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2884

智能化康复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昂贵的高端辅具试水“以租代购”

华夏时报2020-09-21 14:27:371

原标题:智能化康复服务体系日益完善 昂贵的高端辅具试水“以租代购”

{image=1}

华夏时报记者王晓慧北京报道

随着人机交互、仿生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智能辅具正为残障人士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呈现出广阔市场空间。

在闭幕不久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作为最重要的展区之一,服务机器人智能科技专题展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最新科技应用的饕餮盛宴。

展厅里,来自杭州的20岁大男孩郑博文正在演示锻炼一款名为“移动台架型下肢外骨骼康复训练机器人”。2017年,因为从五楼摔下造成胸部以下高位截瘫的郑博文,两三年没有站立走路了,两个月前他来到北京,每天康复运动四小时,原来萎缩成只有胳膊粗的大腿竟慢慢长出了肌肉,腿围超过了碗口大小。

“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后,我能感到腿部发麻发热,同时,明显感觉心肺功能也增强了,呼吸也不像以前那样费力了。”郑博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等自己锻炼好了,也要去工作赚钱。

据记者了解,郑博文佩戴的这款机器人出自专注于高端医疗康复机器人产业的大艾机器人。

就此,大艾机器人市场部、医学部总监文磊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展示了“艾动”“艾康”“艾家”“艾童”4款产品,郑博文佩戴的便是艾康系列,该产品依托于步态检测分析系统和动态足底压力检测分析系统,以多关节、多自由度、多速度的模式为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提供主被动结合的康复训练,加速康复。

辅具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

康复是残疾生命的重建,是中国残疾人事业的重中之重。

据记者了解,辅助技术的发展,是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面临的共同挑战。根据世卫组织的估算,当前有10亿人需要辅助技术,其中仅有10%的人能够获取。而在中国,有大约8500万残疾人,2.6亿老年人以及大量的伤病人,是康复辅具需求人数最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多年来,党和政府致力于促进康复辅具产业健康发展,除了加强国际交流,也在促进我国辅具产业发展方面积极进行谋篇布局。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对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做出全面部署。政策的颁布实施,为我国辅具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同时,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2020年,我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规模有望突破7000亿元,基本形成布局合理、门类齐备、产品丰富的产业格局。

中国辅助技术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完善,服务网络覆盖全国且向边远地区延伸,辅助器具生产企业数量逐年增多。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康复辅具产业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

“我们此次亮相的四款产品,其中两款是用于康复和诊疗的,一个适用于成人康复的,一款是用于儿童诊疗康复的。另外两款产品偏重于居家的助行和居家的康复。这四款产品基本上实现了从预防治疗到诊疗到康复到居家康复到生活的各个场景中的应用,已经形成一个体系。”文磊告诉记者,郑博文佩戴的外骨骼个机器人就是其中的“爱康”。

据记者了解,跟传统的康复设备相比,外骨骼机器人与人体的贴合度更强,舒适性比较强。同时,传统的康复设备无法实现这类仿生的运动。

“为了达到机器人的仿生运动,我们曾采集了几百人的运动和行为的方式,然后通过计算设置出四到五种基础步态,同时,这个步态可以延展出来更多的走路的形式,用来满足患者的病情需要,传统设备的算法或者说智能化水平很难达到这个标准。”文磊表示,此外,传统的康复设备更多地强调关节的运动,不太强调行走的本体感受和运动的整体性。而目前的外骨骼个机器人并非单纯的训练设备,而是纯粹的还原了人体的运动过程,是一种能力锻炼的设备,或者叫功能重建的设备。

不只是外骨骼机器人,记者获悉,由各种零件构成的仿生手、用眼神进行沟通的眼球追踪器等多款国际水平的产品,均贴着国内企业的标签。

在文磊看来,就目前来看,我国智能辅具无论是从结构设计、材料、电池还是传感器控制系统,均不输于国外的水平,“其实,现在大家的赛点就在于传感器、控制系统、人工智能等方面的交叉应用方面。”

康复器材进家庭将是大势所趋

随着我国康复辅具产业的健康发展,智能化康复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不过,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对康复器材存在巨大的刚性需求。其中,相对目前康复辅具仍以机构需求为主的现状,家庭市场依然是康复服务的短板,存在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机遇。

“从医用到家用,这是辅具产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小型辅具市场是一个很大的蛋糕。其中,居家康复是未来的一个主流发展方向。”文磊表示,大艾也将在现有的产品体系中,进行多元化的发展,以康复为主,同时增加小型化的辅具,比如,多关节的康复运动辅具,再比如,针对某一个手指进行康复运动等细节产品方面延展。

据记者了解,随着寿命的延长,人口发生残疾的风险也逐步增大,伤残期延长。同时,有数据表明,我国有2亿多慢性病患者,其中存在康复需求的超过1000万,因为交通、工伤事故致残的伤残者,每年增量也达100多万,其中大部分都存在康复需求,而与之相悖的是,目前医院的康复资源覆盖面较小,造成约80%有需要康复的人得不到康复治疗。

然而,康复辅具进家庭之路并非易事。

单单以郑博文佩戴的外骨骼机器人而言,这款重量约有100公斤的外骨骼个机器人,从调试到穿戴仅需3到5分钟,康复效果也有目共睹,但是,根据功能定位的不同,这款设备的售价最便宜的也要30多万,最多则高达170余万元,对于大部分患者而言,只可远观。

“智能康复辅具价格高确实是目前难解的问题,然而,家庭康复又是大势所趋。比如,我们的产品从价位上大部分都是中等偏高的这种设备,为此,我们也在探索辅具租赁这样的一条路,也就是说,把我们的产品以更优惠的价格租给患者,让患者可以进行居家的康复训练。”文磊以郑博文佩戴的外骨骼机器人为例,每月的租赁价格为1.2万元。

据记者了解,康复辅助器具的租赁服务在许多发达国家已普遍开展,通过租赁的方式,可以让功能障碍者用较低的价格享受到高端适用的康复辅助器具产品和服务。然而,在我国,康复器具租赁服务市场是一个相对年轻的市场,尽管政府已经开始鼓励并积极推动该市场的发展,也有一些机构和企业开展了这方面的探索,但针对租赁市场发展的具体文件寥寥无几。

同时,这类企业的运行成本较大,租赁后期辅具的维修、运输和清洁都也需要专业的人才和流程体系来支撑,公司服务体系的顺利运行,需要庞大的资金链进行维持。

如此看来,康复器具租赁服务业作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行业,在康复产业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离康复器具租赁服务市场发展成熟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责任编辑:尹悦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