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73

现在加大开放? 楼继伟:中国金融市场为何过去开放较缓慢

新浪财经综合2020-05-22 12:55:291

*本文由作者授权全文发布。转载或引用,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同时必须保留本平台注明的来源信息。

来源: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GAMF)理事长楼继伟、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楼继伟在近日举办的哈佛中国论坛上分析了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力度在过去放缓的原因,从六个方面解释了中国为什么会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以下为讲话全文: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中国经济受到的冲击更小,而且通过扩张的财政货币政策,对全球的经济复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2009年和2010年都贡献了全球增长率的50%以上。受这两大国际事件的影响,中国社会和政府对金融开放变得十分谨慎,采取小步放开准入的策略。截至2018年底,外资银行的资产占比小于2%,股市、债市外资持有的资产占比小于3%,保险资产外资占比小于6%,低于同等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也大大落后于货物和服务贸易以及直接投资的开放程度。

但是,金融市场的开放与其他领域的开放在逻辑上是相通的。2016年以后,中国按照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了开放的力度,金融市场的开放也加快。2018年的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高层领导宣布大幅度金融开放,随后相关部门公布了各项金融开放的措施,并附有时间表。近两年,金融开放准入条件不断放宽,时间表一再提前,例如外资金融机构持股比例可以达到100%,对股市投资不再设数量限制,可以同时做本外币业务,以及外资金融机构同其他金融机构监管一致性等等。最近一次是5月7日宣布对合格境外投资者大幅度放开的一些措施,参会各位都关心中国情况,想必有所了解,我就不再介绍了。

下面我再从六个方面详细解释一下中国为什么会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

第一,金融开放会带来成熟的产品和服务,引进先进的经营理念,这一点同贸易开放、引进外资一样,都会提高中国经济的质量。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在G20协调之下各国都加强了金融监管,比如说美国是《多德-弗兰克法案》,其中最重要的是“沃克尔规则”,国际金融机构相应不断加强合规经营和风险管控。目前,中国正处于治理金融过度混业经营和过度杠杆化的时期。2008年以后国际金融机构加强基于风险管理的金融服务和理念,与中国的政策目标相契合。

第二,有利于维护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效率。中国经济已经深刻融入全球,国际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向中国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再通过自身的境外分支机构,加强相关产业链的服务,既有利于控制风险,而且又维护了产业链的完整性。相同的道理,中国的金融机构也应更大步的走向世界,做类似的服务,现在中国金融机构走出去做的远远不够。

第三,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空间广阔,需要共同开发。中国拥有全球最高的储蓄率,高于40%;中等收入阶层人数最多,相当于美国人口总数;老龄化进程加快;民营经济活跃,激发了大多数的科技创新,约70%的科技创新是由民营企业创造的。这些都是金融业发展的基础条件,高储蓄率可以转化为投资,中等收入阶层有多样化的需求,老龄化给保险业带来机会,企业的创新需要VC、PE的服务。仅仅是国内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是不充分的,需要境内外金融机构合作。

第四,国际资本的进入利于改善中国股市的风格。中国股市个人活跃投资者有5000多万户,往往追涨杀跌。机构投资者虽然数量不多,但平均收益率远远高于散户。我在社保基金理事会工作时,委托公募基金管理人的年化收益率平均高于基准200-300个基点,这在发达市场是不可想象的。散户化的风格近来有所改善,但还有一个过程。优秀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进入,会加速去散户化的进程,吸引散户将资金委托给专业的机构投资人,可以起到降低风险和提高收益的效果。

第五,中国的金融市场与主要市场相关性小,有利于组合投资分散风险。我举两个例子,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不像一些大宗商品国家是顺周期性汇率。再例如,本次疫情以来,美国股票市场数次熔断,其他市场随之大幅波动,而中国市场是影响最小的。这样的市场有利于国际机构投资者分散组合风险。而且我们目前对股市、债市、VC、PE的全面开放,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各种机会。

第六,大幅度的金融开放并不等于资本账户的全面开放。金融开放会进一步放开资本账户的一些项目,但是‘热钱’跨境流动是国民经济的不安定因素,至今没有学者证明,对发展中国家、发展中经济体有任何积极作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有所调整,不再推崇完全自由兑换,而是着力于推动经常项下可兑换。新的扩大开放措施大幅度简化了对金融机构利润汇出的管理,其实本质上利润汇出属于经常项下,但是并没有鼓励‘热钱’跨境流动,这也是汲取了我一开始讲到了两次国际危机的深刻教训。

我从六个方面给大家就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做了解释。最后我用一句话总结,中国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是改革开放进程的必然选择,是基于风险评估基础之上的坚定决策,也是针对反全球化的逆流,进一步加强同世界联系,使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

中国坚定的维护全球化,经济是高度开放的。特别是加入WTO之后,货物和服务贸易以及外商准入等方面开放力度非常大。但是,相比于上述这些方面,金融市场开放的力度放缓了。我要讲讲是为什么,这与两次国际危机有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一些亚洲国家大受损失,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但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亚洲国家接受了上次危机的教训,对资本账户加强了管理,主要是管制跨境资金短期快速流动,也就是对‘热钱’的管制,从而在第二次国际危机中受到的冲击较小。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