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541

管涛:市场低估了结构调整带来的机会 后市关注三大主线

新浪财经2020-05-26 17:08:210

第四,要稳定和扩大就业。刚才主持人提到有哪些行业可能要关注,比如说餐饮、文化娱乐等等行业,需要线下体验的,需要聚集性的,可能由于疫情防控的影响,这些行业的复工复产会受到很大的制约,这一部分就业可能就会受到影响。有一些可能就要转行了。对于相关的人员可能就存在着职业再培训的问题,可能他原有的技能不能适应这个新的岗位的需要,临时性地他没有就业,他可能变成失业人员,要给发放失业救济。根据这一次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出来,对于农民工,如果说工作不到一年的,这一次也是纳入了救济的范围。

第五,要扩大低保保障的范围,大家短期内没有工作,但是基本的生活还是能够得到保障,能够使得民生不受到很大的影响。

{image=1}

对农民工还有一些什么政策呢?支持农民工就地就业创业,包括政府做一些以工代赈的方式为农民工创造就业机会。

首先,加大宏观政策对冲疫情影响的力度,但经济政策不是以刺激为主,而以救助为主。所以是一个救助政策,而不是一个刺激政策。

返乡的农民工能够打工,有收入,扶持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加强农户的社会化服务,这样让他们能够在当地就能够就业。

最后,具体资产配置方面,关注三大主线:(1)疫情之后会不会有哪些新的业态发生、新的市场机会出现;(2)疫情冲击中,哪些行业是更加有韧性的,适应性强的、受的影响是比较小的;(3)周期性的配置,哪些行业在疫情得到控制以后,底部的复苏是比较快的。

这次有800多万大学生会毕业,对大学生,一方面可以通过高校扩招的方式,再一次缓解就业的压力,让他们继续深造。还有是让他们能够通过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式就业,甚至包括让这些大学生有条件、有意愿的,可以灵活就业。多种方式帮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多管齐下,一方面对现有的企业通过减税降负、放管服的改革、优化营商条件,给他们创造条件。对于没有工作的,一方面是通过灵活的就业机会,为他们创造就业的条件。对于没有工作的,可以把他们纳入失业保障或者是低保的范围。还有一些结构性失业的人员,通过职业再培训,使他重新有上岗的机会。多管齐下,政府做一些,企业做一些。

以下是文字实录(未经嘉宾确认仅供参考)

主持人:感谢管涛博士非常详细地给我们提了一些比较好的建议。高远博士有哪些补充?

管涛: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高远:我认为就业问题主要集中在中小微企业还有外向型的企业,这两类企业其实是吸纳了中国非常大比重的就业,特别是年轻人的就业,所以把这两块就业给落实好,我认为整体的就业问题就没有特别大的压力。

主持人:今天非常高兴邀请中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博士、长信基金研究发展部总监高远博士,共同为大家解读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就业。今年因为特殊的疫情的原因,对于这些毕业班的学生来说,无论是返校还是找工作,都是面临比较大的一些困难,这确实是需要各种手段,通过扩招也好,还有一些灵活的就业安排,包括就业培训的一些补贴等等各种措施,把大学生的就业给落实好。但是总体来讲,我认为中国的就业问题相比20年前应该来说它的压力会相对小一些,因为中国这些年每年新增的劳动力人口相比20年前还是处于一个下降的态势。所以,我们更多地是存在一些摩擦性的失业。

管涛:谢谢主持人。观众朋友下午好,我觉得在两会召开之前,大家对于政府工作报告要不要设经济增长的具体目标是有很大争议。但是随着5月22号克强总理做了政府工作报告以后,应该说这个问题已经尘埃落定、一锤定音。这次政府工作报告没有设经济增长的具体目标,据国家发改委的宁主任介绍,这是历史上第四次。这个变化有这么三点意义:

整体来说,我认为只要经济逐渐恢复正常,只要政府出台一些相应的此时,就业问题也不会成为很大的一个问题。

第二点,虽然这次报告没有设具体目标,但是政府更加突出了就业优先的目标。正像克强总理去年9月份在参加中俄总理定期会晤的前夕,接受俄罗斯塔斯社的采访,塔斯社问了一个问题对于经济增速的下行有没有红线,总理回答“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如果就业能够保证,就业比较稳定,经济增速高一点、低一点都不是问题”。实际上在目前的经济形势存在不巨大确定性的时候,保就业就是保民生,所以政府强调了就业目标。实际上在去年年底在讨论中国经济增长要不要保“6%”的时候,当时我参与讨论的时候也提出来一个观点,中国政府在十九大里提出追求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速应该达到一个潜在增长水平。关于什么叫潜在经济增长呢?就有很多方法。有一个显性的指标,通常就是用就业来衡量是不是达到潜在长水平。可以看到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开始就把“就业”这个政策放到了宏观政策的优先位置,突出了对就业问题的关注。

