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8986

央行单日投放7500亿后 国常会重磅发声: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中国证券报2020-08-17 23:26:270

央行单日投放7500亿后,国常会重磅发声: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引导贷款利率继续下行……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月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实施财政、货币政策等做出部署,要求进一步强化宏观政策针对性有效性。

{image=1}

重点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

会议指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但不搞大水漫灌,而是有效发挥结构性直达货币政策工具精准滴灌作用,确保新增融资重点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

不搞大水漫灌是监管部门的共识,当前市场上并不缺“水”,精准滴灌则可以“让水流到该流的地方去”。

可预期的是,央行在未来一段时间会更多使用结构性和直达性货币政策工具,实现货币政策的精准滴灌,将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17日单日投放7500亿元流动性,实现净投放3400亿元。其中7000亿元MLF是对本月5500亿元到期MLF的一次性续做。

分析人士指出,今日MLF操作放量意味着近期降准的概率有所下降,这也说明当前央行对总量工具的运用非常审慎,延续了精细化调控的思路。

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表示,货币投放将由“总量充裕”向“总量适度”转换,未来资金供给端宽松的政策强度和频度均将减弱。下半年的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将主要通过OMO和MLF来实现,降准降息的概率降低。

重点二:指导市县加快将资金用于市场主体和民生

会议指出,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中央新增财政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内容。截至8月上旬,今年新增2万亿元财政资金中,3000亿元已绝大部分用于减税降费;实行直达管理的1.7万亿元资金,除按规定比例预留的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外,97.8%已分配下达市县。政策的实施有力推动了减税降费措施落实,有效增强了基层财力,对帮扶市场主体、稳就业保民生等的效应逐步显现,促进了经济恢复性增长。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日前表示,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15045亿元。其中,今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8941亿元。10万户重点税源企业数据显示,上半年每百元营业收入税费负担同比下降0.65元。

会议强调,下一步,一要指导市县将已下达的资金加快用到市场主体和民生上,对分配迟缓、资金闲置的,要采取必要措施督促整改。二要动态跟踪资金分配、拨付、使用情况,建立直达资金专项国库对账机制,做到账目清晰、流向明确、账实相符。三要严肃财经纪律,对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的,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财政部部长刘昆日前表示,中央对地方财力支持,不仅体现为“加量”,还体现为建立资金直达基层直达民生的转移支付机制,推动财政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

刘昆介绍,为使新增财政资金坐“直通车”,直抵市县基层,惠企利民,财政部建立起特殊转移支付机制——构建覆盖资金分配、拨付、使用和监管全过程的制度体系,并开发联通各级财政的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实现全链条、全过程监控。与此同时,财政部加强库款监测,按日实施重点市县工资保障监测预警,督促指导省级财政规范有序调度资金,切实保障基层“三保”支出需要;对违法违规挪用“三保”资金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肃问责、处理到人。

刘昆表示,总体看,目前地方财政运行正常。当然,各级地方也要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真正过紧日子,大力提质增效,各项支出务必精打细算,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每一分钱都要花到刀刃上、紧要处。

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强化宏观政策针对性有效性,放水养鱼,保住和培育市场主体,更大力度推进改革,坚定发展信心,砥砺实干,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重点三:引导贷款利率继续下行

会议指出,提高金融支持政策便利度,支持中小银行运用大数据进行有效银企对接,疏通传导机制,扩大市场主体受益面。深化市场报价利率改革,引导贷款利率继续下行。落实落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发放优惠利率贷款、支持发放信用贷款等措施,确保小微企业全年融资量增、面扩、价降。

深化LPR改革是引导贷款利率继续下行的主要方式。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在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引导下,贷款利率明显降低,且降幅大于LPR降幅。市场化的LPR更好反映了市场供求变化,货币政策向贷款利率的传导效率明显提升。

同时,LPR改革对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也起到重要作用。央行称,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包括,推动LPR 改革,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于8月底基本完成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定价基准转换工作,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用改革的办法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重点四:防范金融风险

会议指出,防范金融风险,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性。

近期监管层频频发声要坚定不移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日前表示,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方面,要守住风险底线,全力以赴推动三年攻坚战如期收官,加快补齐金融风险处置的制度短板,健全重大金融风险的应急处置机制,并且转入常态化的风险防控和风险处置。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近期在《求是》撰文称,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既要“稳定大局、统筹协调”,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推动经济发展尽快步入正常轨道;又要“分类施策、精准拆弹”,有序处置重点领域突出风险,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重点五:严禁银行乱收费

会议指出,开展银行不合理和违规收费检查。

银行不合理和违规收费一直是监管关注的重点。银保监会此前关于开展银行业保险业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巩固减负清费成果,严查违规收费或附加不合理贷款条件变相抬高企业融资成本。

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日前发布的2020年第6号通报《关于银行违规涉企收费案例的通报》(下称通报)就通报了6个违规涉企收费案例,涉及5家银行。

通报要求,各银行应严格加强收费管理和内部控制,不折不扣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银行业减费让利、减轻企业负担的决策部署。下一步,银保监会将持续规范银行服务收费,严肃治理各类乱收费、推高企业融资综合成本的行为。

责任编辑:何中夫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