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969

港媒:美国应该学习中国的抗疫对策

环球网2020-07-09 05:55:370

原标题:港媒:美国应该学习中国的抗疫对策

香港《南华早报》7月7日文章,原题:笨拙、浪费的美国应学习中国的疫情应对措施 在美国,食品银行(接济穷人、发放食品的慈善组织——编者注)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其中不乏开着高档车的。一些美国人忍饥挨饿时,美国农民却在毁掉庄稼。美国许多餐馆关门了,有些是永久性的。

而在中国,一些其他省份的人一度被困在武汉,仅靠方便面和蔬菜度日。中国的农产品(在疫情期间)找到了多种销售途径。一些餐馆的外卖和包装加工食品生意做得红红火火。

上述对比可能是中国经济更具韧性的缩影。比起美国,中国可能更穷,更不发达,但适应能力却更强。中国人也能承受巨大的艰苦。

中国凭借严厉的措施、科技化的监控手段和强大的检测能力,基本控制住了新冠疫情。而美国还在为各自为政、条件不成熟的重启挣扎。与美国拥挤的海滩和酒吧相比,中国人即使在重大节假日也会谨慎地保持社交距离。

美国经济抵御新冠疫情冲击能力不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首先是美国人的储蓄率低。即使是一个拿着六位数工资、开着豪车的人,可能生活也非常拮据,因为他背负着高额的家庭债务,包括房贷、车贷、教育贷款和信用卡账单。

相比之下,中国的家庭储蓄率是世界上最高的。与其说这是亚洲人节俭的文化习惯,不如说是中国特有的结构性因素在起作用。新冠疫情的到来正值中国私人储蓄高企的时候。因此,中国政府在确保民众维持生计方面的压力较小。

其次,考虑美国的消费驱动型经济。美国经济以服务业为主,消费就占了2/3以上。美国的消费已经受到中美贸易战加征关税的削弱,自疫情开始后出现下滑,第一季度下降了7.5%。

反观中国,消费占经济的比重不到40%。消费不足曾是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弱点,现在却成为中国经济在目前困难时期的韧性来源。消费可能取代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复苏的主要动力。中国可以通过鼓励消费者来克服消费不足。一些地方政府出台短期的刺激措施,如发放购物券。鼓励消费的长期措施包括更健全的社会安全网,比如在医疗保健方面。

中国无处不在的网络零售可以不受社交疏远的影响蓬勃发展。现在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占全球在线销售额的一半以上。电商、移动支付和数百万快递员相结合,使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消费。

制造业占中国GDP的近30%。中国拥有深厚、广泛和适应性强的独特供应链。工厂迅速响应扩大生产。中国对制成品的大部分需求可通过国内供应来满足,受国际运输和贸易中断的影响很小。

第三,美国的生产体系是最优化的,但不灵活。例如,美国的粮食生产和流通效率是世界上最高的。这种集中和工业化的系统在平时是最优化的,大量的食物被分配到餐馆。但当餐馆关闭时,没有简单的方法将这些食物重新分配给家庭。商店的货架空空如也,而牛奶却被倒进下水道。猪肉售价飙升,生猪价格却在下跌。

相比之下,中国的食品体系机械化程度较低,但适应性更强。除了连锁超市,还有各种各样的杂货店和传统市场,以及网上订单。中国小农户的产量虽然不及美国同行,但他们有时可以将新鲜农产品直接送到终端市场。

新冠疫情暴露了美国社会和经济中的许多制度性缺陷。它的经济尽管有很多优势,但结构不适合抵御大流行病的冲击。(作者温斯顿·莫克,乔恒译)

责任编辑:祝加贝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