以上是我的观点。

主持人:谢谢高远博士。接下来对于投资者来说肯定会非常关心政府工作报告中资本市场能带来哪些影响,之后您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哪些有比较好的投资机会?或者说未来有哪些比较好的投资主线,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高远: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进我代表长信基金阐述一下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们认为今年没有提出经济增长的目标,它不是不要目标,它只是淡化了目标。因为今年是有新冠疫情特殊的影响,所以,定设一个目标就像习主席说的容易产生强刺激的一系列的遗留的问题。所以,不设目标实际上体现了我们政策的一个灵活度。

高远:这一次政府工作报告其实看下来,我认为它强调了“六稳”和“六保”,“六稳”和“六保”是需要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实现。这意味着新冠疫情虽然说比较严重,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比较大。但是在多个政策措施落实下,我认为经济还是能够逐渐恢复到正常的潜在增速的水平。我认为下半年中国经济能够回到5%或者是接近6%的这样一个水平。能够回到这样一个经济增速,从投资机会来讲,我觉得整体对股票市场应该来说是要保持一个相对的乐观,因为我们既能看到基本面的改善,又能看到流动性相对宽裕。所以,从大背景来讲,我认为这对股票市场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一个环境,因为我们中国经济的恢复,从目前来看,我们看到的一些数据,其实相比海外很多国家是比较顺利的,恢复的是比较快的。所以,对整个中国的股票市场,我们也应该来说要更有信心。如果说从中长期来看,这一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体现追求质量的愿景,我认为对中长期的股市也是会有比较好的一个指引,包括这一次它投资先提的是“两新”,然后才是“一重”。这说明什么?说明政府对新基建可以说是上升到前所未有的一个重视的程度。所以,我们也看到在股市当中,对新基建的一些板块,大家也是相对来说比较乐观的。除了新基建,我们看到一些消费升级相关的板块,其实在今年以来表现也是非常好的,包括像医药的表现也是非常好的。

如果说全年来看是2%—3%的经济增速,我们下半年中国经济的增速将回到5%—6%这样一个水平。5%—6%的水平,基本上就意味着我们的经济逐渐回归正常化,逐渐达到潜在增速的水平。一旦我们的经济回到潜在增速水平,对我们整体的就业压力就可以有比较大的缓解。

我认为整个股票市场无论是科技也好,消费也好,以及一些竞争格局比较好的周期品也好,它们都有机会。因为在经济逐渐恢复正常化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行业的景气度是在改善,是处在一个回升或者反弹的一个趋势。所以,对于这些行业是可以保持密切关注。当然如果说再拉三年到五年这样一个时间,我们认为整个政府现在的政策导向,对于股市来讲,它还是会更有利于新消费还有新基建等等这些板块的一些投资机会。

主持人:谢谢高远博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提法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定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并且取消了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目标。接下来再问一下高远博士,您怎么看待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提法?下阶段两大政策的一个发力空间及主要的发力点分别是哪些?

主持人:谢谢高远博士。虽然后续市场蕴含着很多的板块投资机会,但是这里友情提示一下大家,毕竟市场有风险,大家在投资的时候还是相对要谨慎一点。

这一次两会正式宣布了财政政策的三支箭。这次提出三支箭就是扩大财政赤字,扩大地方专项债的规模,还有发行一万亿的特别国债。因为这一次确实由于新冠疫情对经济产生比较大的负面影响,财政政策相比去年是有一个明显的积极,我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这是我们所说的稳增长的必要的手段。这一次财政政策我认为有一点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就是总理在做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提到了,财政政策里面财政赤字比去年多增加一万亿元,还要同时发行一万亿的抗疫国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上述两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这一句话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什么?代表了这一次财政政策是中央相比去年多增加了两万亿的债务,这两万亿的债务是转给了地方。可以看上去中央为地方加了杠杆。

管涛博士,关于资本市场这一块的影响,您怎么看?

再谈货币政策,今年的货币政策还是略微有些超预期的,这次货币政策提到了我们广义的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要明显高于去年。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宽货币和宽信贷这个局面会维持一段时间。我们看到今年4月份的M2是11.1%,社融已经达到12%的增速,已经明显高于去年。我们认为在经济回到潜在增长率之前,整个M2和社融的增速会维持在高位。货币政策这次也明确起到了要降息和降准。我认为降息这个概率主要降的还是LPR和MLF的利率,存款基准利率还要比较慎重地考虑。我认为还是要有降准,现在存款准备金率下调的空间还是存在的,降准可能会配合特别国债的发行。

管涛:通过这个政府工作报告,应该有两点我们要注意。第一,这一次肯定是要加大宏观政策对冲疫情影响的力度,但是这一次的经济政策不是以刺激为主,而以救助为主。所以,报告开篇开宗明义有讲要把疫情的损失降到最低,所以它是一个救助政策,而不是一个刺激政策,这是一个。

