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农村为何掀起了“盖房潮”?
原标题:疫情之后,农村为何掀起了“盖房潮”?
{image=1}
▲资料图。图文无关 图/新京报网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农民工就业等问题引发了人们的持续关注,这种关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三农问题”的范畴,有了宏观的社会经济意义。
近期,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对东中西部乡村进行了调研走访和比较观察。总体看,疫情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比此前许多人估计的要小;随着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乡村经济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得到了恢复。同时又值得注意的是,疫情所带来的部分微小变化,已经深刻嵌入到乡村经济社会结构当中,从而成为影响未来乡村发展的特定变量。
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务工人数未大幅下滑
当前,粮食及其他重要农产品生产已经全面恢复。从调研的地区看,农业生产正常有序,二三月份时的农资和劳动力梗阻并未造成大的影响。入夏以来,江西、湖南等地的早稻受洪水影响出现局部受损,但一部分早稻播种面积本来就是今年新增加的,部分减产并不影响全局的粮食增产。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3亿吨,比去年增加120万吨;其中小麦产量1.32亿吨,比去年增加75.6万吨,中国的粮食安全是有保证的。
疫情之下农民外出务工规模有所缩减,但波动不大。此前,一些学者估计疫情之下会出现大规模的农民工返乡潮,现在看来这类判断缺乏事实基础。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下旬,已有1亿农民工回城务工,占春节返乡农民工的80%。
根据这一数据进行推算,当时尚未回城的农民工有2500万,即便这部分人至今都没有回城,那么可以认为农民工滞留规模的上限也就是2500万,仅占2.9亿农民工总量的8.6%。
我们的实地调查支持了这一数据。贵州省平塘县者密镇平和村有劳动力2000多人,过去约有1500人在外务工,今年疫情平稳后重新外出的有1300多人,比往年减少了150人左右,同比减少约10%。
东部地区的大部分农村劳动力此前已经在周边城市实现稳定就业,从多个县市的走访情况看,疫情可能对部分人的收入带来影响,但不会影响他们向城镇转移的步伐。
返乡农民工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而这部分返乡人口通常在城乡之际徘徊,大多在县城或乡镇打点零工,真正返乡务农的是极少数。同时,这些返乡人口大多也并不打算久居乡村,他们实际是在等待时机。
脱贫项目助力“稳就业”,“跟风建房”影响城镇化进度
一个出人意料的发现是,返乡人口在城乡之际的就业,很大程度上享受了“扶贫红利”。返乡人口通常不会回到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中去,因为他们或是已将土地流转,无地可种;或是家中有老人打理土地,年轻人再加入只会带来劳动投入“过密化”,而难有新增收入。
调研发现,这部分人就业的一个很重要的渠道是在各类种养基地、加工企业务工,而这些基地和企业大多是脱贫攻坚中投产的扶贫项目。疫情之下,这些扶贫项目为返乡农民渡过困难时期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这是我们在开展脱贫攻坚时没有预料到的。
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脱贫攻坚工作不仅解决了贫困人口的基本生计问题,而且优化了乡村社会结构,完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并通过发展产业增强了乡村自身造血功能。可以看到,未来这些扶贫红利将继续释放,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基础。
一个引人担忧的发现,是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各地的调查中都发现,今年疫情期间农民待在家里,干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盖房子。用他们自己的话说:“突然觉得,在家还是要弄一幢房子出来。”乡镇上的一位建材经销商也说,已经很多年没有这么好的行情了。
这个现象有两个重要背景:一是已经停止了十几年的宅基地审批重新启动,一些农民急于抓住这一时机;二是疫情的出现放大了农民外出就业的不确定性,许多农民急迫地要抓住一个依靠——这个依靠就是家乡,抓住它的办法就是建房。
过去多年里,中国的高速城镇化带来了城乡社会基础结构的大转型。正是得益于相对高水平的城镇化,东部地区的乡村也率先得以突围;随着中西部城市的崛起和城镇体系的完善,也带动了这些地区乡村的进步。
中国乡村现代化的一个理想图景是:随着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将带来乡村人口大幅减少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随着城乡收入均衡的来临,乡村振兴将得以实现。
但疫情让实现这一图景面临困难。扶贫红利和农村建房热成为影响未来乡村发展的新变量。这两个变量都延缓了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但其作用机制完全不同。
警惕盲目跟风建房带来的投资浪费和安全隐患
扶贫红利的影响是积极正面的。短期看,这会在一些地区形成新的人口和就业均衡;长期来看,扶贫红利不会改变中国城镇化的大方向,但会使落后地区特别是偏远封闭地区的城镇化过程更加平稳、润滑。
未来,随着人力资本更新、农业技术迭代、城市形态完善,这些地区的人口还会源源不断进入城市。扶贫红利带给他们的是尊严与耐心。
农村建房热则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乡村居民点布局的零散混乱是中国城镇化最大的痛点之一。目前,乡村住宅空置率平均超过10%,部分地区甚至高达40%,开展城乡空间布局调整的条件逐步趋于成熟。
根据我们调查,大部分农民工老家的房子每年利用不足40天,跟风建房只是疫情之下的一种盲动行为。如果是为了改善留村农民的居住条件,那么依靠村庄内部现有住房的交易调剂完全可以满足,这就需要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
这个阶段再出现大规模的农村新建住房,往小里说会形成巨大的投资浪费,往大了说则会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一个阻滞因素。最近,襄汾饭店坍塌事故所反映出的乡村自建房、加盖房等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同样令人担忧。
当然,即便没有疫情,中国乡村现代化的进程也不会是理想化的一路坦途。在波动之下,洞悉发展的基本规律,反思新的变量和趋势所带来的可能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
□陈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尹悦
地平线发布AI芯片征程3 欲与巨头英伟达差异化竞争
作者:周伊雪9月26日,在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期间,自动驾驶芯片公司地平线发布了新一代车载AI芯片征程3。据介绍,征程3采用16纳米工艺,基于地平线自主研发的BPU2.0架构,能够支持高级别辅助驾驶、智能座舱、自动泊车辅助、高级别自动驾驶及众包高精地图等多种应用场景。0000频繁引发信用“贬值”:中小银行的非标之困
今年以来,数家中小银行被降低信用等级,都与非标、非信贷资产风险有一定关系。占比过高、消化困难的非标、非信贷资产,正在成为中小银行信用“贬值”的潜在诱因。中诚信近日披露的一份评级报告,在仍然维持AA+主体信用等级的同时,将四川天府银行的评级展望,从此前的稳定下调为负面,并提示未来12~18个月内,该行的信用水平可能下降。0001波奇宠物两年累亏超4亿 猫狗生意经难念
  波奇宠物两年累亏超4亿猫狗生意经难念  时代周报记者陈婷发自上海  总部位于上海的波奇宠物正力博“宠物电商第一股”。0003东方金诚违规被监管警告 国内评级行业为何乱象频发?
评级行业乱象频发监管还需重拳出击继大公国际后,又一信用评级机构被责令整改,且该评级机构原高管巨额腐败案亦告一段落。12月14日,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金诚”)因存在未对影响受评主题偿债能力的部分重要因素进行必要分析等违规事实,被北京证监局责令改正,期限3个月,整改期间公司不得承接新的证券评级业务。0000暴风集团及冯鑫再被限制高消费
据天眼查App,近日,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增一条限制消费令,限制消费对象为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冯鑫,相关案号为(2021)京0107执6085号。截至目前,暴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已有多条限制消费令、失信被执行人信息。责任编辑:李墨轩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