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4830

私募产品掀“隐秘牛市”:提前两年启动 暗夜爆款频频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07-13 21:27:100

牛股行情制造者!私募产品掀“隐秘牛市”:提前两年启动,暗夜爆款频频,业绩飙涨震动客户

来源: 资事堂

作者 | 孙建楠

今年以来,公募爆款基金频现,私募基金表面上略显“冷清”。

但实际上,与屡出“爆款”的公募基金相比,“水底下”的私募产品募集热情不遑多让,且领先公募基金。

这背后,是怎样的机制驱动着私募基金,他又扮演着怎样的关键角色,并如何成为行情制造者。

01

年内私募发行“弱势”

如果说公募的爆款牛市是年初和年中两拨,那么私募的爆款则是一路延烧。

2020年2月末,高瓴资本旗下的证券私募——礼仁投资,在私人银行、三方财富展开首次外部渠道募资,规模超过百亿元人民币。

这是今年内首只破百亿大关的私募基金。

当市场出现阶段性低点后,从兴全基金“奔私”的杨东,4月份在兴业系渠道募资80亿元,旗下总管理规模超过百亿。

5月份,林利军旗下的正心谷资本,在中信证券募资9亿元。林利军是汇添富基金创始人,2015年创立私募后,最初做股权类投资,2018年开始布局二级市场。

6月份,平台型私募高毅资产展开募资,邓晓峰推出一只三年封闭的新基金,全渠道募集规模50亿元。之后,高毅FOF亦展开募资,这是囊括这家私募五位明星基金经理的组合产品。

相比而言,公募行业募资则成典型季节性。

其中一个高点是今年年初,代表性的是睿远基金赵枫的千亿基金申购盛况。而年中这轮申购则是鹏华王宗合领衔。

02

两年前私募已默默“放量”

和近期爆款发行规模比较,私募基金看似处于劣势,但除了投资者申购门槛因素(百万元以上),私募放量发行早已提前出现。

这要追溯至2018年——当年A股大幅“杀估值”,市场一度不断创出新低,情绪一片悲观。

当年1月,当时成立仅三年的高毅资产,在银行券商渠道掀起“募资狂潮”,基金经理邓晓峰成为“主力”,吸金超过百亿元,他旗下的管理总规模迈过200亿元大关。

当时,邓晓峰的募集刷新中国证券私募纪录,打破了早期王亚伟“奔私”后首只产品募资20亿元的纪录。

2018年3月,私募基金市场再掀高潮。

中信证券推出全明星私募FOF,产品集合了淡水泉赵军、景林资产高云程、千合资本王亚伟、拾贝投资胡建平、盘京投资庄涛、煜德投资靳天珍。

这个绑定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的销售策略,一时间吸引了80亿客户资金。

与低门槛的公募基金不同,私募基金的申购门槛较高,包括做合格投资者认定,条件包括家庭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近三年平均年收入不低于40万元。此外,基金申购门槛为100万元。

因此,出现上述如此“百亿盛况”,在当时市场环境异常罕见。因为当时股票市场并非情绪全面高涨,而且整个经济正处于去杠杆进程。

2018年下半年,受外围环境影响,A股持续走低,恐慌情绪空前。以淡水泉、景林为代表的百亿私募,2018年末净值回撤达到30%。

销售渠道消息显示,当年末淡水泉基金为净申购,持有人看到“淡水泉时刻”——净值大幅回撤至30%的极值位置时,就代表着市场大底和左侧交易的信号。

可以看出,虽然2018年市场恐慌,但年初出现私募爆款发行,年末以淡水泉为代表的头部机构,出现了持有人在底部大规模申购的情况。这种现象与历史上市场过热才出现火爆申购的规律“相悖”。

03

私募早已开启“隐秘牛市”

上文提到的2018年私募爆款发行,原因与2017年头部机构净值创新高有关。

2017年,价值投资成为关键词,蓝筹白马行情大放异彩,头部私募的净值迅速刷新了2015年牛市的高点。

{image=1}

我们找出了八只绩优私募基金,比如景林高云程、淡水泉赵军、星石江晖的产品穿越了2007年以来的熊牛周期;再如:汉和罗晓春、拾贝胡建平经历了上一轮牛市的全过程;高毅邓晓峰在上一轮牛市高峰期开始运作产品,高毅冯柳在2015年牛市结束后开始成立产品。

2015年牛市高点过后,上述头部私募基金在2017年享受了一轮“盛宴”——当时龙头上市公司行情启动。

从上图可以看出,仅用了两年上述私募基金净值就突破2015年牛市高点。

以淡水泉为例,如果投资者在2015年6月12日基金净值最高点买入,持有至2017年11月5日,费前收益为14%。

同期,上证指数从4632点跌至3346点,这个宽基指数是很多投资者最看重的入场/离场指标。

以深度研究驱动的头部私募,2017年捕捉到了优质龙头股的行情,“个股牛市”的特征自此延续至今,出现“越好越贵”的现象。

挖掘细分领域的龙头成长股,一直是上述头部私募的投研专长。

虽然2018年市场“杀估值”,诸多机构净值现大幅回撤,但2019年再次受益于优质成长股行情,净值再次创出新高,2020年也抓住了成长主线。

以汉和资本罗晓春为例,如果持有人在2015年6月5日基金净值最高点买入,持有至2020年6月19日,期间未做买入操作,近五年费前投资收益为165%。

这种“牛市级”的持有收益,在上述多个绩优私募中悉数出现!

可以看出,上证指数距离2015年历史高点遥不可及,但私募基金已经演绎了一场“隐秘牛市”。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