安葬

忌:赴任 出行 修造 动土 祭祀 祈福 斋醮 开光

11:00:00-12:00:59 甲午时 冲鼠 煞北 时冲戊子 日破

宜:

忌:日时相冲 诸事不宜

13:00:00-14:00:59 乙未时 冲牛 煞西 时冲己丑 日杀 勾陈

宜:

忌:修造 动土 赴任 出行

15:00:00-16:00:59 丙申时 冲虎 煞南 时冲庚寅 天兵 三合 青龙 喜神

宜:祈福 求嗣 订婚 嫁娶 出行 求财 开市 交易 安床

忌:上梁 盖屋 入殓

17:00:00-18:00:59 丁酉时 冲兔 煞东 时冲辛卯 天赦 贵人 明堂 贪狼

宜:修造 入宅 安葬 祭祀 祈福 酬神 出行 求财 见贵 订婚 嫁娶 赴任

忌:

19:00:00-20:00:59 戊戌时 冲龙 煞北 时冲壬辰 天刑 六戊 雷兵 右弼

宜:见贵 求财 出行 嫁娶 进人口 移徙 安葬

忌:赴任 词讼 祈福 求嗣 乘船

21:00:00-22:00:59 己亥时 冲蛇 煞西 时冲癸巳 狗食 大退 罗纹

宜:求嗣 出行 求财 嫁娶

忌:祭祀 祈福 斋醮 酬神 开光 修造 安葬

23:00:00-23:00:59 庚子时 冲马 煞南 时冲甲午 狗食 地兵 进贵

宜:求嗣 订婚 嫁娶 出行 求财 开市 交易 安床

忌:祭祀 祈福 斋醮 酬神 修造 动土

今日黄历查询血忌是什么?

【今日黄历所宜】

祈福 嫁娶 动土 移徙 赴任 除服 纳采

求嗣 安床 求医 和讼 恩赦 祭祀 盖屋

立券 求财 解除 纳财 竖柱 上梁 栽种

纳畜 捕捉 入学

今日黄历宜趋:岁德,福厚,六仪,鸣吠对,生气,天府,王日,续世,阳德,驿马,月恩

财神位 喜神:西北 福神:西南 财神:正东

拜请财神位时请结合下面每日时辰吉凶表使用

黄历和老黄历有什么区别?万年历又是什么?

黄历,又称老黄历、皇历,就是以中我国农历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带有每日吉凶宜忌的一种万年历。黄历相传是由轩辕黄帝创制,故称为黄历。黄历主要内容为二十四节气,每天的宜忌、干支、值神、星宿、月相、吉神凶煞等。

在现代,黄历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历、农历和干支历三套历法,二十四节气与礼拜天(星期)、宜忌、冲煞、方位、流年、太岁、三元九运、玄空九星等等。

万年历是中国古代传说中最古老的一部太阳历。万年历的名称来源于商朝一位名叫万年的人,他就是这部历法的编撰者。为纪念他的功绩便将这部历法命名为“万年历”。万年历是记录一定时间范围内(比如100年或更多)的具体阳历与阴历的日期的年历,方便有需要的人查询使用。比如你想知道2222年,2月的第二天是星期几就可以查万年历。万年只是一种象征,表示时间跨度大。

而现在所使用的万年历,即包括若干年或适用于若干年的历书。现代的万年历能同时显示公历、农历和干支历等多套历法,更能包含黄历相关吉凶宜忌、节假日、提醒等多种功能信息,极为方便人们查询使用。

黄历怎样看?

首先告诉你:黄历中的“宜”和“忌”是不可信的!每个人的运程都和自己的八字有关。黄历中的“宜”和“忌”并不适合每个人。至于“每日胎神占方”、“彭祖百忌”等更不必细究。 黄历中的宜和不宜是根据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之间的刑冲克害来推算的,天干为 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地支为子(水)丑(土)寅(木)卯(木)辰(土)巳(火)午(火)未(土)申(金)酉(金)戌(土)亥(水)。

怎样看懂黄历

一、什么是黄历?

依西方学者戴维.邓肯(David Duncan)的说法,中国的太阴历创制于尧帝,以月圆月缺间隔做量度单位,又画分二十四节气,主要的目的是提供农民播种收成的依据。但是,并不是只有中国有农民历,在其它各国也有不同的农民历或历法,不论是东方或西方,农民历都提供了实用的生活信息,基本上,农民历不仅提供民众查阅日子的好坏、婚嫁、搬家......,而且,还常会有一些八字解析或明年生肖运势,并且会随着农民历印制的版本不同,附带会有一些星座、生活小常识......等,因此,黄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它是一种具有时效性的出版品。同时,也在农民历中,反映了中西方老百姓对于未来生命的祈愿、期待及祝福。(罗奇,民90)。

不过,在中国一般的说法,黄历之所以名为黄历者也,相传是黄帝创制的历法之故,即黄帝历的简称。亦有人称其为民历、历日、具注历等。而又因为其制定四季、二十四节气等的规则,主要是配合古代农民的播种收成,所以又称为农民历。至于黄历中的选择宜忌之说,虽然早自秦汉即有,但主要是在唐代后,黄历中才大量铺注有关行事吉凶的内容。

二、阳历、阴历、黄历、农历的比较

我们常说新历即是阳历,而旧历则是阴历也是农历,对于这种说法人们似乎深信不疑。事实上,新历是一种阳历确实无误,但旧历常被称为阴历或农历则是值得商榷的说法。

1.阳历→是以地球绕行太阳之周期为本的历法。

地球自转一次为一天。

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一年有365又1/4天。

目前所谓的阳历,一年有365或 366(闰年)天。

一年12 等分均分为12个月,一个月有 30 或 31天(二月除外)。

2.阴历→则是以月球绕行地球之周期为本的历法。

地球自转一次为一天。

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个月,等于29 或 30天。

目前所谓的阴历,一年有12个月,354天,或13个月,383~384天(闰月)。

3.黄历→是清室颁布之历法,包含了阴历及二十四节气,用以指导人民耕作。

一般所谓的旧历其实是黄历,俗称『农历』或『农民历』;

