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456

澎湃社论:隐私安全——专业举报需要更专业的处理

澎湃新闻2020-09-14 18:18:590

{image=1}

9月14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在谈及“偷听”、“自启动”等曾被网友热议的问题时,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息安全研究中心审查部总监何言哲表示,老百姓举报的问题越来越专业,说明很关心这个问题。

的确,像偷听、自启动、剪切板读取等,都是有一定专业性的词汇。围绕它们的群众举报越来越专业,不仅意味着网络安全素养的提高,更说明国人的隐私观念和信息保护意识,在不断升级。

不可否认,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建立在海量的数据收集基础上,但在此过程中,包括一些大企业、大平台在内,都存在过度索取用户权限、隐私保护不力等问题,用户随时处于“裸奔”状态。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霸道的隐私条款,用户只能被动接受,缺少选择余地。这就导致有的App变本加厉,或者强制读取通讯录,或者注册容易注销难,或者是后台偷偷运行。信息泄露花样频出,甚至我们刚和朋友聊完的话题,马上就能收到相关推送广告。

可以说,用户的每一次举报背后,都是一次隐私教训,而越来越专业的举报,正是互联网平台频繁越界倒逼的结果。

当然,从不读隐私条款,到仔细研判App收集的信息、索取的权限是否合理,用户信息观念不断升级,更加在意隐私权限,离不开网络安全机制的建设完善。

比如在法律规范层面,《网络安全法》早已生效,《个人信息保护法》、《数据安全法》等正在制定过程中,隐私保护逐渐有据可依;在宣传教育方面,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自从2014年启动以来,今年已经是第七个年头,起到了观念和常识普及的重要作用。

去年年初,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的公告》,之后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工作组成立,并且开通了“App个人信息举报”官方公号,专门受理个人信息收集类举报。用户举报维权的渠道在不断扩宽,有效调动了民众参与网络安全治理的积极性。

不过也得看到,更专业的举报,需要更专业地处理。这种专业处理,一方面包括对用户的投诉举报内容,不遗漏不放过;另一方面,也包括在加强隐私侵权、信息泄露治理同时,依托举报的个案,形成一些针对性地指导案例,为隐私安全保护标杆。

比如如何界定App收集的信息为合法、正当、必要,哪些属于《网络安全法》提到的与平台“提供的服务无关”。通过对专业举报案例的专业处理,在部分法律法规的不够完善之外,可以形成更具参照性的执行标准。

正所谓“网络安全靠人民”,更重视隐私保护,更愿意维权,举报更加专业,这些都是可喜的变化。但只有让网络安全治理机制更加专业,专业化的群众参与,才能发挥最大效能。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