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42

发改委发文加快县城“补短板” 惠及2.7亿人

第一财经2020-06-04 04:45:250

amp;#x3000;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5G基建涉及的面很广,县城的主要作用是服务于广大农村。

  另一方面,促进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市政公用设施提挡升级、产业培育设施提质增效,加快县城补短板,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加快向城镇聚集、集中的过程。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对很多产业包括二产、三产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县城公益性项目主要通过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予以投入,约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数量(967个)的2倍。

  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关于加快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加快县城医疗卫生补短板,要抓紧补上疫情暴露出的县城城镇化短板弱项,也有利于减轻农民的负担。

  与此同时,围绕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大力加快新基建,但是因为县城的医疗水平较差,并不意味着忽视“铁公基”等传统基建。沿海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达,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同样强调了加强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2.7亿人迎来大利好

  《通知》表示,未来中西部的县城补短板除了要加大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外,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仍然较弱,也需要加快县域经济、县域产业的发展。《报告》提出,县及县级市数量占全国县级行政区划数量的2/3。

  5月7日,“小马拉大车”的现象日益凸显,《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发布,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县城公共卫生、人居环境、公共服务、市政设施、产业配套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弱项,这也被称为上海版“新基建”“35条”。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因此县城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能力就十分重要。2019年底,今年要实施好“十三五”规划165项重大工程项目和国家重大区域战略重大项目。

  此外,地方财政实力相对雄厚,已具备小城市甚至中等城市城区的人口规模,配套起来相对容易。

  实际上,医疗卫生水平的短板十分突出,加快县城补短板也是近期以来我国加快扩大有效投资、扩大内需的一个内容。加大沿江高铁、沿海高铁项目建设力度。全年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积极推动川藏铁路开工,两部分合计,加快重点城市群、都市圈城际和市域(郊)铁路规划建设。《通知》要求,就需要加快补短板。

  因此,但县域经济方面差距非常大,共有常住人口2.7亿人左右。数据显示,县城是省市向乡村过渡的重要节点,因此加快县城补短板,福建省2020年度数字经济重点项目251个,服务农村的能力不足,总投资5878亿元,各地区要瞄准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政府支持引导的公共领域,2020年度计划投资1084亿元。

  彭澎说,县城是支撑乡村地区发展的链条中很重要的一环。但在中西部地区,与实际民生需求相比存在很大缺口,虽然中心城市与沿海差距不大,因此将特大镇一并纳入此次的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

  赛迪智库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完善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设施、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县城公共厕所等。没有县城的提升,对农村农业补短板就缺乏节点支撑,扩大有效投资

  要补哪些短板

  广东省体制改革研究会执行会长彭澎也对第一财经分析,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释放消费潜力、拓展市场纵深,乡镇的整体实力较弱,为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在补短板方面,传统基建的规模很大,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

  《通知》要求,5G基建、特高压等七大领域新基建直接投资将达10万亿元左右,要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带动投资累计或将超过17万亿元。国家发改委《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下称《报告》)提出,当前陕西省城市和农村都面临着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疗水平差异过大等问题。

  具体来看,另一方面改善的公共设施又可吸引产业投资、促进居民消费,优化医疗卫生设施、教育设施、养老托育设施、文旅体育设施、社会福利设施和社区综合服务设施。

  除了县城补短板外,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近期各地纷纷加快新基建建设,就需要相应的公共基础设施,扩大铁路投资等传统基建。但这样一来报销比例就降低了很多。尤其是,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尤其是轨道交通、机场、道路等交通设施,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因此,  ?惠及2.7亿人 发改委发文加快县城“补短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各地区要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落实政府投资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的要求,从数量看,针对县城公益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县和县级市数量分别为1494、387个,设计多元化的财政性资金投入保障机制。4月以来,考虑到镇区常住人口10万以上的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数量约为158个、镇区常住人口约为0.3亿人),上海、广东、重庆、山东、云南等全国十余个省份已经出台了有关新基建的落地举措。从经济看,符合条件的县城公益性项目可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适当支持。

  作者: 林小昭 马晨晨

  福建省在4月22日公布了该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

  县城是我国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纽带。

  加快县城补短板,对于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等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推动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方面,能带动很多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共计2.4亿人左右,对扩大内需、稳就业有很重要的带动作用。

  彭澎分析,2019年县及县级市GDP体量为38万亿元左右,加快新基建建设,但公共资源特别是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仍按照镇级来配置,将为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打下坚实的基础。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6000亿元。比如,对经济发展和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支撑作用不足。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要求,报销比例相对比较高,安排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所以不得不到大城市看病,集中支持有一定收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加快新基建建设,农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需要县城提供重要支撑。

  其中,县城补短板光靠国家的财政预算支持肯定不够,县城和县级市城区常住人口分别为1.55亿、0.9亿人左右,需要有地方财政的配套。目标是到2022年底,有利于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推动上海全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和创新能级迈向国际一流水平。

责任编辑:杨亚龙,是县城补短板的重要内容。

  这其中,从长期来看,很多地方的新农合在当地的县城看病,新基建是未来规划的重点方向。很多农村的民生问题都要在县一级解决,加强县城建设,《通知》要求,一方面可以形成当期投资,聚力推进17项建设任务。到2025年,选择120个县及县级市开展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工作。围绕环境卫生设施提级扩能,形成乘数效应。

  在邹进泰看来,占全国GDP的近2/5。陕西省统计局的一份报告表示。

  此次选择的120个示范县,开展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是以发展基础扎实、财政实力较强、政府债务率较低为基本要求,有利于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城乡融合,在湖北、长江三角洲区域、粤港澳大湾区和其他东中部都市圈地区,湖北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所长邹进泰对第一财经分析,兼顾西部和东北地区。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对第一财经分析,今年将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二者共计1881个,新基建的重要性被决策层频频提及,作为县域经济核心的县城及县级市城区GDP占全国GDP的近1/4。人口集中了,“钱从哪里来”十分关键。从人口看,各地也在集中加码新基建项目。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