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5036

从“不需要上市”到登陆港交所 农夫山泉经历了什么?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09-08 11:24:300

来源:ZAKER新闻

{image=1}

江湖传言 “ 永不上市四大家,华为顺丰老干妈,外加娃哈哈 ”,实际上,农夫山泉在 “ 不上市 ” 这方面也曾经非常 “ 头铁 ”。

不过,顺丰早已在 2017 年登陆了资本市场,这一次,轮到农夫山泉了。

9 月 8 日,农夫山泉正式在港交所上市,股价较发售价的 21.50 港元高开 85.12%,报 39.8 港元 / 股,最新总市值达 4400 亿港元。

有趣的是,今年之前,农夫山泉曾多次否认上市。

早在 2008 年 5 月 22 日,农夫山泉就与中信证券签署 A 股上市辅导协议,开始接受中信证券的 A 股上市辅导,但上市辅导在 2018 年 12 月 29 日戛然而止,农夫山泉长达 10 年的 A 股上市辅导终止。

去年 1 月 15 日,农夫山泉对该事进行回应,称 “ 公司没有上市计划,且不需要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因此终止上市辅导。”

此前,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曾在 2017 年的一场演讲表示,“ 资本市场讲究需求与被需求,但农夫山泉现在没需求,因此不需要上市 ”。

而到了今年 4 月 29 日,农夫山泉创始人钟睒睒的另一家公司万泰生物上市当日,农夫山泉向港交所递交了 IPO 招股书,农夫山泉的上市路终于落锤。

从 “ 不上市 ” 到 “ 真香 ” 的背后,农夫山泉究竟有何考量?

大自然的印钞机可能不太灵

据凤凰网财经,今年 1 月,农夫山泉在武夷山市新建年产 100 万吨饮用天然水生产线建设项目时未按环评要求施工,违规擅自开挖便道毁坏林木,被当地森林公安立案查处。

报道指出,国家公园被毁林开道的地方长约 150 米,宽 3 米。

尽管后续农夫山泉发布声明称 “ 取水点位置不在国家森林公园范围内,项目手续合法合规 ”,但该事件仍然对农夫山泉造成了巨大的舆论冲击,农夫山泉更是被调侃为 “ 大自然的拆迁队 ”。

事件背后,实际上是农夫山泉对水源地的极度依赖。

和怡宝等品牌不一样,农夫山泉经典的红盖饮用水主打 “ 天然水 ”,不使用自来水意味着农夫山泉对水源地具有依赖性。

农夫山泉招股书显示,目前农夫山泉有包括广东万绿湖、浙江千岛湖、贵州武陵山等在内的 10 大水源地,全面覆盖了全国市场供应。

但农夫山泉也指出,若水源受到污染或无法满足业务需求,公司经营业绩与业务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农夫山泉水源地面临的挑战包括环境污染、地质变动、自然灾害及气候等环境变化,而这些问题都是农夫山泉所难以控制甚至无法控制的。也就是说,农夫山泉的水源是否优质具有非常大的不稳定性。

此前,2008 年农夫山泉水源地千岛湖水质被列入 IV 类(不适宜饮用)、2013 年湖北丹江口水源地被曝垃圾遍地都对农夫山泉造成了巨大冲击。

另外,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告诉 ZAKER 新闻,农夫山泉 “ 天然水 ”(山泉水)这个水种没有任何优势,未来以及国际上的趋势都是以矿泉水为主,但一直以来农夫山泉对其矿泉水项目的推动力度不是很大,因为做矿泉水属于中长期的战略,需要较多的资金和资源。此次在港股上市,农夫山泉也有募集更多的资金以打造矿泉水项目的考量。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农夫山泉并不差钱。近三年 , 农夫山泉共向股东派付股息 103.32 亿元——总额接近公司近三年的利润(119.52 亿元),几乎把赚的钱全分了,且多于 IPO 预计募资总额。

有分析称,港交所曾以 “ 未证明募集资金的需要 ” 为由拒绝企业上市,农夫山泉在 IPO 前分红或是为了避免这个陷阱。

ZAKER 新闻邮件联系了农夫山泉,询问 IPO 前分红相关事宜,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农夫山泉方面的回应。

领导层高龄化

农夫山泉在上市路演中透露,领导层人员年龄偏大是农夫山泉上市的主要原因之一,上市能够对家族财富进行量化分析,并接纳先进的职业经理人团队。

ZAKER 新闻翻阅农夫山泉招股书后发现,目前农夫山泉披露的 8 位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中,仅钟睒睒之子 Zhong Shu Zi 年龄在 40 岁以下(32 岁),其余 7 位管理人员中仅 2 位年龄在 50 以下,3 位管理人员年龄在 60 岁以上。

