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5772

孩子说话突然结结巴巴,怎么办?

新浪科技综合2020-08-25 14:16:240

来源:果壳童学馆

孩子的语言能力、表达能力,家长们都非常关注。果仁妈在后台常常收到很多关于孩子说话不流畅的咨询,比如如何判断孩子是不是口吃?怎么干预?等等。

今天,果仁妈联系上了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郝暾老师研究小组,邀请他们来专业地解读一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说起“口吃”,还记得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那位帅气的反派申公豹吗?申公豹在这部影片里设定为一个口吃的形象,他在向哪吒自我介绍的时候,因为口吃将第二字“公”重复了一下,而哪吒还没听完就把他称作了“申公公”。

{image=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言语不流畅的时候。

比如,在思考一件事情时,暂时无法用语言表达,停顿少许,加一些语气词(如“他……嗯……很好”),或是将前面说的话重复了一下(如“这是个……这是个问题”)……这些都是典型的言语不流畅现象。

尤其是小孩子,在学语言的阶段,经常出现语言不流畅的现象,是口吃吗?需要干预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有关儿童语言流畅障碍(Childhood Fluency Disorders)的分类、识别、成因和建议,希望对各位家长有所帮助。

{image=2}

“口吃”=口吃+言语急促

大众常说的“口吃”,即语言流畅障碍,在术语里分化成了两种:口吃(stuttering)和言语急促(cluttering,台湾也译作“迅吃”)。

口吃就是我们俗称的“结巴”,通常起源于童年。大多数口吃的孩子,大概在两岁半就开始表现出口吃的症状(e.g。, Mansson, 2007; Yairi & Ambrose, 2005; Yaruss, LaSalle, & Conture, 1998),而大约95%口吃的孩子会在五岁前会开始表现出来(Yairi & Ambrose, 2005)。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言语不流畅都是口吃。口吃性的言语不畅(Yairi, 2007),包括重复(如“吃这颗葡……葡萄”)、延长(如“可……能是这样”)和堵塞(即无法产生语音)。

和非口吃性的言语不畅相比,口吃性的言语不畅通常停顿时长更长,说话人更加费力、紧张。严重的口吃还会影响说话人的有效交流。

{image=3}

除此以外,口吃还可能会和其他障碍同时出现,主要有:

言语声韵障碍(St。 Louis & Hinzman, 1988; Wolk, Edwards, & Conture, 1993),例如把“rabbit”说成“wabbit”,把“节目”说成“集木”;

智力障碍(Healey, Reid, & Donaher, 2005);

语言障碍(Ntourou, Conture, & Lipsey, 2011)。

言语急促则是一种由快速或不规则的语速造成的言语不清晰、不流畅现象,通常表现为音节的删除或合并、词尾遗漏、修改插入、以及不合语法的停顿等。

言语急促也有可能和其他障碍同时出现,主要有:

学习能力障碍(Wiig & Semel, 1984)

听觉加工障碍 (Molt, 1996),指大脑无法正常加工语音,导致患者难以理解话语,特别是在有噪音的情况下;

图雷特综合症(Van Borsel, 2011),一种遗传性的神经内科疾病,病人会不自主地突然快速重复运动、发音,如眨眼、耸肩、清喉咙;

自闭症(Scaler Scott, 2011)

注意缺陷多动症(Alm, 2011)

那么,言语急促和口吃有什么联系呢?

言语急促和口吃都会影响到日常的交流,带有言语急促的人可能不会主动去修复谈话中的缺陷,可能会导致更低效的人际交往(Teigland, 1996)。

而且,言语急促和口吃经常是共存的。Ward(2006)经过临床研究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口吃患者也存在言语急促现象。不过有一些言语急促问题的人,自我监控能力一般比较差,没有意识到交流中的困难,觉得无需改变或者治疗。

但是对于家长来说,无论是言语急促还是口吃,这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image=4}

如何分辨孩子是否“口吃”?

