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业巨头掀起“抢牛夺奶”大战 中国究竟有多缺奶?
{image=1}
无论是伊利、蒙牛双寡头的竞争,还是中小型乳业集体奔赴资本市场搏杀,在中国乳业行业,对奶源和牧场的争夺从未停歇。
国庆节前,国内乳业行业再曝三大事件:伊利股份拟收购中地乳业;中国飞鹤拟收购原生态牧业;优然牧业启动赴港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
这背后,是中国原料奶市场供应紧张、低温奶市场利好,以及大型乳企对上游产业链的控制欲越来越浓厚。叠加效应之下,奶源争夺战再度硝烟四起。
{image=2}
抢牛夺奶
中国乳业产业链上游,两大环节至关重要:原料奶生产企业和养殖牧场。
在中国东北、华北及西部三大黄金奶源带里,绝大部分原料奶企业及牧场,大多已被双寡头、区域乳企等觊觎或已纳入囊中。
这里,贡献了中国八成以上原料奶,也是乳业资本的竞技场,密集交织、错综复杂。
{image=3}
比如,蒙牛乳业是中国圣牧(01432.HK)的最大股东、优然牧业是伊利股份的关联企业,现代牧业前两大股东分别是蒙牛乳业和新乳业。
最近的几起收并购案中,放眼望去,还是那几张老面孔。
9月底,伊利股份(600887.SH)披露拟16.61亿港元收购中地乳业;中国飞鹤拟以30.71亿元对价收购原生态牧业;优然牧业在国庆节前启动赴港上市前最后一轮融资。
资料显示,中地乳业在全国有8个牧场、6万多头奶牛。2019年,公司原料奶总销量37万吨,实现营收14.99亿元、归母净利润1.04亿元。
作为中国领先的奶牛养殖和原料奶供应商,乳企对其的争夺从未停止过。
早先,中地乳业是蒙牛的供应商,2005年开始向蒙牛供应原料奶。伊利股份与其的合作,则是在9年之后。
两大巨头争抢,给中地乳业带来了“幸福的烦恼”:原料奶产量有限,卖给谁多一点、卖给谁少一点,难以权衡。
2014年,中地乳业与伊利、蒙牛签署10年战略合作协议,承诺10年后向两家客户平分产能。
在“千亿五强”目标上飞奔的伊利,显然容不得等待。
今年8月,伊利股份全资子公司金港控股参与中地乳业定向增发,获得16.6%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9月底,伊利股份发起对中地乳业要约收购,若收购成功,伊利股份最终持有中地乳业31.87%股权,成为该公司最大股东。
抢“牛”夺“奶”运动如火如荼,拥有7个牧场、年产奶量超34万吨的原生态牧业成为了中国飞鹤眼中的绝好标的。中国飞鹤此前就享有原生态牧业优先供奶权,收购完成后,中国飞鹤(06186.HK)将成为原生态牧业的控股股东。
启信宝显示,优然牧业原是伊利股份全资子公司,后来变成名义上Yogurt Holding I(HK) Limited控制的外商独资企业。股权穿透后,伊利股份仍间接持有优然牧业40%股权。
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9年,优然牧业的营收规模从0.8亿元增至超77亿元。结合其他乳企上市来看,公司不断接近资本市场目的不外乎募资扩张牧场、提升奶源产量。此外,优然牧业也采取收购夺取奶源,2019年,公司就以对价22.78亿元收购新三板企业赛科星。
据荷斯坦杂志数据,2019年,优然牧业的奶产量突破80万吨,仅次于奶产量139万吨的现代牧业(01117.HK),已是中国第二大牧业企业。
{image=2}
中国有多缺奶?
斑马消费梳理发现,随着原料奶价格进入上升周期,诸多乳企的业绩进入上行区间,奶源供应一度紧张。
{image=5}
中国究竟有多缺奶?
