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10

新冠肺炎成慢性病?专家:下结论为时尚早

红星新闻2020-07-23 13:05:290

原标题:新冠肺炎成慢性病?专家:下结论为时尚早

目前,新冠疫情已造成全球累计超过1500万人感染、60多万人死亡。近来有欧洲媒体报道称,一些个案显示,新冠肺炎感染者症状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也有美媒报道称,有些患者的疼痛、心悸、意识紊乱等症状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引发了新冠肺炎会引发慢性病症的疑虑。

对此,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专家陆蒙吉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指出,媒体报道时会给这种案例给予过多关注,但其实相对于全球感染总人数来说,这些还只是个别案例,相关专家已经引起重视,但目前意见尚未统一,得出任何结论也为时尚早。

而对于患者感染后症状持续的现象,有专家分析认为,感染时症状不太严重的人或许后来承受了更长时间的组织损伤和免疫反应,看上去就像症状复发的样子。

病情“像悠悠球一样起伏”

据Euronews报道,感染新冠病毒之前,法国女孩丹妮斯的健康状况很好。但在今年4月,她在医院做CT,怀疑感染上了新冠肺炎,那时她不适感已经持续了一个月。此后一个月中,症状愈发严重,以至于她直立超过5分钟,就会心跳加快,并有眩晕感。

{image=1}

医生认为她年轻,应该在家疗养,但其病情每况愈下。直至6月10日,她终于开始接受氧气疗法。至此,她的新冠症状已经持续了70多天,其间“病情就像悠悠球一样起起伏伏,每天早上都感觉像坐上了俄罗斯轮盘(一样眩晕)”。虽然丹妮斯的病情已开始好转,还是需要每天服药,以防止心率过快。

媒体报道中还提及,另一名24岁法国女孩乌西达今年3月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尽管其家人有确诊感染病例,但她还是没有被医院收治。直至5月,医生才在检查她的肺部时发现损伤迹象,与肺炎和肺功能减弱症状相似。如今,已经很难证实她当时是否确实感染了病毒,但此后她已经几次因出现哮喘症状而被送进急诊室。

51岁的视觉艺术老师努里也有类似经历。她第一次感到发热、胸闷、气短和极度虚弱是在3月24日,而这种症状持续了10天。当时检测机会只留给入院治疗的新冠患者和医务人员,所以她没有接受检测。整个4月,她都在疲惫中度过,然后到了5月,她再次开始出现发热和胸闷感,就这样反反复复、周而复始。

{image=2}

肺部扫描无大碍,但呼吸始终困难

在荷兰,相关案例也引发了新冠肺炎慢性化的疑虑。据荷兰新闻网站Dutch News报道,一份由荷兰肺部和肺结核专业医师联合会对100名医生开展的调查发现,一些病症轻微、没有入院治疗的新冠肺炎感染者恢复过程更为缓慢,症状持续不断。

“大量原来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依然来找我们看病,这一点令人吃惊,”联合会主席里昂·冯·德·托恩对媒体说,“大部分患者反映,尽管他们肺部扫描结果没有大碍,但始终受着呼吸困难和其他问题的困扰。”

托恩认为,有一种可能性是免疫系统乏力,因此少有抗体释放出来,恢复也就变得缓慢。他还说,在这些患者中,很少有人肺部承受了重大损伤,但还是觉得他们应该接受长期观察。

{image=3}

另据Euronews报道,近日,意大利也发表了一篇研究,在走访143名出院的新冠患者后发现,其中超过87%的人表示,在核酸检测转阴之后,他们至少还受到一种症状困扰,通常是虚弱和气短。该研究建议,应该继续观察已经出院的患者,并对那些持续经历症状的人群开展进一步研究。

来自英国伦敦帝国学院免疫学教授丹尼·埃尔特曼恩也注意到,有关“慢性新冠肺炎”的研究报告最近才开始出现,分析了患者感染后迟迟无法痊愈的状况。他认为,感染时症状不太严重的人或许后来承受了更长时间的组织损伤和免疫反应,看上去就像症状复发的样子。

英国卫生大臣汉考克最近也在接受天空电视台采访时说,有证据显示少数人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出现的持久症状,这一点让人感到担心。他说,英国政府为此已经投入近1000万英镑,研究新冠病毒的长期影响。

专家:仍是少数个案 下定论为时尚早

针对COVID-19引发慢性病症的可能,红星新闻采访了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专家陆蒙吉。他认为,媒体报道时会给这种案例给予过多关注,但其实相对于全球感染总人数来说,这些还只是非常个别的案例。

他还指出,人在感染病毒后,都会有一个恢复过程,流感也是一样。新冠病毒可以侵入人体不同细胞,对不同组织和器官造成不同伤害,原因多种多样,而患者自身健康也可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目前,在上千万感染者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出现不适感,因此还不能得出新冠病毒引发慢性病症的结论,要在相当一部分人群中存在才有可能,像确定乙型肝炎和孢疹病毒会引起慢性病的过程一样。

此外,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施一此前曾指出,从目前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看,新冠病毒主要在呼吸道复制,慢性携带不太可能。目前的知识认为,个体感染新冠病毒后,长期带毒的可能性极小,现阶段也尚未得到证明其慢性化的免疫学和病毒学研究证据。

责任编辑:杨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