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990

国庆档40亿收官背后:口碑大片缺位 观众减少 电影板块被重锤

新浪财经2020-10-09 19:33:341

文 / 徐苑蕾

经过8天的厮杀,今年国庆档最终以39.5亿元的总票房收官,这一成绩较去年7天国庆档的44.6亿同比下跌11%。有分析指出,票房不及去年的原因在于口碑大片的缺位。

《我和我的家乡》在假期第三天实现逆袭,超越《姜子牙》最终以18.7亿元拿下国庆档票房冠军,但票房大盘占比不足一半;而《姜子牙》虽然刷新了动画电影的多个票房纪录,但却遭遇两极分化的口碑“滑铁卢”,该片在国庆档收获13.8亿元,远不及同系列的《哪吒之魔童降世》。

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今年国庆档观众比去年有所减少,8天下来观影人次仅为9964万,较去年国庆档的1.18亿同比下跌近2成,此外一二线“票仓”城市的票房贡献力度也在持续减弱。

国庆档电影市场的不如预期,也直接反映到长假后首个交易日的A股市场之中。今日,电影板块受到重锤,其中《姜子牙》的主出品方光线传媒大跌13.57%,《夺冠》主出品方北京文化则跌4.31%。

《家乡》票房登顶 《姜子牙》口碑分化

国庆档是今年影院复工后首个完整的重磅档期,档期内集结了三部原春节档影片《姜子牙》、《夺冠》和《急先锋》,以及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和被业内视为“黑马”的《一点就到家》,叠加此前监管部门下发文件,将上座率限制从50%提升至75%,使得业内预期电影市场可进一步回暖。

从结果来看,在“五强争霸”的格局之下,国庆档最终以39.5亿元的总票房收官,较去年7天国庆档的44.6亿同比下跌11%,不过已经是历史上同档期的第二高票房纪录。

“这样的票房成绩符合我的预期,但还是会有点失望”,一位深圳影院经理坦言,此前他预估今年国庆档票房约为去年的8成左右,但还是希望能有爆款出现,毕竟今年档期内同时有3部原来的春节档电影集中上映。

作为《我和我的祖国》的姐妹篇,主旋律影片《我和我的家乡》开局虽然不如前者强劲,但在档期中后段显示出明显的票房抗跌性。该片在假期第三天实现逆袭,超越《姜子牙》拿下单日票房冠军,并最终以18.7亿登顶国庆档票房冠军。

《姜子牙》无疑是档期内争议最大的一部影片。得益于与《哪吒之魔童降世》一脉相承的“封神宇宙”IP联动,该片在上映前就备受关注,想看人数在票务平台上也高于其他同档期影片,并且一上映就取得了3.6亿元的开画成绩,接连刷新动画电影首日、单日、首周以及最快破10亿的票房纪录。

但在领跑2天单日票房后,《姜子牙》却陷入了两极分化的口碑“滑铁卢”之中。被《我和我的家乡》反超后,《姜子牙》一直处于票房第二名,假期最后一天,该片的单日票房仅为《我和我的家乡》四分之一左右,最终在国庆档拿下13.8亿元的票房。

截至发稿,猫眼专业版对《姜子牙》的最终票房预估为15.05亿元,远不及同系列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的50.35亿元。“《姜子牙》的问题在于没想清楚如何做好一部商业影片”,一位上海地区影院经理表示。

该影院经理指出,《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制作团队让观众感到轻松且有趣,《姜子牙》故事完整,画面精良,也有想要表达的思想深度,但是却没有像《哪吒》那样调动到观众的情绪,这也是影片可惜之处。

如果说,在票房表现上,《我和我的家乡》和《姜子牙》还能与去年国庆档几部头部影片媲美的话,那么“五强争霸”格局中的另外三部影片则直接让今年的国庆档体量与去年拉开差距。

提档至9月25日的《夺冠》在8天档期内仅斩获3.5亿的票房,累计票房为6.4亿元;撤档至10月4日上映的《一点就到家》虽然被业内视为“黑马”,但档期内仅斩获1亿票房;另一部原春节档影片、成龙电影《急先锋》则仅收获2.21亿票房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庆档影片背后,还有近100家出品公司的资本角力,其中包括欢喜传媒、阿里影业、中国电影、文投控股、光线传媒、北京文化等多家上市影视公司。