媒体报道显示,截至目前,国内3家最大奶源企业,每天的原料奶产量不超过1万吨,而仅蒙牛乳业(02319.HK)一家,每天就需要1.2万吨。当前,国内大型牧场原料奶总产量不足全部需求的50%。
斑马消费发现,2014年国内奶牛养殖业进入低迷期,在全国范围内退奶、退牛事件频频发生,即便有不少中小牧场崛起,但是产能及规模十分有限。6年过去,原料奶供应紧张局面仍未根本改善。
各大头部乳企面临原料缺口,不得不加速收购上游原料奶企业及牧场,以稳定自身对原料奶的需求。
与此同时,在C端,消费者对牛奶产品的需求则呈现出大幅增长的态势。
第三方市场调查机构艾媒咨询披露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奶类产量3176.8万吨,人均奶类占有量34.3公斤,比2000年增长3.1倍。
造成原料奶的紧缺,还有一个原因是,最近几年来,国家出台利好低温奶产品的产业政策,伊利和蒙牛顺势加码,对优质奶源的需求量更大。
中国报告网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低温酸奶产品市场规模达到540亿元,同比增长20%,预计2020年将达637亿元;巴氏奶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343亿元,其年增速从2011年来基本保持在7%以上,2015年-2019年复合年均增长率8.8%。
{image=2}
新乳业大跃进,光明原地踏步
在国内乳企并购大战中,新乳业(002946.SZ)的动作最为显眼。
这家从四川走出的区域乳企,继承了新希望集团并购扩张的“传统”,最近10多年里,收割机般收购了一大批区域乳业品牌。
2006年7月,新乳业前身新希望乳业控股成立,更名之前,先后已收购湖南南山、苏州双喜、朝日农业、朝日乳业等地方乳品牌。统计显示,在去年1月上市前,公司旗下37家子公司、10多个乳业品牌,多数通过并购获得。
上市后,新乳业的收并购加速推进。去年8月,公司收购澳牛乳业55%股权;今年5月,17.11亿元斩获西北区域龙头乳企寰美乳业,其旗下最重要的品牌是夏进牛奶。
大跃进式的收购,一方面推升了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另一方面,随着蒙牛、伊利等乳企的渠道下沉,以及重庆天友、四川菊乐及大理东亚乳业等地方乳企的夹击,公司西南大本营市场一度缩水。
新乳业2020年中报显示,公司液体乳产品收入23.69亿元、奶粉产品收入0.3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8.1%、4.45%。西南市场收入13.73亿元,同比下降9.85%。
收并购区域乳企及品牌,一直是新乳业寻求市场差异化的重要措施。当大型乳企通过常温奶快速做大规模之时,新乳业独辟蹊径,主打低温奶。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低温奶的销售收入占比超过60%。
{image=7}
传统低温鲜奶领域龙头光明乳业(600597.SH),最近几年动作迟缓。
光明乳业一直根植长三角地区,除早年间远赴黑龙江设立奶牛养殖基地及乳业工厂,最近两年公司外延式扩张最大的动作是收购辉山乳业华东相关资产。
2019年,光明乳业拍卖竞得江苏辉山乳业及江苏辉山牧场等相关资产(即射阳工厂和射阳牧场),对价7.5亿元。今年7月,在江苏辉山资产基础上,光明乳业联手银宝集团成立了江苏光明银宝乳业工厂、江苏银宝光明牧业牧场。公开资料显示,上述乳业工厂设计年产能18万吨,牧场存栏4612头,成为长三角区域内最大奶源地。
乳企对奶源的争夺,最终比拼的还是实力。
在12日举办的2020中国奶业20强(D20)峰会上,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表示,未来5年伊利将投入300亿元,在资金、技术、良种奶牛、饲草种植等方面扶持上游奶业。
责任编辑:张海营
腾讯Q1财报营收1353亿 净利润同比翻倍环比下滑
{image=1}5月20日,腾讯控股(00700.HK)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该季度腾讯营收1353.03亿,同比增长25%;期内盈利由上季度的594亿下滑至490亿,去年同期为294亿;经营性盈利同比增长51%、环比下滑12%至563亿,去年同期为373亿,上一季度为637亿。今日收盘,腾讯股价609港元,涨0.25%,总市值5.84万亿港元。0000贵阳警方通报后 腾讯发动态:今天中午的辣椒酱突然不香了
新浪港股讯7月1日下午消息,腾讯状告老干妈拖欠广告费,老干妈称腾讯遭遇诈骗一事有了最新进展。贵阳警方通报,3人伪造老干妈印章与腾讯签订合同,已被刑拘。在事件迎来反转后,腾讯官方B站账号发表动态称,“今天中午的辣椒酱突然不香了”。{image=1}责任编辑:张海营0000思摩尔国际获逾18.4万人捧场 一手中签率为20%
来源:财华社思摩尔国际(06969-HK)公布,根据香港公开发售合共184,244份有效申请,申请认购合共7,995,121,000股香港发售股份,相当于香港公开发售项下初步可供认购的合共68,924,000股香港发售股份的约116.00倍。0000福禄控股今日招股结束:暂获得认购320港元 超购360倍
福禄控股招股即将结束,孖展认购方面,综合多家券商的数据显示,直至昨日傍晚6时,福禄控股暂录得近320亿元孖展,相当于超额认购近360倍。其中辉立借出90亿元,耀才借出92亿元、信诚借出29亿元、富途借出25亿元。0000融信中国回购666.2万股 涉资3963.89万元
融信中国(03301-HK)公布,于2020年10月14日回购666.2万股,每股回购价5.95港元,涉资3963.89万元。本年内至今为止(自普通决议案通过以来)累计购回证券数目为1091.75万股,占于普通决议案通过时已发行股份数目的0.64%。责任编辑:李双双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