主持人:谢谢高远博士。管涛博士作为这方面的专家,大家都想听听您的看法,接下来您给我们简单解读一下。

第二,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解释不提经济增速具体目标的时候还提出了一条,我们要用改革开放的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这表明了中国的疫情应对可能跟其它一般的国家不太一样,别的国家主要是以财政货币政策的刺激或者救助为主,而中国除了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改革开放、结构性的调整。我们要调整市场和政策之间的预期差,我们对顺期的政策预期过高,我们对结构调整带来的机会低估了。所以,这是我们要通过政策工作报告要把握的。

第一,实际上4月17号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一季度形势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一个重要判断,说中国的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所以提出要加大宏观政策的对冲力度。那个时候就已经提出来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这次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把当时会议的精神具体落实,这是第一。

第三,大家稍微会注意到,现在的境外投资者有一个概念,“就看这一次疫情应对中哪个经济体更加有韧性,有韧性的经济体的市场更加有机会,这个市场就可能更快从疫情中复苏”。对于我们的资产配置来讲也是一样的,假如我们做权益类的资产配置,我们就可以考虑,一个是这次疫情之后会不会有哪些新的业态发生、新的市场机会(出现),这可能是我们资产配置的一个方向。二是这一次疫情冲击中,哪些行业是更加有韧性的,更加适应性强的,它受的影响是比较小的,这也是我们配置的一个方向。三是周期性的配置,哪些行业在疫情得到控制以后,底部的复苏是比较快的。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可以帮助我们在一些资产配置上提供一些指导。

第三,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从报告的提法来看,无论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有的是超预期的,有的至少是明显比上一次应对08年那次危机的力度要大。我们看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财政赤字,当时报告里明确提出控制在3%以内,这次明确提出不低于3.6%,比上一次危机的时候应对的财政的刺激力度或者是救助的力度更大。这是一个。刚才高博士也提到关于货币政策的提法,原来说是要和名义经济增长和通胀保持基本匹配,现在说明显要高于去年的水平,也体现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的做法。

主持人:谢谢管涛博士。刚才您提到了一系列的刺激政策,我们也注意到新冠疫情蔓延之后,全球主要央行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刺激政策。在当前的一个低利率、宽流动环境下,人民币汇率的短期和中期、长期的走势会是怎样?可以给大家再解读一下。

货币政策实际上除了降准、降息和再贷款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一个是要让这些资金能够进入到实体经济,稳住企业。还有就是要帮助实体经济、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包括对银行提出明确的要求,要向企业、向实体经济让利。

管涛:确确实实我们可以看到,在疫情发生以后,主要经济体纷纷都采取了超预期的货币刺激政策,美国已经是零利率加无限量宽,日本是负利率加无限量宽。欧央行虽然没有再深度的负利率,但是也重启了量化宽松,所以全球的流动性非常充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会看到,在3月份全球股市经历了大起大落,3月上中旬全球股市大幅度下跌,美股4次熔断。但是在美股反弹的引领下,全球股市大幅度反弹。全球是流动性泛滥催生了股市的大幅反弹。在中国,虽然我们为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我们采取了降准降息还有再贷款、再贴现的措施,加大了金融扶持实体的力度,但是我们的货币政策目前还是处于正常状态,属于比较克制的。短期我们看到人民币汇率目前还是面临一定的压力,人民币兑美元现在在7.1左右的水平,这主要反映的是什么影响呢?主要反映的是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一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疫情得到了控制,但是另外一些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发展中国家疫情风险急剧上升。还有经济复苏前景的不确定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讲了,它4月份刚刚把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值上调为负增长3%,但是5月18号的时候国际货币基金主席接受路透采访的时候说6月份还会进一步下调,世界经济的复苏前景不确定,对我们来讲我们的外需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制约。还有新的因素就是中美贸易摩擦,由于各方面的影响,美国方面尽管和中国在年初达成了第一阶段的经贸协议,贸易摩擦暂时降温。但是最近一段时间,由于疫情的影响,贸易摩擦又开始重新升温,甚至有贸易领域向技术和金融领域扩散的趋势,这个对我们人民币汇率也带来一定的压力。最后,地缘政治的因素,一些非经济的因素,特别是在美国今年是大选年的情况下,两党对于遏制中国基本上形成了一致的共识,不排除现政府利用它的执政优势对中国进行打压。也会对市场情绪带来一定的影响。

