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224

A股IPO曾苦等3年未果:中信系高管加盟后 国联证券6个月闯关IPO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07-14 20:27:002

原标题:王东明加持 “小中信”国联证券6个月闯关ipo!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国联证券的A股IPO曾苦等三年未果,“中信系”高管组团加盟后,重启IPO后不到半年,就火速过会顺利拿到A股入场券。在“中信系”诸多大佬级别人物的加持下,曾居券商业中游的国联证券能否借助A股上市实现咸鱼翻身,跻身券商第一梯队?

7月13日,国联证券披露招股意向书及初步询价等公告,拟公开发行不超4.76亿股,募集资金拟全部用于补充资本金,增加营运资金,发展主营业务。实际上,作为一家有20多年发展历程的老牌券商,国联证券在券商行业中的并没有太强的存在感。早在2016年就启动A股IPO,苦等3年未果后曾在2018年10月宣布中止。

自从中信证券原董事长兼灵魂人物王东明加盟国联证券后,原中信证券的高管便纷纷加入到国联证券,被称为金融界“打工皇帝”的葛小波也在其中,目前国联证券11位高管中,“中信系”占据了半壁江山。如此豪华的“中信系”高管阵容,也让国联证券2019年12月宣布重启A股IPO后,不到半年就火速闯关成功。

据悉,在中信证券,葛小波与王东明共事18年,一直是王东明的得力助手。业内人士猜测,有着千万年薪的葛小波此番入职国联证券,并非为了钱,更可能是为“报恩”——报中信证券原董事长王东明的知遇之恩。

“中信系”高管组团加盟

国联证券成立于1999年1月,是无锡市政府发起并控股的地方券商,其前身是1992年创立的无锡市证券公司。然而作为一家有20多年发展历程的老牌券商,国联证券在券商行业中并没有太强的存在感,即使在江苏省内,也只能算是第二梯队的券商。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2018年末国联证券在一百家券商中总资产和净资产排名均为63位,营业收入、净利润行业排名分别为70和63位。

值得一提的是,国联证券2015年在香港上市后,次年就启动了A股上市计划。虽然其有经纪业务、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及投资、证券投资及信用交易等完善的业务体系,但并没能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业务,在一众券商中并不起眼。而且近几年因合规问题,屡被监管处罚,同时业绩逐年下滑,2016-2018年国联证券的净利润分别为6.1亿元、3.61亿元、0.51亿净利润同比下降分别为-58.54%、-40.75%、-86.01%。在种种负面事件影响下,国联证券在2018年10月宣布中止IPO事项,直到2019年12月再次重启A股IPO。

值得注意的是,曾于2016年12月和2018年1月两度向证监会报送招股书,苦等三年迟迟未有进展的国联证券,如今却在重启IPO后不到半年,在今年5月8日就火速顺利拿到A股上市的入场券,这前后的反差或许要归功于背后的“中信系”管理团队。

据悉,国联证券在重启IPO前,其高管团队曾迎来一波大“换血”,昔日中信证券重量级成员组团加盟。2019年6月,原中信证券原财务负责人、首席风险官葛小波正式加盟国联证券出任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及战略委员会委员一职。此外国联证券的董事会秘书王捷、首席信息官汪锦岭、副总裁兼首席财富官尹红卫和首席风险官李钦也来自中信证券。这意味着,目前国联证券11位高管中,“中信系”的已占据了半壁江山。

“中信系”大佬的组团加盟,无疑对国联证券的火速过会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迅速提高了国联证券的整体层次和水平。然而为何“中信系”大佬们都看中了这个看似并不起眼平平无奇的国联证券呢?

“幕后军师”王东明

在众多券商中业务能力和业绩并不算突出的国联证券,此次IPO能顺利火速过会,并吸引诸多“中信系”大佬组团加盟,都与一个在国内投行圈内的风云人物王东明有关。

王东明早在1995年中信证券成立时,就担任中信证券总经理,并于2002年5月出任中信证券董事长直至2015年退休。彼时刚成立的中信证券还算不上第一梯队的券商,在2001年A股熊市中,整个券商业处于崩溃边缘,频现违规挪用客户保证金等问题,而“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中信证券抓住机遇挤身成为头部券商。2003年1月,王东明带领中信证券正式在上交所挂牌交易,成为国内第一家IPO上市的券商,并逐渐发展成为国内“券商一哥”。王东明也被市场人士评价为中信证券的“灵魂人物”。

据悉,国联证券和中信证券的多年前就已结下“缘分”。2011年下半年,国联证券大股东国联集团曾成功受让中信证券转让的华夏基金10%股权。随后,中信证券曾多次发起收购国联证券的洽谈,虽最终并未成行,但国联证券与中信证券原董事长王东明颇有交集。2015年时年63岁的王东明“因年龄原因”从坐镇20年的中信证券退休后,就以顾问的身份加盟了国联证券,或有“东山再起”之意。

在王东明的“号召”下,诸多中信证券旧部重投麾下。2019年1月曾任中信证券人力资源部总监、执行总经理、董事总经理王捷入职国联证券,担任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经理,随后担任董事会秘书。11月,原中信证券主管财富管理条线的尹红卫和负责管理衍生品部门李钦,先后加入国联证券后分别担任副总裁兼首席财富官和首席风险官。

2019年6月,国联证券再次迎来原中信系两位老将的加盟,原中信证券信息技术中心执行总经理汪锦岭担任首席信息官,原中信证券重量级高管葛小波担任执行董事、总裁兼财务负责人,同时兼任华英证券董事、中海基金董事。

“报恩”的葛小波

葛小波是目前加入国联证券的“中信系”大佬中最重磅的一位,其1997年入职中信证券,是中国首批保荐代理人,曾任投资银行部经理和高级经理,A股上市办公室副主任,风险控制部副总经理和执行总经理,交易与衍生产品业务部、计划财务部、风险部、海外业务及固定收益业务行政负责人,中信证券执行委员会委员、财务负责人。其曾在2018年获得高达1566.87万的年薪,位踞中信证券高管薪酬首位,远超其他高管。因此葛小波也获得了金融界“打工皇帝”的称号。

2019年4月,在毫无征兆之下,在中信证券履职22年,成绩优异,有着千万年薪葛小波突然提出离职,曾让业界震惊。而2个月后葛小波加盟国联证券也有些出乎众人意料,根据国联证券2019年年报,葛小波去年在国联证券所获的薪资为333.5万元,就算只是半年薪资,也与其1500万的年薪也相差甚远。业内人士猜测,葛小波此番入职国联证券,并非为了钱,更可能是为“报恩”——报中信证券原董事长王东明的知遇之恩。

据悉,在中信证券,葛小波与王东明共事18年,一直是王东明的得力干将。一方面从情感上讲,葛小波作为王东明手下的老兵,在老领导的号召下加入国联证券,也在情理之中。另一方面,国联证券正处于IPO的关键节点,成功在A股上市无疑将为新的管理层带来更丰厚的回报。

在“中信系”诸多大佬级别人物的加持下,国联证券欲从财富管理转型上“弯道超车”,今年2月,国联证券成为首批7家券商之中唯一的一家中小券商获得券商基金投顾试点资格。4月21日,顺利完成首批公募投顾客户的签约和交易,成为业内首家正式上线此类的业务券商,为其业务转型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抓手”。

2019年末,国联证券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统计的总资产、净资产排名中分别上升为55、59位,营业收入、净利润行业排名分别上升为51和43位。

在“中信系”管理团队的掌舵之下,国联证券能否在强者恒强的券商行业实现咸鱼翻身值得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逯文云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