如果孩子们说话时出现了以下的症状, 家长们就要注意了,孩子很可能就是口吃——

重复单音节词,孩子连续重复某个词,例如:你你你叫什么名字;

孩子重复词的某一部分,例如:zhzhzh纸巾没了;

延长语音,因为犹豫而发音延长,例如:不uuu……能来了;

阻塞,例如:喝……牛奶;

发音时伴随过度的肌肉紧张。

说话不流利是口吃的表现,但不是所有的说话不流利都是口吃。David Ward在一本名为《口吃与言语急促:了解和治疗框架》(Stuttering and Cluttering: Frameworks for understanding and treatment)的书中提到“词内不流畅,如阻塞、延长、音位和部分单词的重复,会被认为是口吃的特征,而较大单位的重复,特别是短语的重复和短语的修改则更倾向于被认为是正常的言语不流利。”

{image=5}

口吃的孩子说话的时候,可能还会伴有其他的附加症状,例如:

制造无关的声音,如说话时清嗓子;

面部扭曲,如眨眼和缩下巴;

移动头部,如转头或点点头;

移动四肢,如拍大腿或者手握拳;

回避一些音,如遇到某些字或词的时候可以绕过或换词;

出于回避,减少说话,口吃的孩子可能会通过回避来减少谈话或降低说话的复杂性;

回避社交场合;

掩饰自己的口吃。

看完了口吃的表现,那言语急促的表现又是什么样呢?它有这些特征:

过快或不规则的语速,说话语速很快,而且不符合语法规则;

过度的协同发音导致音节、词尾的删除和合并,例如:我喜欢Hello Kit(Kitty);

说话过于不流畅,例如:我喜欢……嗯……嗯……Hello Kitty;

在通常不需要的停顿的地方停顿,例如:我听……说了这件……事;

不同寻常的韵律结构,说话时韵律性差,语速不规律,有时语速慢,有时突然加速。

{image=6}

关于言语急促,我们先来读一个故事。Scaler Scott & St。 Louis(2011)记录了一位女士的故事——

当我还小的时候,言语急促引发了很多讨论。当我的妈妈听不懂我说的话的时候,我会非常生气,因为我认为我说得还不错。

但当我理解了我确实在用一种别人不容易听懂的方式说话的时候,我感到非常的害羞。我会用它作为借口不去处理可怕的情况……我最痛苦的一个童年的记忆也是与言语急促有关。

虽然有些言语急促的孩子,会缺乏对沟通困难的意识,但也有不少人意识到了问题。言语急促的孩子在情感和认知上的构成,与口吃的孩子是相似的,他们可能会回避交流、焦虑或着以消极的态度对待交流(Scaler Scott & St。 Louis, 2011)。

同时,这位女士也提到:“我的老师想把我送去接受言语治疗,但我拒绝了,我认为我没有问题。”

言语急促的孩子可能会拒绝接受治疗,但如果确有必要,家长还是应该带孩子去咨询专业人士。

是什么造成了“口吃”?

那么,造成孩子患上口吃的因素有哪些呢?又有哪些因素会增加孩子口吃的风险呢?

实际上,许多学者对口吃的成因做了非常多的研究,有认为是环境变化导致口吃的,也有人认为是父母的教育方式过于急躁。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固然会加重口吃,却并非是造成孩子患上口吃的根本因素。

{image=7}

最主要决定口吃的因素主要在两方面:

1。 遗传变异因素

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很多爷爷、爸爸和儿子都患有口吃的现象,许多人因此会认为“口吃传三代“。真的有口吃基因在家族中遗传吗?

其实口吃与遗传有关系,但不是人们想象中的直接遗传了口吃基因,而是在遗传的过程中出现了基因突变。在遗传过程中,基因(已发现的三种导致口吃的突变基因:GNPTAB、GNPTG和NAGPA)的突变破坏了将酶导向细胞溶酶体中靶标位置的信号,进而表现出口吃的症状。

2。 神经生理因素

但是我们也会发现,并不是有口吃的孩子都有口吃家族史。看过《国王的演讲》会很熟悉一个同样患有口吃的人——英国国王乔治六世。这位口吃国王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寻医治疗才能最终在国民面前发表演讲。

而除了他,他父亲乔治五世、他哥哥爱德华八世,以及他的女儿——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并没有出现口吃现象。除了遗传中的基因突变,产生口吃的另一个很常见的因素就是神经生理因素。有许多研究都表明,口吃儿童在神经结构和功能上与非口吃儿童具有明显的差异。

除了要了解造成口吃的决定因素,我们也需要了解一些容易增加口吃风险的因素,这样才更好判断孩子是否口吃。

{image=8}

许多研究表明,以下这些情况出现口吃的风险会更加高:

