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52

泰晶转债落幕:超9万张最后时刻不转股 蹊跷认亏250万

华夏时报2020-05-29 20:12:290

原标题:泰晶转债“落幕”余波:超9万张最后时刻不转股 蹊跷认亏250万元

{image=1}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肖超 陈锋 北京报道

曾在资本市场引发过一时震动的泰晶转债(113503)最终落幕。

5月26日,泰晶转债走完它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最终以125.47元/张的价格收盘,对应的转股价值为127.37元。这与其宣布强制赎回前364.94元/张的价格相比,已经跌去66%;而与其3月19日创下的最高价420元/张相比,跌幅达70%。

27日,泰晶科技(603738.SH)发布赎回结果暨股本变动公告称,截至赎回登记日(26日)收市,未转股比例为4.28%,公司共赎回泰晶转债92050张,按照约定,赎回价格为100.45元/张。

这也意味着,与127.37元的转股价值相比,被强制赎回的超过9万张可转债券,仅因其未转股,相当于给持有者带来近250万元的损失。

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从规则上来说,没有任何因素可以限制这部分剩余可转债券转股,因此也无法判断投资者最终未选择转股的原因,记错赎回登记时间、缺乏相关投资知识或其他意外条件都有可能。

最后一日成交额仍破亿

泰晶转债在5月6日晚宣布拟提前赎回后,于5月7日因大跌触发熔断,最终收跌47.68%,当天成交额8000万元。

在此后直至赎回登记日的13个交易日中,泰晶转债虽然整体延续跌势,但每个交易日的最高价始终高于开盘价,而这也给部分资金提供了进行“存量博弈”的底气。

在5月8日成交量巨额放量至7.7亿元后,泰晶转债在其后几个交易日的成交量分别为5.7亿元、3.7亿元、2.8亿元、2.6亿元、2.4亿元、1.6亿元和4.8亿元。即便在5月26日泰晶转债的最后一个交易日,成交额仍有1.6亿元。

在这其中,泰晶科技一共发布了9次关于赎回的提示性公告,但最后的转股比例也仅有95.72%,超9万张可转债被冻结和强制赎回。

无独有偶,千禾转债(113511)定于5月28日收市后停止交易和转股,并最终收盘于202.82元/张,转股价值为204.91元,而赎回价格仅为100.47元/张,两相差距巨大。

而据上交所官网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27日,千禾转债的累计转股比例为96.48%。不仅如此,5月28日,千禾转债的成交额也达到了1.3亿元。

此外据《华夏时报》记者梳理统计,4月以来,除泰晶转债及千禾转债外,还有佳都科技(110050)和老百姓(113531)两只可转债被登记赎回,截至赎回日的未转股比例分别为2.09%和0.62%。

转债指数十一连跌

自泰晶转债宣布赎回引发广泛关注后,转债市场连续回调。5月11日后,转债指数更是出现罕见的“十一连跌”,累计跌幅达4.79%,跑输沪指2.12%。

国融证券张志刚团队最新发布的研报认为,转债市场的不断下挫主要由三个因素导致:一是政策抑制炒作,成交量明显降温;二是由于5月债市连续调整,转债的债底保护下降,债性高的权重转债集体大跌;三是股市的表现也加重了转债市场的恐慌心理。

在政策面上,深交所在5月22日发布《关于对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盘中临时停牌有关事项的通知》,这也意味着深市上市的可转债也将与沪市可转债一样,引入熔断机制。

但同时二者盘中临停规则也稍有不同,按深交所规定,在其上市的可转债无论涨跌幅触及20%还是30%,都只是停牌30分钟;而上交所上市的可转债一旦触及30%的涨跌线,将直接停牌至当日的14点57分。

在可转债的运作逻辑层面,仍以泰晶转债为例,多位分析人士认为,其炒作之火爆,一方面是游资的操纵,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的态度也颇有暧昧之处。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会计学教授陈欣也撰文指出,需警惕可转债异象背后的市值管理。陈欣认为,泰晶科技一方面面对盈利能力逐年大幅下降的趋势,2021年12月又面临泰晶转债回售期,具有较强的市值管理动机一次性解决减持和可转债转股的问题。

此外,泰晶科技实控人喻信东一家于2019年11月披露减持公告,计划合计减持公司不超过6%的股份,到2020年2月为止减持约2%,尚未实施完毕。同时,泰晶科技于2月末也公告了其董事、高管王斌的再减持计划。

因此陈欣提出,这或许可以解释泰晶科技在2月初已触发泰晶转债的强赎条款后的态度不明确,以及选择在3月两次发布不提前赎回公告的原因。同时,对于上市公司通过延迟披露是否行使赎回权的违规行为和“不提前赎回”公告影响市场的做法,也亟待监管层摸索出更为有效的监管措施对其进行规范。

责任编辑:麻晓超 主编:陈锋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