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7156

澎湃:14岁少年坠亡 青春期的情绪冲动性应被关注

澎湃新闻2020-09-23 10:31:350

原标题:14岁少年坠亡,关注青春期的情绪冲动性

给自杀的孩子贴上“缺乏抗挫折能力”的标签,或者一味指责母亲和老师,是否真的就能降低自杀风险呢?

{image=1}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自杀和自杀未遂都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是近日一段视频更是让许多家长和老师心有戚戚焉。14岁的武汉少年因为在教室打扑克被老师勒令请家长。母亲生气地打了他两耳光,他沉默了2分钟后,从阳台一跃而下,不治身亡。

有网友既难受又生气:现在的孩子怎么这样啊?一点挫折都受不了?以后不知道该怎么管孩子;也有网友认为,学校太小题大做了,一点小事情就请家长,把父母和孩子逼得太厉害;更有网友认为是母亲在大庭广众之下用这种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孩子被逼急了,才会导致这种状况……

当人们过于迫切地希望从一个悲剧中找到真正的原因和所谓的凶手的时候,可能会因为用力过猛而忽略了一件事情:导致结局的原因是多重的。其中,尤其令我们需要重视的是,青春期这个特殊时期,它对于情绪管理的挑战。

来自国内外的研究都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个体的“冲动性”在自杀事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和大人对着干、情绪易冲动、用极端行为解决问题……让大人头疼的青春期,可以说是一个情绪的“疾风暴雨”阶段,它的特点是情绪体验很强烈,对外界刺激表现出高度的易激惹性,容易冲动。一旦遇到强度比较大的负性刺激,高冲动性人格特质的个体就容易做出匆忙的、非计划性的反应,而不考虑这些反应对自己或他人是否会造成巨大的不良后果。

有研究者认为,一个年轻人选择自杀,是因为负性事件降低了TA抑制自杀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强烈的痛苦让个体把目光聚焦在比较短期和具体的事情上,比如“我想让你不爽”“我要报复你们”“我要让你们好看”,只注意到眼前的感受,长远一点的事情就想不到,比如,“我死了,惩罚了对方,可是却无法见证对方的痛苦,这是不是很荒谬?”意义这个维度会从感知和思考领域消失,“我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对我的一生来说,意义何在?”这时候,死亡就成为了自杀者逃避当下恶劣情绪和痛苦的自我意识的手段。

在负性压力下,高冲动性的个体更容易被无望感抓住,产生自杀意念、实施自杀行为。针对冲动性自杀,研究者认为需要关注个体的冲动性,以及生活中突然遇到的特殊负性事件,以做出对应的防范措施。

当我们讨论一个孩子的坠亡悲剧,希望减少此类事件发生时,不妨多花一点时间去了解青春期孩子的情绪特点,并且以成年人为榜样,帮助青春期孩子培养情绪管理的能力,在处理和孩子之间的矛盾时不去扩大和激化矛盾,或许可以减少双方冲动之下造成的悲剧。

责任编辑:武晓东 SN241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