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2526

影视行业独木难支 75%金融机构涉足影视信贷业务

第一财经2020-09-16 11:47:570

原标题:影视行业独木难支,75%金融机构涉足影视信贷业务

现在看到打进来的陌生电话,李宏彬很少像往常那样立刻按掉。

创业三年,在北京某影视传媒公司任高管的他,感受着影视传媒行业资本的“潮汐”风暴——来潮时,在激情与速度中翻滚着拍岸而上;落潮时又悄然而退,露出一片空荡荡。

“很多人还是有着影视行业的梦想,现在托朋友介绍的私募联系少了,产业链条上的专业咨询多了起来。”

从知识产权保护到税收模式再到金融机构信贷,这样的电话,李宏彬一个月能接到数十个。一定程度上,这些电话给了像他这样的创业者一些慰藉。

过去两年,影视行业整体驶入正常轨道,但资本弄潮儿从未缺席,只是角色有所变化。

近期发布的《中国电影投融资调研报告(2020)》显示,2019年,随着资本市场的整体回暖,影视产业逐步走出低谷的趋势明显,33家A股上市影视企业中,总市值增长了593.42亿元,增幅达18.62%。其中,14家以电影产业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总市值累计增长100.66亿元,增幅约6.36%。

新元文智-文化产业投融资大数据系统(文融通)的数据显示,2019年融资金额同比下降44.71%,事件数量同比下降43.49%。

“2019年,文化产业私募股权融资都呈明显的下滑趋势,无论是金额还是事件数量,是近十年以来首次双指标同时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2017年之后国家对资本市场加强监管,出台了资管新规、再融资新规、减持新规等一系列规定,绐私募股权的募资和退出带来巨大影响。”北京新元文化产业俱乐部秘书长刘德良说。

他认为,2019年,私募股权资金在文化行业的投资境遇“冰火两重天”,但恰恰是调整行业结构、挤出非理性泡沫、加强监管自律、重塑行业自信基础的契机。

疫情影响下,曾被资本追逐的影视传媒公司,不是在资本市场中苦苦挣扎,就是已经站到了悬崖边。

光线传媒多部影片搁浅,2020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净利双降。曾经的“民营老大”华谊兄弟2018年曝出上市首亏10.9亿元,2019年继续巨亏39.6亿元,《八佰》上映也难解华谊兄弟之难。

国内最大的院线集团之一万达电影难逃疫情阴霾,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72亿元,同比减少73.93%,归母净利润亏损15.67亿元。

危机四伏,私募在追寻新的风口时,留给曾经的影视传媒“巨头”空间有多大?

7月底,在华谊兄弟总部办公大楼,一场名为“招华惜识”的华谊兄弟和招商银行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根据合作内容,双方将在企业服务、跨界融资等领域展开一系列互利共赢的具体合作。招商银行拟向华谊兄弟的影视片单计划提供不超过15亿元的综合授信额度,用于影视项目的开发制作等各环节。

“包括华谊兄弟、北京文化,金融机构提供的都是大额授信,因为贷款主体比较大,授信很高,至少都是10亿元以上。今年,金融机构对头部影视传媒上市公司授信额度至少占到金融机构整体授信额度的70%。”聚影汇创始人朱玉卿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在影视行业调整过程中,民间资本的离开让银行保险金融机构有了进入机会。“游资多的时候,企业对于金融机构的资本还有所衡量,毕竟金融机构的资金不是风投,本金要还,还有使用资金的成本。”

上述报告还显示,2019年,84.9%的金融机构有电影信贷或相关业务的参与计划、80.2%的金融机构都设有专门的影视文创部门、75%的金融机构推出了电影专项或特色信贷支持政策。

这一数据较2018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显示了金融机构对影视行业的高度关注,预示了未来双方合作的前景。

“专业的金融机构对影视投融资有一整套风险防控体系,对资金需求主体和项目标的均提出了更加规范、科学、合理的要求。在游资蜂拥而至影视行业的前几年,影视行业对专业投融资机构的这些严格要求很不适应。但现在不同了。”朱玉卿认为,影视企业愿意接受金融机构提出的合理要求,这对行业的规则重树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

不少金融机构开始与专业的影视企业联手,推出针对电影的特色信贷产品。

在第十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投融资峰会”上,北京农商银行重点发布一款“影视宣发贷”特色文创金融产品,它针对小微型电影发行公司而设计,具有授信额度灵活、担保方式多样、利率政策优惠和审批流程高效等特点。

但如何良性发展,改变作坊式融资模式,并将专业化流程管理落地,还需要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长久磨合。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