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205

大成基金刘旭:做投资不能有偏见 好价格和好公司并不冲突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07-22 22:21:250

【今日直播】

掘金大消费|范劲松(金麒麟分析师):复盘近年牛市,食品饮料表现如何?

掘金牛市大消费|林小伟谈医药行业2020年下半年投资策略:“疫”后寻机,长受益+快复苏

川财2020中期策略会|制造:聚焦自主可控,关注四川制造

联海资产武铁铮:读懂政策的声音——2020年高考隐含的牛熊信号

携手科创板 理性共成长——西南证券科创板投教活动

融通蒋秀蕾、长江覃川桃、郑辰:迎接医药投资的“黄金十年”

广发基金王明(金麒麟分析师)旭:细说均衡价值的稳健投资之道

国泰高崇南、招商周靖明:质量因子投资与量化选股

川财2020中期策略会|汽车电新:把握技术方向,享受行业机遇

兴业张忆东、长信叶松:A股行情演绎下的投资之道

易方达张浩然:基金投资如何在资本市场乘风破浪?

鹏华张羽翔、招商杨勇胜:酒类板块调整后,如何看待下半年的酒类投资逻辑?

华盛证券李泽铭:如何看待SaaS板块的投资价值?

原标题:“长跑健将”大成基金刘旭:做投资不能有偏见,好价格和好公司并不冲突

来源:资本深潜号

在公募基金领域,能掌管社保组合“重任”的同时,将其他产品管得出色者寥寥,大成基金刘旭就是其中的一位。

银河证券数据显示,在过去五年,刘旭管理的大成高新技术产业股票基金收益率为99.82%,年化回报为14.85%,在60只同类产品中排名第一(数据来源:银河证券,同类指银河标准股票型基金,过去五年为2015/07/01-2020/06/30)。

一般来说 ,熊市入行和牛市入行的基金经理,在风险偏好上会有着较大的差异——熊市入行的会有“恐高症”(对估值),牛市入行的在操作上则会表现得更为激进。

但是,体现在刘旭身上,却无过多牛市入行带来的“后遗症”。相反,无论在调仓换股还是增减持上,刘旭都尤为谨慎。wind数据显示,刘旭管理的大成高新技术产业每年的换手率平均不到一次。在低换手率与高回报背后,体现了他在选股上的“功力”。

无论是其对投资的态度,还是他的赚钱方法,都值得仔细挖掘。日前,我们就上述问题与刘旭展开深度对话,下面的实录即为其中的精华内容。

精彩观点:

做投资对一个人的性格要求很高。比如,做投资是不能有偏见的,因为你的偏见可能最终会打你的脸。

面对新事物(新上市公司)你的态度至少应该是开放的,你可以不买它,也可以错过它,但是你得有去了解它的兴趣。

我的投资框架是不变的,主要还是关注公司赛道的长度、公司在赛道中的渗透率和市占率,以及在某些环节上是否有竞争优势,本质都一样。

你要相信A股短期是一个比较无效的市场,它的有效性肯定是比海外的成熟资本市场要低,所以它更容易给你创造一些机会,水平高在A股容易赚更多钱。

01

围绕客户需求去分析商业模式

问:请介绍下你投资分析的框架。

刘旭:从方法论来说,我分析框架的核心是围绕客户需求去分析商业模式,继而围绕商业模式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

详细来说,就是分析企业的客户在哪里,客户真正需要什么,企业如何去满足客户,在这过程中如何对于竞争者建立起壁垒。比如,产品差异化、渠道服务能力、成本优势等。

当然,不同行业的客户需求不同,如果能够通过规模效应的方式建立壁垒,那么企业的竞争优势也会越来越大。

目前我在部分行业里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分析框架,包括传统制造业、消费品、服务业、周期品等,并且相信能够在既有框架和方法论的指引下,在这些熟悉的研究领域的力争胜率能达到50%。

问:你是如何选择卖点的?

刘旭 :从估值角度来说,最普遍的卖出就是企业阶段性被高估了;从基本面角度,当判断企业建立的优势慢慢被对手追赶上了,或者由于管理层的更迭,企业文化的变化演变,优势变得没有这么清晰,就会选择卖出。

02

做投资不能有偏见

问:做投资在某些程度上,要跟自己的性格做斗争,你觉得做投资最重要的是什么?

刘旭:做投资做对一个人的性格要求很高。比如,从事其它事业可以有偏见,但是做投资是不能有偏见的。因为你的偏见最终可能会打你的脸。市场不会有偏见,长期看市场是有效的。

客观公正、保持兴趣、乐观积极开放,这说起来容易,但是做到却没有那么容易。面对新事物你的态度至少是开放的——你可以不买它,也可以错过它,但是你得有了解它的兴趣。如果你连去了解的兴趣都没有,那等于自己把这扇门关上了。

你可以逼着自己去了解,也可以真的是因为热爱而去了解,但我不管基于什么原因,最后都要去了解它。如果你的结论根本不是建立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那这个结论就是带有偏见的结论,你最终是要付出代价的。

问:以前你会对哪些行业会有偏见,现在经过一些研究后不再有偏见了?

