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加大“买方”违法成本 铲除“有偿删差评”土壤
来源:北京青年报 威利
近日,天津市公安局河北分局破获一起以网络“水军”形式从事非法经营活动的案件。据了解,该犯罪团伙通过有偿删除网络差评获利近300万元,涉及10余省份,目前已有3人被检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这是近年来全国破获此类案件中抓获人员最多、生态链条最完整、固定证据最全的典型案例之一。(9月24日《人民日报》)
客观、真实的用户评价,是电商重要的经营指标,也是消费者甄别和选择的重要依据,而“有偿删差评”导致网络评价信息失真,侵犯消费者的评价权,破坏网络生态,扰乱市场秩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13年9月发布的《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违反国家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对有偿删差评行为必须依法惩治,以打开路、以打促防、以打促治。
在此之外,“删差评公司”背后连着怎样的利益链,也需本着“零容忍”的态度顺藤摸瓜,一查到底。据天津警方介绍,一些国内知名电器企业以雇佣网络“水军”、联系网站内部人员等方式,违规删除涉及30余个网站的600余条负面帖文,“删差评公司”非法获利50余万元,协助删帖的人员涉及湖北、河南、浙江等省份。
没有买卖,就没有市场。在“有偿删差评”的利益链中,包括一些国内知名电器企业在内,某些企业、电商与“删差评公司”之间,形成了非法的买卖关系。这些电商已成为非法经营者的“帮凶”,其行为严重污染了市场生态。《电子商务法》规定:电商平台经营者,不得删除消费者对其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评价,违反规定者,由市场监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者,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各地市场监管、公安部门应当形成合力,对于少数电商弄虚作假的行为,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严惩不贷,倒逼其合法合规经营。
同时,企业、电商花钱雇人删差评,也是不诚信的表现,有必要将其纳入征信黑名单,并实施信用惩戒。2019年4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网络交易经营者通过删除不利评价(删差评)等方式,为自己和他人提升商业信誉,造成严重后果,社会影响恶劣,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行政处罚的,将被列入‘黑名单’”。期待《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早日出台,进一步加大违法成本,铲除“有偿删差评”交易的土壤,震慑想效尤的“后来人”。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来源有很多,不会那么容易受骗。少数企业、电商为了赢得信誉,想方设法删除差评,只能是一时得逞,时间一长,必将原形毕露。况且,删除差评不等于解决了问题,长期掩耳盗铃自我麻醉,结果只能是“小洞不补,大洞吃苦”,甚至被优胜劣汰的市场规则所淘汰。
面对差评,企业、电商应当涵养闻过则喜的胸襟,举一反三,苦练内功,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完善规章制度,在诚信守法中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和好评。这才是诚信经营的正确姿态,也是持续健康发展的正道。
责任编辑:李思阳
这7个城市外省购房者占比超5成 深圳东莞居前两位
近日,广州着手推动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户籍准入年限在广州累计认可,这一向长三角招揽人才的举措引人关注。这意味着城市吸引人才进入新阶段。那么,从哪些指标可以看出城市具有吸引力呢?购房成交情况是反映人口长期迁徙定居趋势的重要数据。这一数据可以显示出哪些城市对外省人更具吸引力。0000官方将就反垄断调查支付宝和微信?二者占8成市场份额
导读:中国监管部门将就反垄断调查支付宝和微信?有报道称,中国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搜集支付宝及微信支付的资料已经超过一个月时间。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记者丨包慧继本周三美国四家科技巨头在众议院听证会上集体遭反垄断拷问之后,中国两大互联网巨头或也将遭到反垄断调查。0001“肯德基食物银行”上热搜 市民哄抢被批吃相难看
3月4日,上海一家肯德基餐厅为避免食物浪费,设置“食物银行”,但遭到市民哄抢。随后,#肯德基食物银行#冲上热搜。所谓“食物银行”,即肯德基餐厅将每天还未销售的食物,放进冰箱存储起来,留给有需要的人免费自行领取。但是,3月4日上海杨浦区这家肯德基食物银行,食品还没放稳,就遭市民哄抢。0002猪肉市场调查:2021年生猪贸易商多数亏损
最近买入猪肉股的投资者很开心,但是生猪贸易商的日子不好过,接连亏损,看不清未来猪价走势,只有少数人实现了盈利。石丽平曾经是一位兽医,几年前转行做生猪贸易。凭借对猪价多年的跟踪研究,她在抖音开了账号,经常与网友们分享自己对猪价的预测。可是去年以来,石丽平遭遇了滑铁卢,亏了不少钱。0000天津军盾应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无证”生产急救绷带 被处罚超38万元
中国网财经8月13日讯昨日,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一则关于天津军盾应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信息(津药监(三办)罚〔2020〕27号)。{image=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