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4068

中芯国际AH股暴跌:市值缩水400亿 机构在等待买入时机

21世纪经济报道2020-09-07 21:51:400

原标题:中芯国际AH股暴跌,市值缩水400亿,机构在等待买入时机

9月7日,中芯国际大跌,收盘时其A股(科创板)、港股分别大跌11.29%、22.88%,全天市值缩水419.36元。

{image=1}

{image=2}

简单算一笔账,在A股,7月中旬,中芯国际股价达到历史最高,中芯国际A股7月16日上市当天最高95元/股,现在是59元/股,跌去38%。

在港股,9月7日中芯国际收于18.24港元/股,7月15日最高价曾达44.8港元/股,较最高价跌去59%,已跌回至6月的位置。

截止9月7日,今年以来中芯国际港股涨幅为53%,今年最高时曾一度达222%,随后出现回调。

中芯国际二季度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8月6日,中芯国际发布2020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销售额为9.385亿美元,环比增加3.7%,同比增加18.7%;2020年第二季度毛利为2.486亿美元,环比增加6.4%,同比增加64.5%。预计第三季度收入将环比增加1%至3%,毛利率介于19%至21%。

9月7日中芯国际大跌的直接原因是,周末有媒体报道,美国政府正考虑将中芯国际列入贸易黑名单。

对此,9月5日中芯国际回应称,中芯国际作为一家同时在香港证券交易所及中国大陆A股上市的国际化运营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公司严格遵守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法规,并在此基础上一直合法依规经营。

中芯国际称,作为全球半导体供应链上的重要成员,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客户遍及美国、欧洲及中国大陆等世界各地,其产品及服务皆用于民用和商用,从没有任何涉及军事应用的经营行为,与中国军方毫无关系;2016年及以前,中芯国际还是经美国商务部正式认可的“最终民用厂商” (Validated End-User) ,并曾有多位美国商务部官员实地到中芯国际进行访查。“因此,任何关于’中芯国际涉军’的报道均为不实新闻,我们对此感到震惊和不解。中芯国际愿以诚恳、开放、透明的态度,与美国各相关政府部门沟通交流,以化解可能的歧见和误解。”

对此事件,投资界非常关注。

“中芯国际股价大跌是受到美国打压的影响,现在要看情绪释放怎样,我觉得目前来看,中芯国际还没有走出底部的特征来,应该再继续观察。”一位深圳私募公司负责说。

一位中芯国际港股投资者表示,在美国对华为制裁之后,市场已有预期美国有可能会对中芯国际出手,因此之前股价的下跌也部分反映了市场的担忧。其指出,如果中芯国际价格跌到比较有吸引力的位置,会建立一定的仓位。

而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表示,中芯国际是国内最大的晶圆制造厂,其生产所需的半导体材料、设备主要来自美、日、荷等国内自主化率较低,若被列入黑名单则对日常运营影响较大。中美关系仍是当前影响科技股的重要不确定性因素。

但是该私募基金经理指出,他同时也观察到了积极的因素,一方面,第三代半导体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政策支持力度在加大;另一方面,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科技股短期调整近30%,在上周市场调整中已显现出相对韧性。“科技股预计短期受外部影响存在一定压力,但中长期来看国产替代、5G创新趋势仍存,部分科技股已具备估值与业绩的性价比,不必过分悲观。”

来自9月7日国信证券最新的研报指出,2020 年Q2 中芯国际公司营收9.38 亿美元,全球市场占有率只有4.8%,远不足以影响全球半导体代工格局。从技术先进性看,美国没有制裁中芯的意义。中芯国际目前只能量产14nm,台积电已经5nm,三星7nm、GF 到10nm。

国信证券认为,中芯国际在中国大陆拥有绝对垄断的竞争格局,维持“买入”评级。

国信证券分析,买科技公司,就是买垄断。中芯国际的竞争格局超过中国大陆任何一家公司。“资金+技术”双壁垒确保公司龙头地位竞争对手难以企及。从全球范围看,中芯国际作为半导体代工的技术跟随着,技术节点突破是关键,应该先看公司的技术,再看收入,最后才是利润。

“从供给的角度看,在中国大陆中芯国际的竞争格局非常好,既是现在的龙头,也是未来的龙头。在可见的未来,在 14nm 及以下的先进制程领域,中芯国际在中国大陆不会有竞争对手。”国信证券表示。

不过,9月7日,中芯国际的下跌带动了A股的半导体板块大跌和大量资金流出。

{image=3}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