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9838

天兆猪业折戟港交所:竞争力缺失、业绩不稳是硬伤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08-27 09:08:062

猪价上涨致使净利暴增21倍。

来源微信公众号:IPO早知道

据IPO早知道消息,四川天兆猪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兆猪业”)于2月27日递交的港股招股书届满6个月,将于今日失效,富强金融资本担任独家保荐人。

为了此次上市,天兆猪业可以说筹备良久。其曾于2016年11月 18日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却在2019年4月4日摘牌,并在一年后正式迈出赴港上市的步伐。然而结果颇为让人尴尬,招股书失效给了其当头一棒。

纵观天兆猪业的招股书,IPO早知道发现:行业禁锢、竞争力缺失、业绩过山车、市场偏见等内外因素共同左右天兆猪业的上市失利。

与国内多数综合养殖企业不同,天兆猪业主要侧重于生猪养殖链的上游,也就是种猪培育。业务模式为向养殖公司提供种猪资源、猪只养殖专有技术及辅助产品与服务,支持高效率的猪只养殖,从而赚取销售收益、服务费及应占溢利。

天兆猪业现在全国运营37座养猪场,其中大多数位于位于重庆及四川,其余位于黑龙江、甘肃和贵州。截至2019年9月30日,其年度最大出栏产能为30万头。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就市场份额及种猪销售收益而言,2017年及2018年天兆猪业在中国所有的种猪养殖公司当中分别排行第二及第四。

初看之下,天兆猪业的竞争力貌似还不错,这里面却有值得玩味的地方。一是种猪市场整体规模不断缩减,从2016年历史高峰886亿元下滑至2019年的534亿元;二是行业分散度极高,按2018年种猪价值计算,前五大市场参与者总体市场份额仅有0.75%,其中天兆猪业占0.12%。位处如此分散的小行业,天兆猪业成长的天花板着实有限。

{image=1}

来源:招股书

而作为核心业务,种猪销售却不能扛起天兆猪业收入的大旗。2017年—2019年前三季度其的种猪销售收入分别为1.98亿元、0.77 亿元和0.97亿元,在营业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41.7%、17.1%和20.4%,数量和增幅都并未达到“核心”的水平。

最为紧要的是,天兆猪业的种猪并非来自本土,包括种猪和猪只育种体系均来自于海外。招股书披露,天兆猪业于2008年自加拿大引入866头曾祖代种猪,并于2017年自法国引进975头种猪。

换而言之,核心业务占比低、海外依赖严重,使得天兆猪业的竞争力大打折扣。

生猪养殖行业具有非常明显的周期性:当猪肉价格景气时,养殖户会增加生猪供给;一段时间后,猪价下跌,养殖户开始减少猪只数量,随后猪价重新上涨。正是因为猪周期的存在,天兆猪业的财务业绩并不稳定。

乘着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的“超级猪周期”,天兆猪业携带一份靓丽的财务数据奔赴港交所。2019年前三季度天兆猪业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4.76亿元、2.48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9.21%、2154.22%。

{image=2}

天兆猪业利润表(来源:招股书)

而在同期,天兆猪业的出栏量同比涨幅仅24.59%,由此可知其的业绩爆发主要还是靠单价上涨拉动。而天兆猪业在体量上与行业巨头尚有不小差距,以温氏股份为例,2018年其的营业收入为572.44亿元,约是当年天兆猪业营收的127倍,这就意味着天兆猪业的抵抗周期风险的能力偏弱。

分析人士认为,靠涨价拉动业绩并不能长期可持续发展,随着众多玩家纷纷斥资扩能,猪肉供给的平衡点将会很快到来。如是,后续天兆猪业这类小规模企业料将重返常态。

饶是如此,趁着猪周期的上行期对港交所发起冲刺确是天兆猪业的明智做法。问题就出在,港股市场对养殖类企业并不感冒。

由于养殖类资产存在减值风险,此类概念股暴雷现象时有发生。以辉山乳业为例,彼时其遭浑水沽空时,生物性资本支出诈骗涉资就曾高达8-16亿元,最后落得被港交所强制退市的结局。

时至今日,港股猪肉版块只有寥寥6只概念股,年涨趋势并不乐观,甚至还有4家处于破发状态;“纯正猪肉股”更是少之又少,例如易易壹金融、惠生国际事实上已停止猪肉相关业务。

{image=3}

A股猪肉概念股行情(来源:富途牛牛APP)

这一情形与A股猪企的火热不可同日而语。根据富途牛牛APP,A股猪肉概念指数从2019年的1580.32点上行至当前的2337.77点,年内涨幅达到48%,双汇发展甚至上涨超过70%。从市场偏好维度来说,或许天兆猪业递表港交所就是一个错误的开始。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马婕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