主持人:提到疫情,想必大家都印象比较深,2月份以来,尤其是海外目前还是在加剧的状态。现在的一个重灾区其实已经从欧洲国家逐步转向了新兴市场。短期来看,外需已经出现明显改善的话是比较困难的。提振内需自然成为目前政策的一个重点。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尽管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再次破7甚至最近进一步下跌,但是我要告诉大家,国际汇率下跌并不意味着资本外流,实际上一季度按照外汇局的统计数据,国际收支资本项下仍然是净流入的,1到4月份连续4个月,外汇都是供大于求的。所以人民币贬值不等于外币供不应求、资本外流。第二,人民币汇率下跌,但正是由于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及时吸收了内外部的冲击。所以,汇率的波动没有对其它市场产生溢出影响。所以,股市有股市的规律,汇市有汇市的规律。股市的调整跟汇率承压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是跟2015、2016年不一样。2015、2016年是因为一个是市场资产价格大幅度下跌,引发经济危机向另外一个市场发展。这次不一样,股市有股市的逻辑,汇市有汇市的逻辑。

高远:这一次的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扩大内需里面特别提到关于扩大投资的一个新提法,大家最近几天其实也逐渐看到这个词,叫做“两新一重”。两“新”里面的第一个新指的是新基建,也就是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的信息网络这一块大力的一个建设,当然主要就是5G的网络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等,这是新基建。第二个“新”指的是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这个相对来说算是一个比较新的提法。新型城镇化建设里面主要提的就是老旧小区的改造,今年已经明确了要改造多少万套的体量。“一重”的重主要指的是重大工程建设。重大工程建设主要提到的是两个,一个是交通,一个是水利。我们从“两新一重”在未来投资当中的占比来看,我们认为两新里面的第一个新就是新基建,主要还是以市场的手段来推进,包括一些央企、一些民企。像央企就是运营商之类的。民企就像阿里、腾讯,他们都很明确说未来五年要建多少亿的新基建。所以,新基建主要是靠市场力量去推动。

从中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利多因素、利好因素是在逐步积聚,有这么几方面的原因:

另一方面,大家在政府工作报告里看到要促进消费。促进消费其实有不少地方政府通过发放消费券的形式来促进消费。还有不少地方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取消汽车的限购,还有增加一些牌照的发放,还有一些购车的补贴,包括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传统汽车的补贴等等。这些促进消费的政策在未来几个月我们还能看到一些新的政策出来。关于消费方面的促进政策,政府工作报告其实提到了支持餐饮、三产、文化、旅游,包括电商等等,我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这些支持的领域,后面应该都会有一些相应的文件出来。对于整个消费也是具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第一方面的原因,因为中国疫情暴发得早,出手比较早,措施比较有力,我们疫情得到了控制,我们的复工复产在稳步推进,中国经济有率先从疫情中复苏的领先优势,这是基本面的支持。

我先谈以上的观点。

第二,中国的货币政策还处于正常状态,主要经济体都已经是0利率、负利率,我们具有利差的优势,对人民币资产也是一个支持。

管涛:刚才高博士做了非常好的阐述,我也做几点补充:

第三,这一次我们可以看到,刚才我们说现在境外投资者有一个概念,在不确定性中找确定性,哪个国家在这次疫情应对中相对是比较靠谱的。现在看来中国的公共卫生是相对安全的,中国的市场前景相对是确定的,这有利于凸显人民币金融资产的估值优势吸引外资流入,对人民币汇率也是一定的支持。当然我们说了,有一些其他的因素可能还会阶段性地影响市场情绪,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形成一定的扰动,但是中长期来看就要看基本面。比方说日本经贸摩擦搞了30、40年,但实际上日美经贸摩擦的30、40年,绝大部分时间日元都是升值的,因为日本经济在追赶,经济强货币强这是一个基本的逻辑。所以只要中国经济自己不出问题,我们通过经济救助加上改革开放的组合拳,能够顺利地渡过这次危机,对人民币汇率就是一个利好的支持。

第二,和2008年那一次危机应对比较起来,这一次扩大投资,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第一,它强调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在一起,强调要搞两新一重的建设,特别是新,就是新基础设施和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这个是符合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有利于增强未来发展的潜力。但同时第二个方面又强调要改革投融资体制,让民营企业能公平参与。这个和改革连在一起,使我们的投资变成有效的投资,而不是变成一种过剩产能,特别这个过程中强调要让所有的企业,无论是所有制形式,能够公平参与到这些大的项目里。

这是我对人民币汇率的看法。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再问一个大家都比较关注的中美经贸关系的问题,接下来问一下高远博士,我们看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共同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的经贸协议”,协议中规定中国要在今明两年从美国额外进口2000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在当前的一个环境下,中国兑现扩大进口承诺是否能够顺利兑现?之后如何看未来一段时间中美经贸关系?对资本市场又有哪些影响?