而国庆档票房成绩上的不如预期,也直接反映到长假后首个交易日的A股市场之中。今日,光线传媒、北京文化、万达电影等影视股集体下跌。其中,《姜子牙》的出品方光线传媒大跌13.57%,《夺冠》出品方北京文化跌4.31%;港股方面,阿里影业和猫眼娱乐则分别下跌3.36%和3.07%。

口碑大片缺位 观影人次跌近2成

截至发稿,根据豆瓣电影数据,《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夺冠》、《急先锋》和《一点就到家》的评分分别为7.3分、7.0分、7.3分、5.0分和7.2分,而去年国庆档《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则分别为7.7分、6.7分、6.1分。

从影片品相来看,两年国庆档的头部影片平均评分差距并不明显,75%的上座率也足够满足观影需求,那么为何今年国庆档的整体表现不能追平去年?

一方面的原因或许与影片的宣发力度有关。据了解,在今年国庆档5部种子影片中,《我和我的家乡》因为受到疫情影响,项目直至今年5月五组导演才分别在多地开拍,8月还在紧锣密鼓的赶制后期;而《一点就到家》今年5月才发组训招募,7月才正式开拍,8月拍摄完成,两个项目留给后期制作和宣发的窗口期都相对较短。

而另外3部影片原本都定于春节档上映,在因疫情撤档前已经进行过一系列的宣传和广告投放。一位电影宣发人士表示,国庆档的宣传当然没有春节档力度大,因为春节档“弹药”基本已经打完,片方不会再二次花钱了。这意味着,观众对即将上映的电影认知度可能会比较低。

其次,今年国庆档统一开启的预售窗口期较过往大幅压缩,提档上映的《夺冠》最早在9月14日已开启预售,《我和我的家乡》、《姜子牙》等6部国庆档电影则在9月22日同步开启预售,距离9月30日仅有8天时间,而去年春节档和国庆档的预售窗口期则分别长达26天和21天。

国庆档影片统一开启预售,是自去年春节档、国庆档后的一大趋势。预售窗口期会越来越短,主要与相关部门的管控有关,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发行过程中很多灰色操作,对于影片发行来说更加公平,但也有可能会扰乱部分片方原本设定好的宣发节奏。

由此可见,在预热和蓄势的阶段,今年国庆档与去年相比存在明显落差。而更为核心的原因是,今年国庆档缺乏一部足以长线释放口碑、票房抗跌性强的商业大片。

电影市场分析专业南如珉指出,观众的需求在发生变化,如今观众已经不满足于纯粹的娱乐性带来的快感,因为这方面好莱坞大片要优秀得多,观众开始期待更高层级的追求,比如优质、带有思考的故事以及强烈的情绪冲击。

2019年国庆档的“爆款”影片《我和我的祖国》无疑在故事性和观众情绪调动方面都做到了极致,使得其票房占据了档期内的“半壁江山”,叠加《中国机长》和《攀登者》两部主旋律影片的“配合”,将国庆档票房天花板一下子拉高到40亿级别。

反观今年的《我和我的家乡》并没有形成热烈的舆论讨论和口碑传播,同时“五强争霸”格局哑火,其他几部影片亦不能凭自身实力在票房上突围,从而呈现出“百家齐放”的效果。

口碑大片的缺位导致的结果之一,便是愿意走进电影院的观众比去年有所减少。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显示,国庆档放映场次达到314万场,较去年261万场增长20%,但是8天下来观影人次仅为9964万,较去年国庆档的1.18亿同比下跌16%。

除了观影人次的减少之外,今年国庆档的另一个趋势在于,一二线“票仓”城市票房贡献持续减弱。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国庆档一二线城市观影人次占比为53.2%,低于去年的54.4%,三四线城市占比则从45.6%提升至46.7%。实际上根据统计,国庆档一二线城市票房占比已经连续三年下降。

前述深圳影院经理表示,不排除外出旅游分流了部分电影观众,尤其是消费能力较高的一二线城市观众,这部分观众或许会在假期结束后进影院观影,从而使得部分头部影片的票房得到长尾释放。

截至目前,2020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已破百亿。在10月底《金刚川》上映之前,市场仍有较大的档期空间。国庆档虽然落幕,不过国庆档影片以及中国电影市场的回暖征途仍在继续。

责任编辑:张玫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