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9384

国药股份收入利润双降 为何仍获市场看好?

新浪财经2020-08-21 22:20:470

文/林春蕾 理逻

8月19日,国药股份公布2020年半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药股份的营业收入为175.31亿元,同比同比下滑16.61%;归母净利润为6.20亿元,同比下滑17.86%;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9亿元,同比下滑 21.84%。

公司在半年报中说明,受疫情影响,北京区域医院尚未恢复正常看病门诊量,导致公司营收、利润总额及归母净利润等指标下降。今年第一季度,医院门诊量、住院量和手术量显著下滑,导致相应的普通药品尤其是精麻药物的需求大幅下降;第二季度,6月份北京疫情反弹,医院诊疗再次收到限制,国药股份业绩恢复未能明显恢复。

但是,海通证券则认为,国药股份的行业龙头地位稳定,业务增长持续性好。由于国家对麻药流通的管制,麻醉药流通具有天然垄断地位;公司在麻精特药渠道一直保持着龙头地位,市场份额稳定在80%。另外,国药股份的血液制品业务在北京乃至全国医药市场一级商中份额最大。

尽管医药流通行业尤其是麻醉药流通的进入门槛高、且行业集中度提高,但是行业的利润率并不高。

由于两票制、招标、零加成等一系列政策,医药流通行业的集中度不断提高。但是,药品流通行业的公司的毛利率却始终不高。以国药控股为例,近几年的毛利率持续在8.5%左右、净利润率在3.6%左右。

有业内人士分析,国内医药流通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物流配送业务,比拼的是成本控制和规模效应,利润水平并不高;而一些利润水平高的服务,例如数字增值服务、行业解决方案等业务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扩展。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医药市场终端主要通过政府主导的,医药流通企业并没有多少话语权。

但是国药股份在今年收入和利润双降的情况下,公司股价却节节攀升,资本市场看好的究竟是什么?公司未来是否具备长期发展的竞争优势呢?

3月中旬至今,国药股份的股价呈现不断上扬走势。由于“新冠疫苗”等概念的炒作,6月22日至6月24日连续3个交易日内,公司股价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不过,新冠疫苗并不会对国药股份的业绩带来提升。6月28日,国药股份曾发布公告表示,由于国家监管要求疫苗销售实行“一票制”,公司不参与疫苗的经销;即使参与疫苗的冷链运输环节,营业收入的占比也很小。随后,股价呈现回调趋势。

8月7日、8月10日、8月18日,国药股份股票再次迎来涨停。对于市场的积极反应,中金公司分析指出,市场主要看好国药股份的麻精药业务发展;下半年随着北京地区的疫情稳定,麻精药业务有望呈现恢复态势,且公司在北京以外的精麻药品流通业务也增长明显。海通证券也指出,公司已取得3个二类精神药品及1个一类精神药品全国总经销权(除重庆外),并在2019年顺利推进与国家卫健委和中国麻协合作的“电子印鉴卡”三期,2019年麻药类业态顺利实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62%;未来,国药股份在麻精类这一核心业务表现突出且会持续发力。

此外,国药股份2020的战略布局升级,提出打造医药健康生态平台、提升直销业态、构建多元化产业集群、探索互联网+医疗的行业发展机会等措施,也成为市场看多的原因,海通证券就认为,公司治理的提升将会进一步提高其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带动业绩提升。

尽管这样的战略布局旨在通过提供增值服务提升客户的粘性、增加收入来源,但是,参考国际龙头医药流通企业的发展情况,美国医药流通的三大巨头的增值服务布局已经较完善,毛利水平却并不高。毛利率在5.4%左右,净利润低于1%。有分析指出,“微利化”的高效运营模式是美国医药流通巨头的商业逻辑。

中国的医药流通企业是否也会朝着“微利化”的方向发展,国药股份的新战略布局能否带来业绩的提升和盈利水平的提高,仍然具有不确定性。海通证券也提示了相关风险,认为国家政策对医药行业的影响很大,国药股份未来业绩的发展会受到国家医保控费的压力,以及相关医药政策变动带来的影响。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