这一次提振消费,更多强调的不是靠刺激来提振消费,而是靠稳住企业,创造就业机会,帮助居民增加收入,然后提振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更多用市场化的手段、普惠性的措施促进大家消费。高博也提到,地方上有些政府已经开始采取发消费券的方式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实际上在中央把一万亿的财政赤字还有一万亿的特别国债划拨基层使用方面实际上也有部署,可以用于扩大投资和消费,但是重点是放在减税降负和减租降息,改善民生方面花更多钱。所以,更多强调的是市场化的导向、普惠性的措施。

高远:中国要落实跟美国的第一阶段的贸易协议,从现在来看完成这个金额目标确实是有一定的难度,这主要确实也是受疫情的影响,包括这一次疫情让全球的原油价格都出现了明显的下跌,原来原油在60美元的时候,比如说你可以买200亿美元的金额,你可以买的量和现在原油价格在30多美元的时候,你现在买的量,现在按计划要买的量是明显高于当时设计要买的量。这就涉及到我们的能源储备能力的问题。这一次新冠疫情对整个采购方面应该说有一定的影响,我认为国家肯定是尽力实现当时的这个承诺。这个事情在短期内,在二三季度还不太需要担心,但是到10月、11月,特别是美国的大选,可能会有一些影响。到时候如果中国采购的量特别明显地低于承诺的话,确实这会成为一个风险点。但是我认为最终双方的高层应该是有智慧去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毕竟是两年的协议,第一年稍微少一点,明年随着疫情的消退能够补上的话,对协议来说最终还是能够完成。这是需要一定智慧去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管涛:首先就业问题非常重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现在政府对于民生问题高度关注,而且甚至提出来“只要就业比较充分,居民收入能够持续增长,增长速度高一点慢一点可能都是可以接受的。”甚至现在市场有一种看法,不是说这一次不提经济增长目标,有可能之后经济增长目标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都会逐步淡化,就业非常重要。

高远: 对于中美经贸关系,我认为不会出现完全脱钩的情况。虽然我们现在看到确实对美的出口,因为前两年开始贸易摩擦的因素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完全脱钩我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中国在全球制造链的地位,我认为是不可撼动的,美国肯定还是有很多商品要依赖中国制造的。对于资本市场的影响,我认为现在中美贸易方面,一些事件性的影响要大一些,和前两年会有一些区别。因为2018年我们刚开始出现贸易摩擦的时候,那时候对资本市场的影响确实是比较大的,因为那时候加税对于很多行业的负面影响确实是非常直接的,包括去年的一些加税也是比较直接的影响。但是随着第一阶段贸易协议达成之后,我们看到整个贸易摩擦对于整个上市公司的影响,其实都已经体现在上市公司的股价里面。所以,当前如果说万一再发生一些新的摩擦,我认为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更多是脉冲式的,不太会是系统性的一个影响,至少比2018、2019年的影响应该是要小一些。所以,我觉得中美经贸关系如果出现一些新的波澜,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大家不用过于担心。目前A股市场更多还是要关注国内的基本面,包括货币流动性这些核心指标的变化。

5月26日15:00长信基金研究发展部总监 高远,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 管涛,视频直播分享:2020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以上是我的观点。

其次,中国的疫情应对可能跟其它一般的国家不太一样,别的国家主要是以财政货币政策的刺激或者救助为主,而中国除了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改革开放、结构性的调整。市场对结构调整带来的机会低估了。

主持人:谢谢高远博士。请管涛博士再谈一下您的看法。

中银证券管涛、长信基金高远:2020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投资机会解读

管涛:刚才主持人讲到虽然这次政府工作报告里专门提到要共同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的经贸协议,说明中国政府对于履行第一阶段的经贸协议是有极大的诚意的。但是我们确确实实看到受疫情的影响,目前看来要完全兑现第一阶段的经贸协议,扩大商品和服务进口的安排,可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一方面因为疫情的影响经济停摆,本身这方面的需求就减少,而且经贸活动、人员往来也受到很大的阻碍,比如两国基本上已经断航了,互相执行飞行任务的航班非常少,就没什么人员往返,包括一些留学生去的也少,回来的多了,肯定会有影响。

每年两会我们都十分关注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但我们注意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没有设定全面经济增长目标,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次重大变动呢?首先有请管涛博士。

第二,我们想扩大进口,但是美方可能供给能力也受到约束。比如我们想增加食品的进口,但是最近由于疫情的原因,美国的肉类加工能力下降了,它现在要满足国内的肉类需求,它要出口可能就有一定的困难。高博士提到我们要进口能源,是,我们想进口能源。一个是你能不能生产。二是三月份以后国际油市崩盘,油价很低,我们要进口原来能源的数量,但是金额比原来少很多,也会影响我们履行扩大进口的义务。

第三,尽管报告里没有强调经济增速的具体目标,但是并不是说不要经济增长。比如说我们要解决就业问题,今年仍然有900万的新增就业目标,也隐含着有相应的这样一个经济增长不能低于多少。按照市场的预测,应该在3%左右的水平。我们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也是需要适当的增长速度才能保证脱贫攻坚战的完胜。