朱丹蓬表示,团队年轻化是农夫山泉品牌年轻化的一个很重要的连接点,高管团队的年轻化和专业化对一个企业的未来很关键。

以哇哈哈创始人宗庆后为例,宗庆后的思维及理念相对保守和陈旧,这使得哇哈哈品牌的年轻化相对较慢。

此外,招股书显示,钟睒睒为农夫山泉唯一持股 5% 以上的股东,持股比例为 87.4472%(其中 69.5838% 通过钟睒睒 100% 控股的养生堂持有),上市后钟睒睒将持有农夫山泉全部股本中约 84.4128% 的权益。

公司管理上,现年 65 岁的钟睒睒担任农夫山泉董事长、执行董事及总经理的职务,并负责整体发展战略、业务计划及重大经营决策以及直接管理品牌、销售和人力资源工作。同时,钟睒睒还是提名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可谓 “ 身兼多职 ”。

其余持有股份排名前五的股东均为钟睒睒的亲属:卢晓芙、卢晓苇、卢成、钟晓晓和钟暶暶共持有农夫山泉 6.4426% 的股份,农夫山泉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家族企业。

此前,朱丹蓬在接受 ZAKER 新闻采访时表示,家族式企业有利有弊,有利的时候主要是企业的初创期,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和矛盾。但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上市以后,家族模式不适合这个特大型公司或上市公司。

可以判断,在领导层人员普遍高龄的情况下,农夫山泉需要更多新鲜血液,接纳职业经理人团队对于目前的农夫山泉来说,有必要且较为紧迫。

国内包装水市场见顶

可预计的国内包装水市场天花板或许也是农夫山泉 “ 突然上市 ” 的原因之一。

如前文所述,农夫山泉在 2008 年至 2018 年接受了中信证券长达 10 年的 A 股上市辅导,却在今年突然转向了港股上市。

对此,农夫山泉在上市前路演会议中作出了回应,“在港股上市的理由是可以进行国际化,在国际上进行兼并收购,未来可能向国外扩张,但短期内目标是确保国内的市场份额。”

农夫山泉选择国际化不无道理。

根据 Euromonitor 的数据,2013 年至 2019 年(预计)中国瓶装水销售规模虽然逐年增长,但复合增长率逐渐下降,市场朝饱和状态发展。

{image=2}

而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12 年至 2019 年,农夫山泉连续 8 年在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占有率第一。2019 年,农夫山泉在茶饮料、果汁和功能饮料的市场份额也位居前三。

也就是说,农夫山泉未来几年在国内包装水市场的增长空间逐渐式微,“ 国际化 ” 或许是农夫山泉打破未来可能的僵局的一条出路。

ZAKER 新闻邮件询问了农夫山泉方面关于 “ 国外扩张 ” 的计划,暂未得到回应。

“ 港股上市是内地企业国际化的一个跳板,香港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未来的话,中国企业也必须要走国际化的道路,因此农夫山泉选择在香港上市是对的。” 朱丹蓬如此说道。

不过,朱丹蓬认为,农夫山泉 “ 国际化 ” 不一定是指出去,也可以是 “ 引进来 ”。在香港上市后,农夫山泉可以接触更多的国外公司,引入新的配方、战略与合作。

显然,农夫山泉自身也意识到了上述问题,并试图发展饮料业务以对冲未来 “ 僵局 ” 带来的风险。上市路演中,农夫山泉表示公司发展没有偏重,茶饮料和果汁也会成为公司的增长引擎,但会对新品增加投入,并弱化功能饮料的投入和增速,水的投入则会维持在当前水平。

根据招股书,2017、2018、2019 年农夫山泉包装饮用水产品收益占总收益的比重在 57.5%~59.7% 之间,为公司最大营收来源;茶饮料产品收益占公司总收益的比重则分别为 14.8%、14.8% 和 13.1%,尽管有所下降,但茶饮料尤其是无糖茶饮料是茶饮市场的一个大趋势;果汁饮料营收占比则稳定在 9% 左右;功能饮料营收占比呈逐渐下降趋势,今年前 5 个月的同比营收占比甚至降了 6 个百分点。

事实上,不仅仅是农夫山泉,国内瓶装水增长势头放缓是整个包装水行业面临的问题,各大企业都需要对冲这个风险。

昨日,华润怡宝在其经销商大会南区会场中表示,将在新品研发等方面集中发力。近年来,华润怡宝相继推出了蜜水柠檬、葡萄假日等多款饮品。不过,主打高端饮用水的景田百岁山和恒大冰泉暂未推出饮品。

ZAKER 新闻出品

文 / 黄嘉敏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张海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