刘旭:比如,过往对偏新生事物的我都会有一点偏见。因为这些公司的财务报表往往不太好看。

问:对于大科技行业,你是怎么看的?

刘旭:我对科技行业的了解,相对于我对其它行业的了解肯定会少些。但重要的是,我对它了解没这么多是我对科技行业的常识了解的没那么多,而不是我对这个行业的分析框架了解的没那么多。

我觉得框架都是一样的,但对于不是过去我特别擅长的行业,我需要花一些时间去了解它的常识、背景、技术迭代等。

问:对于目前估值那么高的科技股,你会买吗,是否会觉得太贵?

刘旭:从结果看目前我没有买,但我不代表这些公司在下一轮大跌的时候我不会买。

03

公司的差异化的竞争力很重要

问:在选股上,对于新鲜事物的公司,你持怎样的态度?

刘旭:对于新公司我也是去找那些靠谱的,不会瞎找。因为投资框架是不变的,还是要关注公司赛道的长度、公司在赛道中的渗透率和市占率,以及它在某些环节上是否有竞争优势,本质一样。

比如,我持仓里面的某电器公司,现在已经被大家炒成了5G概念了,但实际上我选出来的时候,它在5G上的投资机会还没有露端倪。当时它露出端倪是,它在一个比较长的赛道上,且形成了差异化的竞争力。这家公司我在5个月就实现“翻倍”,而这样的收益率开始我是预期2年才可以有的。

我相信拥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公司,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占率,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问:实际上研究的深度更重要是吧?

刘旭:我觉得评估一个基金经理,得评估他有没有形成一个可持续的赚钱的方式,这点非常重要。

如果他能形成一套稳定的框架,且这套框架行之有效,就能持续为投资者创造回报。观察公司的时候,也是这个道理。比如,一些公司在渠道、产品、运营或者在管理能形成自己的差异化特色,就是值得关注的。

比如,我持有的一家煤炭公司,是基于它在资源禀赋上形成可持续的竞争力。

因此,一家公司的差异化的竞争力很重要。

04

“低估的好公司”是存在的

问 :你擅长自下而上研究,比起同行同样是自下而上研究的基金经理,你的特色在哪?

刘旭 :我是擅长自下而上挖个股,但我也不觉得自下而上就是对的。实际在研究上还是需要在“上”进行一些结合,只不过是把握“上”太难了。

有个例子我印象挺深刻。我是看家电出身的,在2014年、2015年,谁能想到中国大的基建地产周期后来还有后来那一大波呢?这个真的是没人知道。

当年我记得特别清楚,2014年2月,当时杭州售楼处被砸了,当天所有地产股都暴跌,暴跌完两天后,一些龙头家电和地产估值都跌到5倍左右,当时真的挺难判断的。

问:你持股都是比较长的对吧?

刘旭:是的,不敢瞎动,买都买了,就不会随便决策卖出。这个性格有关,我是比较能忍的那种。

问:一般基金经理的风险承受能力和当基金经理的时间有很大的关系,牛市开始当基金经理的投资人一般会比较激进,可是你的投资风格却是比较稳健的。为什么?

刘旭:在性格上,我是一个比较钝的人,对外界的事物不太敏感,所以股票短期涨跌对于我来说影响不大。我大致会以5年这样的时间尺度来观察企业价值,不会因为市场或者企业的短期波动来影响长期判断。

问:你的风格是比较稳健的,怎么样控制回撤?

刘旭:我在仓位上控制得不多,确实是产品受到限制,各方面也不会给我很大的发挥空间。其次,我更多的是在买入的时候,有更多的安全边际来控制回撤。如果你买一个公司,它没有被高估很多,理论上你回撤幅度不应该很大。

问:你喜欢低估的好公司,但A股其实真的很难同时具备这两点。

刘旭:不是的,我原来也这么觉得,但我现在不这么觉得。

我认为,能不能找到低估的好公司跟能力有关。你要相信A股短期是一个比较无效的市场,它的有效性肯定是比海外的成熟资本市场要低,所以它更容易给你创造一些机会,水平高在A股更容易赚更多钱。

05

家电需求在未来会遇到瓶颈

问:你有丰富研究家电的经验,请问目前地产周期在下行,家电的需求在未来会不会遇到瓶颈?

刘旭:会遇到瓶颈,目前的持仓如果能够选到更好的企业会调整,只是在目前还没有找到5年维度很确定能更好的家电公司。

中国9000万台空调以及将近5000千万台的冰箱的体系是到头了,而国际化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同时这个格局又很稳定,市占率上也没有空间了。

此外,家电是一个工业品,长期价格是通缩的,只不过它是在消费领域的工业品,不像纯工业品这么严重。但是坦率讲,这种产业壁垒的公司,如果只有12、13倍的估值是被低估的。因为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同样体量的大多是20倍估值以上。

如果未来我们的估值体系发生变化,比如这些公司现金流够好、分红率高,或可以有20倍的估值。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逯文云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