由于政治因素的干预,现在美方在不断地扩大出口管制的范围,把越来越多中资的高科技公司纳入实体清单,限制商品输出。这个本身也限制了我们扩大出口。

我非常同意管老师刚才的观点,没有设目标不是我们不要经济增速了。因为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我们还是设了就业的目标,包括新增城镇就业人口要有900万人,而调查失业率要控制在6%左右。你要完成就业目标,经济增长不能太低,不能有负数的情况出现。所以,我们认为非常大概率今年的经济增速是正的这样一个经济增速,也有可能是2%—3%的这样一个经济增速。因为在这种经济增速下,我们才能比较好地实现我们所说的就业的这样一个目标。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原因影响了我们在履行承诺,当然最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疫情的影响。

高远:我先谈一下对财政政策的看法。

我们也知道在第一阶段的经贸协议里,它本身是有一个不可抗力条款,发生了像疫情这种天灾,是事前不可预料的,应该是双方可以坐下来磋商,重新谈扩大进口的协议怎么样调整它的执行进度,这是可以重新谈的。但我们担心的是由于一些非经济因素的干扰,可能这种谈判在当前这样一个氛围内是不是能够推进。这是我们比较担心的问题。

以上是我的观点。

至于中美经贸关系对资本市场的影响,我非常同意高博士的判断。2018年的时候中美贸易摩擦全面升级,这个事情出乎市场的意料,国内资本市场受到了很大的干扰,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调整。但是到了2019年以后,两国经贸关系进入焦灼状态,市场的反应更多是事件驱动,出现了一些坏的事情、坏的消息,市场做出一些调整。到了今年就更加有意思了,出一些坏消息市场都不一定调整。比如它把一些企业纳入实体清单里,结果被纳入名单的这个企业反而涨停。为什么?你越制裁,说明它越得自主创新,越得靠自己发展。所以,市场的逻辑不是线性的,市场的逻辑是不断变化的。将来中美经贸关系对汇率的影响肯定也会发生变化,不会说美方威胁对中国要进行经贸制裁,然后我们的外汇市场就承压,不一定是这种关系,可能也会逐渐地发生变化。我现在看资本市场上应该也开始出现这些变化。

第二,从报告的篇幅来看,关于财政政策的阐述篇幅是明显多于关于货币政策的,这也是跟这一次疫情带来的冲击影响性质不同。2008年那一次全球金融危机主要是需求侧的冲击,这一次疫情的冲击造成了对需求和供给都带来影响,对三次产业三大需求都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只能解决借贷问题,财政政策要解决开支问题,在这个方面财政政策有很多地方要发力。

总的来讲:第一,中国政府有诚意履行这个协议,维护两国经贸关系的良性互动发展。第二,确确实实由于疫情的影响,再叠加其它非经济因素的干扰,履行第一阶段的协议目前存在一定的困难。第三,现在中美经贸关系存在不确定性,对国内资本市场的影响在逐渐淡化,甚至它演进的逻辑也在发生变化,这是我们的投资者需要关注的。

最后,尽管和以前相比,无论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救助的力度都是明显加大,甚至有些超过市场预期。但是应该说到目前为止,各项政策应该说还是保留了一定的空间。比如说财政预算赤字现在不低于3.6%,但是和市场的高限的预期的水平还是有差距的,和世界的平均水平也是有差距的。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全球的政府赤字率大概是9.7%,我们才不低于3.6%,和9.7%之间还有很大的缺口。另外,我们的货币政策,不论是存款准备金率还是利率政策,还是有正常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还是保持了政策的定力,为未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形做好一些准备。

主持人:谢谢管涛博士。

新型城镇化建设里的老旧小区改造就有点类似于前些年的棚户区改造推进的方式。我认为占比更高的还是重大工程的建设,因为重大工程的建设是以政府推动为主,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这一块的体量应该是相当大的。比如说像交通领域,今年可能新开工的像川藏铁路等,都是上千亿的体量。这种重大工程建设对于整个基建投资的增速是有比较大的一个促进的。所以,扩大内需当中的扩大投资,我认为在今年相对比较乐观。

谈到这么多两会的一些解读,大家肯定比较关心下半年能见到的改革有哪些,请问一下管涛博士,您怎么看?

主持人:谢谢高远博士。管涛博士再给我们解读一下政府工作报告中扩大投资和促进消费方面的一些亮点。

管涛:确确实实这一次报告强调要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应对这次疫情造成的经济影响。我们可以看到的改革,比如说放管服的改革,包括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来要建立政府的权责清单,在这个时候会不会有一些具体的进展?