但真正与耕作有关的,却是黄历中的『二十四节气』。

三、黄历的出版概述

黄历虽不是各大书局排行榜上的畅销书--因其虽具书的形式,却是「非主流出版品」,但相信很多人家里都会有一本该年度的黄历,甚至不只一本。尤其现在近年底,一定有不少家庭已收到一些机构所印制赠送的黄历。

很多人在婚丧喜庆、建筑动工,甚或选举登记等的择日时,都会参考黄历。事实上,它已经某种程度地制约了社会中的许多活动,对我们的影响性不言可喻。翻开现在的黄历瞧瞧,会发现它除了黄历的部分,更像是一部生活小百科全书。内容可能包括了与术数相关的部分:如十二生肖运势、星座运势、算斤两重、面相手相解析、生男生女秘方、姓名笔划吉凶等;也包括了一些生活常识:像是各地电话区码、邮政编码、简易急救法等。内容包罗万象,甚至也有一些广告,其实也具备了杂志的特质。

在前面提到,黄历影响国人至深,不过,现在虽然书局仍有贩卖,一本大约一百元左右,但今日多数人取得黄历的来源,应该还是以获赠为多。但古代当然不是如此。

由于制历在古代是拥有最高权力的表征,而且更能带来实质的丰厚利益,因此从唐代起,可说是变成了「国营出版事业」,皆由各朝的天文机构出版,如钦天监、司天监、司天台、太史局等。

黄历的长销情形自古皆然,如以元文宗天历元年为例,当年全国售卖的官印黄历,就高达三百多万本,平均每四户人家即拥有一本,而卖历的收入,更高达当年全国岁赋钱钞部分的千分之五。

四、怎样看懂黄历(先从认识干支开始)

干支:就是「天干」与「地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干者,干也;支者,枝也。

1.十天干

所谓「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个顺序的排列符号,这十个符号意涵天地之间的顺序。「天干」因为有十个,所以又称为「十天干」,古时藉「十天干」来记载日子,后来演变成某些事物的先后次序,诸如:班级的甲班、乙班、丙班、丁班......,学业成绩的甲、乙、丙、丁......,身体检查体位的甲等、乙等、丙等、丁等......,这时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于就是阿拉伯数字的1、2、3、4、5、6、7、8、9、10,或是英文字母的A、B、C、D、E、F、G、H、I、J。

2.十二地支

所谓「地支」,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顺序的排列符号,这十二个符号也意涵天地之间的顺序。「地支」因为有十二个,所以又称为「十二地支」,古时藉「十二地支」来记载月份,目前除了历书之外,一般很少用到。

3.六十甲子

后来古人发现,单单用十天干来记日,十二地支来记月,非但不够用,而且容易混淆,于是把十天干跟十二地支加以排列组合。即用天干的「甲」配地支的「子」,成为「甲子」;用天干的「乙」配地支的「丑」,成为「乙丑」;用天干的「丙」配地支的「寅」,成为「丙寅」,依此类推,最后得到了下面六十个顺序符号,依序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己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己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己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己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这六十个符号从甲子依序到癸亥,周而复始,即通称为「六十甲子」,用来计算时间岁月。通常称一甲子为六十年,亦源自于此。

4.年干支、月干支、日干支、时干支

在《黄历》里面,年、月、日、时等各种不同的时间,全都用六十甲子干支来表示。根据《纪元通谱》的记载,黄帝于纪元前二六九八年(即黄帝元年)建国,与作乱的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流血百里,仍旧平不了乱,于是黄帝斋戒祀天,天乃降干支,黄帝用十干圆布象天形,十二支方布象地形,斩杀蚩尤,诸候尊为天子。黄帝以风后为相,以力牧为将,并在纪元前二六九六年(即黄帝三年)命大挠作甲子,容成造历。

从上可知,纪元前二六九六年年干支为甲子,每六十年一轮,周而复始。一九八四年(民国七十三年)是第七十九轮的甲子年,依六十甲子顺序排列下来,二00一年(民国九十年)当然是辛巳年,因此在九十年《黄历》的封面,都会发现「岁次辛巳」的字样。

年干支六十年循环一次,月干支六十个月循环一次,五年一轮。月干支出现在《黄历》每月份的第一行,以民国九十年的《黄历》为例,在「九十年国历一月」的下面,就会发现「为己丑月」的字样,那是延续「八十九年国历十二月」的「为戊子月」而来的。当然「九十年国历二月」就是「庚寅月」。月干支六十个月循环一次,

日干支六十天循环一次。以民国九十年的《黄历》为例,国历一月一日(即农历十二月七日)为「甲子日」,那是延续八十九年国历十二月三十一日(即农历十二月六日)的「癸亥日」而来的。甲子日之后为乙丑日,因此九十年国历一月二日就是乙丑日,依此顺序类推,六十天一轮,周而复始。日干支六十天循环一次,

时干支六十时辰循环一次。一天有十二个时辰,因此时干支六十时辰循环一次,也就是五天一轮。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每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从晚上十一点开始,每两个小时换一个时辰。

11-1子时;1-3丑时;3-5寅时;5-7是卯时;7-9是辰时;9-11巳时;11-13是午时;13-15是未时;15-17申时;17-19酉时;19-21戌时;21-23亥时。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