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券商策略:美股冲击影响可控,板块配置建议更加均衡
上证指数单周下跌1.4%,终结周线级别五连阳,市场日均成交逐步萎缩,周五成交萎缩至近期低位8200亿元左右。风格方面,创业板指上周下跌0.9%,跌幅略小于大盘股。
行业与主题方面,估值不高、仓位不高的汽车板块上周领涨市场;化工、机械、电力设备等偏周期性板块也有不错表现;年初至今领涨市场的食品饮料、医药等板块上周表现低迷;金融板块领跌市场。
关于本周(9.7-9.11)股市走势,新浪财经通过梳理多家机构的交易策略,多家券商表示虽美股大幅波动,但国内经济持续复苏,影响可控,对市场走势不宜悲观,建议关注顺周期板块。
中金公司表示,与上周美股尤其是科技股短线大幅回调类似,A股的部分年初至今领涨的消费、医药及科技个股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股价波动,对整体A股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也造成一定影响。
中金公司还表示,A股市场在此前经历了连续上涨后可能会经历一段“盘整蓄势”的时期,目前这种情况可能会继续。中期来看,国内复工复产继续深化、政策预期平稳、外围疫情再次带来深度影响的可能性较小,对市场中期走势不宜悲观。
行业配置上,中金公司建议“新老”板块配置更加均衡。市场盘整震荡期注重估值及盈利,近期建议关注新能源、部分原材料、家电、汽车及零部件、轻工家居、券商等领域,同时关注基本面因全球疫情可能改善而预期边际好转的外需、航空等品种。
中信策略指出,近期突发扰动打乱了增量资金入场节奏,存量资金也出现了紊乱行为,但短暂影响消退后,随着基本面持续恢复得到验证以及中美大选前最后的扰动因素落地,预计增量资金驱动的中期上涨在9月中下旬开启。
配置方面,中信策略表示,配置上依旧推荐周期、可选消费和金融三条主线,并建议开始配置调整已到位的科技龙头。
广发策略认为,全球都是央行宽松推动金融资产价格上涨模式即贴现率驱动的牛市,股指上涨主要由估值扩张贡献,大势研判应围绕贴现率进行。预计Q4流动性将进一步温和收紧。但就当前而言,只要经济未向上超预期,央行也就难以更加激进的收紧,因此总量上没有大风险。
配置上,广发策略建议继续估值降维,配置顺周期中的阿尔法以及牛市主线贝塔泛化自主可控内循环中估值相对合理的龙头:一是产能周期触底回升配合收入改善的“供需共振“行业(玻璃、电源设备、通用机械等);二是收入和毛利率平稳的主动补库先驱(化工、工业金属、建材);三是新能源、苹果链消费电子、军工。
天风策略表示,中美摩擦对市场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争端是否涉及整体经济预期。18、19年以加征关税为结果的中美摩擦会导致汇率大幅贬值、指数系统性下台阶。5月以来的中美摩擦不涉及经济整体预期,因此人民币汇率升值,指数暂无系统性风险。
行业配置上,天风策略指出,科技领域的摩擦短期抑制科技板块风险偏好,导致7-8月科技阶段性跑输,短期关注三季报高增长的方向,主要推荐:军工上游、消费电子、光伏和新能源车。
海通策略认为,长期看股市上涨全靠盈利增长,牛市中估值有较大贡献,美股牛市中估值贡献1/3涨幅,A股2/3。疫情推后基本面回升,19年以来牛市上涨主要靠估值。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基本面修复,叠加资金面充裕支持牛市进入3浪。
配置方面,海通策略表示,外围扰动不改牛市3浪上涨趋势,阶段性配置均衡,主线是科技+券商,但重视券商。此外,传统行业阶段性机会也要关注。
国泰君安策略指出,外部事件高峰将近,使市场风险偏好短期难以提升。美股震荡加剧对A股及北向资金均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考虑到美股下跌空间有限,及国内经济复苏的优势,美股冲击影响可控。震荡格局盈利端支撑A股难以跌破震荡区间下沿,但考虑到A股当前的估值及结构特征,向上突破区间上沿难度也较大。
配置上,国泰君安策略表示配置核心集中在顺周期与消费风格中。建议关注政策环境边际向好,估值已较充分反映预期的银行;施工旺季最具进攻性品种的建材;高景气的工程机械和高成长的先进制造;可选消费中值得期待、目前涨幅相对较低的家电。此外,新能源汽车销量进入景气周期,产业链繁荣可期。
国盛策略认为,整体来看,在极度宽松的流动性支撑下,美股短期并不存在崩盘的风险,其对于A股也不构成重大冲击。在外部风险已非主要矛盾,宏观流动性也不会系统性收紧,同时以公募基金为主导的机构增量持续入市、股市流动性充裕背景下,当前市场大逻辑并未发生变化。
行业配置上,国盛策略建议,继续看好“科技+消费”两大市场长期主线,同时建议聚焦科创板投资机会;景气角度建议关注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消费电子、游戏、黄金。
兴业策略表示,美股大幅波动、外部扰动增加成为市场向下的主要因素,内部经济持续复苏,基本面的修复成为市场向上的力量。两种因素交织,市场进入横盘整理阶段,但中长期看,自2019年初开启的指数逐级抬升的趋势并未改变。
配置上,兴业策略建议,周期制造,把握补库存,经济复苏主线,如化工、机械、建材、有色等;消费医药中,业绩持续向好,抵御住外部冲击,市占率或公司份额依然能够提升的公司,具备成为核心资产的潜力;科技成长把握局部性机会,如光伏、军工和“十四五”受益方向,中长期看,科技创新机会仍是主线。(文/陈秋霞 陈矿然)
责任编辑:杨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