第三,如果大家和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做一个对比,可以发现,2009年那一次应对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一个重要的举措是去发展房地产市场,在房地产行业方面,在政府工作报告里琢磨非常多,怎么放松限购、限贷这些政策。但是这一次我们明确地可以看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里头,继续明确了“房住不炒”,支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坚持房住不炒。告诉大家我们还要聚焦于发展实体经济,而不要搞脱实向虚。

第二方面,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改革,特别是资本市场的一些改革值得期待。比如科创板的注册制试点,我们已经启动了基础设施不动产REITs的试点。还有我们本身在上海的芯片区,还有粤港澳大湾区有些金融的先行先试的改革开放的试点,可能都会在下一步推出。

还有一块就是对于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公平竞争的政策可能会不会有一些改革的措施?

保就业,第一个方面就应该是稳住市场主体,就是稳住企业。稳住企业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措施。一个是对现有的企业要减税降负,按照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措施,减税降负的金额可能会达到2.5万亿人民币,去年实际上减税降负是3.6万亿,今年减税降负的力度会进一步加大。第二,要通过优化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来稳住企业。一个方面就是要实行公平竞争的政策,不管什么所有制的企业都能够公平地获得生产要素,获得政策支持,能够参与一些市场机会,包括刚才提到的“两新一重的投资项目,他们也会参加。第三,要通过放管服的改革给企业创造这方面的条件,我们要建立政府的权责清单,逐渐营建一种什么环境呢?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没有说你不可以做的事情你就可以都做。对于企业来讲,法无禁止皆可行,只要法律不禁止干的事情企业都可以做。只要建立这样一种营商环境,让企业感到更加方便、便利,特别是对于创业者来讲,如果有这方面的一些考虑可能更加好。

我们要提高我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国家提出来要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企业增加研究投入,科技创新方面我们有没有一些改革措施?

{image=2}

实际上在5月14号几个部门联合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支持政策的意见》里其中也提到,围绕大湾区的国际科创中心建设,里头也有很多对内对外的金融改革开放措施,近期内可能都会见效。

第一,体现了政府更加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就像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解释,为什么没有设经济增速的具体目标呢?是因为今年的疫情和经贸形势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无论是国际组织还是一些主要国家对于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还是本国经济增长预测值是在不断地调整,随着新的信息出来之后不断地调整。中国政府考虑到这些不确定性的情况,这次没有设具体目标,可以集中精力放到其它方面。这是第一点。

对外开放方面,两会期间商务部长钟山也提出来我们要发布新的2020年的外商投资企业负面清单,而且我们可以预计负面清单会进一步缩短,对外商投资鼓励的项目会进一步增加,这也是属于新的改革。

所以,我认为没有定经济增长目标,大家不用有过度的一个联想,而是我们是在有就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的这样一个灵活性的政策的设定。所以,我认为今年未设定经济增长目标不是非常大的或者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反而是政府淡化了经济增速,追求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体现。

在5月份的时候,人大常委会授权海南自贸区可以先行立法,进行一些改革的先行先试。我们怎么样利用这个先行立法的优势,把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闯出一条新路子来。我觉得改革还是有很多可以值得期待的。但是改革有可能涉及到结构性的变量,它是一个慢变量,和市场追求的短期效果、能立竿见影可能不是结合得这么紧,这就会造成市场和政策之间有一个预期差。所以,大家要调整这种预期差。政策是一时的,改革是一世的,它是一个制度安排,是稳定的,上次危机应对我们最大的教训,一个教训是刺激过猛。第二,收得过快。政策一冷一热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很多不确定性。

管涛:刚才高博士做了很好的阐述,我做几点补充。

提问:房地产的政策会不会放松?

接下来问一下高远博士,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在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方面有哪些亮点?

高远:房地产的政策我认为中央层面肯定是不会有大的放松,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我认为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成为房地产非常重要的方向型的一个政策,我认为这个政策五年内放松的概率都是非常低的。我认为“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是一个很好的政策,政府是在做正确的事情,因为政府也很明确提到“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我觉得这是必要的。因为中国居民杠杆率,经过了过去20年持续的上升,现在已经到了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水平。所以,控制居民加杠杆的速度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对中国经济中长期的发展非常有益的。所以,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是一个长期的政策,不会出现大的放松。当然你说一些地方政府做一些小的调整,这是允许的,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这是允许的。但是大的方向上。

第一,确确实实,这一次中国的疫情已经得到了基本的控制,取得了重大的战略成果,但是海外疫情还在蔓延,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亚非拉的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疫情出现了风险急剧上升的态势,全球经济的复苏前景更加不明朗。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国内的经济复苏还有企业的复工复产的进程就受到了制约。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要扩大内需来对冲外需疲软带来的影响,确实已经迫在眉睫、非常重要。这个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来要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和考虑。

主持人:财政赤字货币化对我们的投资和生活有什么影响?请教一下管涛博士。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继续聊保民生的话题。刚才我们其实提到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首要目标就是稳就业、保民生。之后虽然在全球疫情的冲击下面,国内的就业压力确实显著增加,但是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一词出现了39次,同时也强调了加大对重点行业和重点群体的支持。接下来想问一下您,哪些行业和群体的就业问题尤其需要关注?有哪些比较好的对策和建议?

