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529

申万宏源:组串式逆变器渗透率提升 国产逆变器厂商发力海外

新浪财经综合2020-10-22 13:24:4610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原标题 组串式逆变器渗透率提升,国产逆变器厂商发力海外——光伏行业深度之逆变器行业

来源 申万宏源

本期投资提示:

“新增+替换”需求打开逆变器市场成长空间,组串式逆变器渗透率提升。随着光伏发电经济性优势日益凸显,海外市场需求爆发。我们预计 2020-2022 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将分别达到 120GW、160GW 和 180GW。按照光伏逆变器超配比 1.2:1 进行新增需求量测算,同时假设 10 年前光伏新增装机量为当年的替换需求量,我们预计 2020-2022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分别有望达到 160GW、222GW、243GW,市场规模分别有望达到 326 亿元、405 亿元、433 亿元,2025 年全球逆变器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505 亿元。随着大型光伏发电项目逐渐饱和以及户用式光伏的发展,分布式电站占比快速提升。组串式逆变器渗透率由 2016 年的 32%增长至 2019 年的 59.4%。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国产逆变器厂商出海加速。2017-2019 年,逆变器行业 CR10 分别达到 77%、75%、76%,集中度较高。2015 年至今,华为、阳光电源和 SMA 三家公司始终稳定处于 TOP3 位置,行业地位稳固。随着海外市场光伏新增需求占比逐步提升,国内企业开始向海外市场发力。2018-2019 年,国内逆变器出口金额分别为 18.2 亿美元和23.14 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22.15%和 28.57%。国内逆变器生产企业通过建设海外生产基地,快速进入当地光伏终端市场。2018 年,阳光电源和上能电气先后宣布在印度的3GW产能光伏逆变器生产基地正式投产,快速获得印度市场份额。

生产成本下行,行业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回暖。原材料在逆变器生产成本中占比超过 90%,其中电子元器件占比达 80%。除 IGBT 以外的电子元器件材料基本已实现国产化,采购成本逐步降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促使单位功率成本进一步下降。两大因素叠加推动逆变器

生产成本下行。2019 年,下游光伏新增装机需求回升,逆变器行业整体毛利率也触底反弹,达到 33.58%。预计随着未来全球光伏装机需求放量,叠加生产成本下行优势,光伏逆变器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回升。

各类逆变器技术风口已至,光储一体与智能化是未来行业两大技术趋势。1500V 系统在大型集中式电站项目中优势显著,预计未来两年内市占率将有望达到 60%以上。随着分布式电站规模与功率模块技术提升,组串式单机功率逐步提升,推动其在集中式电站中的应用空间逐步提升。光储一体逆变器与发电系统适配度高,能够有效提升系统整体发电利用率,降低用电成本。光伏逆变器在承担原本转换直交流电的功能以外,逐步增添了数据采集、人工交互等功能,使得光伏电站系统管理更加准确化、精细化、智能化。

投资建议:平价上网带动光伏装机提升,逆变器受益龙头集中效应和海外市占率提升,分布式光伏爆发有望带来组串式逆变器占比持续提升。看好逆变器环节的龙头公司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建议关注上能电气、科士达。

风险提示:全球光伏新增装机不及预期;逆变器价格下跌超预期;国产逆变器厂商海外拓展不及预期。

投资案件

结论和投资建议

平价上网带动光伏装机提升,逆变器受益龙头集中效应和海外市占率提升,分布式光伏爆发有望带来组串式逆变器占比持续提升。看好逆变器环节的龙头公司阳光电源、锦浪科技、固德威,建议关注上能电气、科士达。

原因及逻辑

需求端,光伏发电经济效益凸显推动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持续增长,逆变器“新增+替换”需求的持续放量,2025 年全球逆变器市场空间有望达到 505 亿元。从需求结构来看,新兴市场崛起推动海外光伏装机占比提升,进而促进了我国逆变器企业的海外布局提速;分布式装机占比提升推动了组串式逆变器企业的快速崛起。供给端,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逆变器主要生产国,华为、阳光电源作为传统逆变器龙头行业地位稳固,随着业务布局的不断完善龙头地位有望维持;新兴的组串式逆变器企业锦浪科技、固德威等则受益于组串式逆变器渗透率的提升。电子元器件国产化叠加规模效应推动行业生产成本的持续下行,行业盈利能力有望持续回升。有别于大众的认识

市场普遍认为逆变器作为电力电子行业产品,会处于持续降价过程中,盈利能力难以保障。我们认为未来随着各国对光伏发电安全性以及电网智能化的要求不断提升,对逆变器产品的安全性能及智能化要求相应提升,例如具备 AFCI 功能及组件级别控制的逆变器的推广,行业技术壁垒提升。盈利能力方面,随着龙头公司市占率提升以及新产品的推出,龙头公司有望利用生产成本优势获得超额利润,近年来逆变器行业毛利率基本维持在 30%-35%的水平,盈利能力较强。

市场普遍认为集中式逆变器是市场的主流,我们认为随着分布式光伏爆发式发展,组串式逆变器市场有望打开,同时组串式逆变器单价远高于集中式逆变器的,同时更依赖于品牌和渠道的建设,市场空间有望打开,有望产生新的细分子领域龙头。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王涵

0001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