1。性别

有研究表明,男孩比女孩更有可能出现口吃。通常的男女发病比例是3:1至6:1。

2。家族史

前文提到,家族中存在较多口吃病例的孩子,更加容易患上口吃。

3。年龄

一般儿童出现的短暂性口吃,会在两岁半左右开始表现出来。但如果孩子出现口吃的年龄是在三岁半或以后,那么患上口吃的风险会更大。

4。存在其他的言语障碍

如果孩子已经表现出了其他的言语障碍症状,比如说语言表达能力发育比较迟缓、言语含混不清等现象,那么孩子出现口吃的风险会比较大。

{image=9}

上文提到,生理因素才是导致口吃的主因,而并非普遍观点中认为的环境因素(家庭教育方式、压力和焦虑等)。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意味着可以忽略环境因素给口吃带来的影响。

尽管环境因素并不决定口吃,但它有可能会导致口吃现象的严重化。比如,父母在教育孩子讲话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孩子出现口吃现象而变得过于急躁,很有可能会加大孩子说话的压力,从而导致他们口吃现象的进一步加重。

至于言语急促,它的成因尚不十分明确。主要包括神经因素、言语自我调节因素。现有研究显示,它或与前扣带皮层和辅助运动区的失调有关(Alm 2011),或与自我调节系统的紊乱有关(Scaler Scott & St。 Louis 2011)。

如果“口吃”怎么办?

在生活中,有许多家长发现孩子似乎存在口吃的现象,但又因为种种原因而犹豫不决,迟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陷入忧虑和迷茫之中。其实,“口吃”并不可怕。在认识了它的基本特征和成因之后,我们应当以良好的心态积极地应对,更好地帮助孩子。

下面的内容,针对“什么时候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和“如何帮助孩子”等常见的问题,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些建议。

Q1 :对于部分家长而言,确定孩子的口吃情况,并判断口吃程度的轻重是困难的,那么我们应该在什么情况下,在什么时候寻求专业帮助呢?

答:如果您的孩子5岁了,仍然有口吃的情况,那么建议您联系具备相关资质的医生、康复师或言语治疗另外,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下情况,也建议您向语言治疗师进行咨询:

逃避需要说话的情境;

为了避免口吃而改变用词;

口吃时伴有面部或肢体的动作;

经常重复整个词和短语;

重复某些语音和音节;

话语不自然,说话时面部肌肉紧绷、音调高、音量大。

言语治疗师将对孩子的情况做出评估和诊断,并根据孩子的语言流畅性、情绪状态、有障碍的语言要素、及其对生活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言语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等。

{image=10}

Q2 :面对孩子的口吃情况,家长可以如何帮助孩子?

答: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给家长的建议分为“可以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

建议做的:

1。 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邀请孩子所亲近的人加入,并选择孩子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比如晚餐时间,挑选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比如聊聊孩子喜欢一种玩具。

2。 与孩子交谈,或在孩子面前与他人交谈,应该放慢语速、表达清晰。家长可以通过自己的语态直接地做出示范,并引导孩子。

比如,对孩子说:“你刚刚说:‘他,他,他走了……’,你是不是想说‘他走了……’?”耐心地引导孩子使用正确的语态,及时地给予鼓励,巩固孩子的自信心。

3。 与孩子保持眼神交流,缓解孩子说话时的压力,并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

4。 当孩子积极开始一个话题的时候,家长应该学会倾听,适当地进行简短而具有发散性的提问,帮助孩子找到更多想要说的话题,激发孩子说话的愿望和信心。在回答孩子之前先停顿一下。

5。 把家庭的用餐时间作为谈话时间,避免因其他事物分心,如手机、电视。

6。 提供轻松、平静的家庭氛围,放慢家庭生活的节奏。

不建议做的:

1。 不要要求孩子的语言始终正确,允许谈话变得有趣、愉快。尽量减轻孩子说话时面临的心理压力。

2。 避免纠正孩子的语言,或给出诸如“放慢速度”、“慢慢来”、“深呼吸”之类的反馈。这些话反而会提醒孩子自身说话具有的困难,使孩子感到更加不安和紧张。

3。 当孩子感到不适或口吃加剧时,避免让孩子说话或大声朗读。尝试换着做一些不需要大量说话的活动,避免孩子的压力加剧。

4。 不要打断孩子或让他(她)从头说。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说完自己的句子。

5。 不要告诉孩子说话前一定要思考。

口吃好不好治需要看具体的情况。口吃的治疗也许不能完全消除流畅障碍,但是能帮助孩子提高语言的流畅程度,发展交际能力,减轻语言流畅障碍对学习、工作、生活的影响。

以上,就是关于孩子言语不流畅的分享,希望能解答你的一些疑惑。

{image=11}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