管涛:两会之前确实关于中国的财政赤字是否要货币化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但是目前从政府工作报告这个透露的信息来看,财政赤字的货币化并不一定是必然,因为这一次财政赤字虽然扩大,但是扩大的幅度还是比较有限的,对政府债务的负担增加也是比较有限的,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可能没有必要走到财政刺激的货币化。

高远:长信基金研究发展部总监

第二,确确实实我们注意到由于这次疫情的影响基层政府比较困难,但是我们也看到了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这次扩大赤字和发行特别抗疫国债,两万亿都是划拨给基层政府使用,用于保基层运转,保民生。所以,这一块应该说是中央已经有所考虑,当然更长远的改革应该是通过财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就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权、事权应该改革到位,要相匹配,才能够从基本上缓解这个问题。

我们说这种政策的设定,我认为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当前中央的杠杆率是不高的,中央杠杆率大概是在17%左右的水平,地方的杠杆率现在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水平,如果算上隐性债务,地方的杠杆率可能是超过了30%甚至是接近40%。所以,中央为地方加杠杆,这是优化了中国各部门的杠杆率的结构,也减轻了,为了稳增长而让地方过度加杠杆的这样一个风险。这次财政政策一是非常必要。二是设计得还是非常合理。

至于提到的金融风险很大,还有很多银行可能本身已经承担了财政的职责,实际上这一部分不应该成为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理由,反而应该成为我们进一步改革的目标,要通过改革离清财政和金融的功能边界,而不是说现在金融做着一些财政的事我们把它认了,由央行来买单,这个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况且即便这么干了以后,也意味着由于金融承担了财政的职能,比方我们说企业的杠杆率很高,里头有一些杠杆实际上是地方政府负债。如果你把它显性化,就变成了现在大家讲的广义的政府债务是多少,这意味着政府的债务可能会上升。但是即便上升也不是说就必然是要通过央行买单的方式来解决,恐怕还有其它的一些安排。

我还是这个观点,我认为消费其实相对来说是一个偏同步的指标,本质上还是需要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要有一个稳健的增长才行。我们今年居民可支配收入,一季度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也是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所以,我们说肯定是要经济增长,因为如果没有经济增长的话,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会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也就会影响到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所以,本质上我们要促进消费的话,是需要把经济拉回到潜在经济增速上。这样的话,消费自然而然就能够恢复到比较正常的水平。对此我们还是抱有比较大的信心。

最后,我们不谈财政赤字的货币化,就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协调和配合,还是有很大空间的。比方说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可能更多地可以使用国债这样一个工具来进行市场流动性的调节,还有央行和财政部门通过协调,怎么样让资金能够顺利地进行实体经济。刚才在货币政策里提到要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创新,来引导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什么叫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这方面能够直达实体经济,关键是要建立一个激励机制,还有一个风险分担机制,这方面财政和货币政策是有配合的空间。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对资本市场能带来哪些影响,管涛表示,有两点值得关注。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问一下高远博士,我们前面也提到了今年的两会工作报告中没有设定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这样的利好能再补充一下吗?

第四,财政政策过去更多是强调刺激,这一次由于疫情冲击的性质,更多是强调的救助,对民生的保障。所以,支出方面是要保障基层的运转。无论是赤字的扩大还是特别国债的发行,明确地要通过转移支付机制划给基层许多,也强调基层要在民生方面加大支出,特别是在加强和保障民生方面有一些具体的支出项目,都对财政的支出项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高远:前面其实已经回答了,不设经济目标不代表说不重视经济,实际上政府非常重视经济。因为只有把经济比较快地拉回到正常的经济增速区间上,这样对整个中国经济的运行才是比较健康的,对中长期才是比较有利的,我认为下年中国经济会逐渐恢复到正常区间内的水平。在经济回归正常化的过程当中对股市是偏利好,因为在经济回归正常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企业的景气度会回升,在这个期间,整个流动性还是相对比较宽裕的,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但是对债市来说,在经济回归正常化的过程当中,债市会走得有点犹豫,特别是快接近经济正常区间的时候会有点犹豫。但是由于整个货币政策大的基调还是偏宽松的,所以对债市也不用过于悲观。但是如果说比较股票和债券,我认为看好股票更多一些。

主持人:谢谢管涛博士。请问一下高远博士,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主持人:好的,谢谢两位老师今天关于两会热点话题还有投资机会的解读,最后提示一下大家,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今天的直播就到此为止,谢谢大家的关注。

这是跟上一次有很大的不同。

责任编辑:常福强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