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6370

鹏华资产40亿产品兑付追踪:中招嵌套结构 或踩雷非标

经济观察报2020-10-25 03:44:060

鹏华资产40亿产品兑付追踪:中招嵌套结构 或踩雷非标

洪小棠

工商银行代销,业绩比较基准4.1%,在投资者眼中看起来“稳稳的”资管产品,却发生了逾期事件。

10月份以来,有多位投资者向经济观察报记者反映自己购买的上述产品“爆雷”。他们购买的是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子公司鹏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华资产”)发行的鹏华聚鑫系列资管计划1-25期产品,今年7-8月份这些产品相继宣告兑付逾期,总规模接近40亿元。

虽然鹏华资产公告称该产品兑付工作已“基本完成”,多位投资者告诉记者,目前多数投资者仅收到投资本金的50%,而剩余份额将以置换成工行理财产品的方式于1年后兑付;而这一解决方案至今让部分投资者所不能接受。

与此同时,该批规模近40亿元的鹏华聚鑫产品的真实投向,也在管理机构鹏华资产、代销机构工商银行的讳莫如深中成为了一个待解谜题。

一位接近鹏华资产的机构人士透露,由于该产品通过嵌套结构持有部分非标资产及问题债券,因此导致其流动性丧失;据该人士分析,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因此相关方面不愿意披露持仓明细。

两次延期兑付

针对鹏华聚鑫的兑付问题,鹏华资产曾就该事件发布公告回应称,聚鑫系列产品的相关兑付工作正在顺利推进并“基本完成”。

经济观察报记者从多位投资者处获悉,的确有部分投资者在10月20日收到了鹏华聚鑫所投资本金的50%,余下50%份额将在一年后兑付。而且一些投资者也表示同意接受工行提出的处置方案。

一位已经同意签署协议的投资者说,“工行方面的态度非常强硬,没办法只好签署这个协议。”

但与此同时,多位投资者表示仍然难以接受这一方案。“当时银行客户经理跟我们暗示这个产品本息是没问题的,而且这只产品的业绩基准只有4.1%,并不高。”深圳地区的一名投资者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虽然保证本息因为政策要求没有体现在合同里,但投资者当时买的时候就是默认有这个条件才认购的。”

记者另悉,由于一些投资者拒绝接受该方案,而鹏华资产及工行也未提出新的处置方案,一些投资者已经将相关问题反映至监管部门。“我们已经把这些问题反馈给银保监会了,而且一些投资者目前也在搜集证据。”上述深圳地区投资者表示,“主要我们等的时间也够久了,感觉管理机构和银行没有态度来解决这个事。”

事实上,鹏华聚鑫已经出现了至少两次延期兑付。

据了解,这批总规模约为40亿元的鹏华聚鑫系列产品,最早在2017年就开始运作,起投门槛100万元,期限6个月滚动发售,涉及的投资者约2500多人,银行提示风险等级为PR3(风险适中)。

自今年7月开始,25只产品陆续到期,然而投资者等来的却是一而再的延期公告。

8月14日,鹏华资产发布了产品提前终止公告,公告显示,投资管理计划拟提前结束,最晚于公告出具之日起30天内完成分配。

然而,30天后,投资者仍然没有等到本金收益的分配,而是又一份延期公告,直至如今提出差额兑付的解决方案。“产品一再延期,投资者对管理人和银行的信任也在逐渐被消耗。”华东地区一位投资者表示。

持仓成迷

除该产品一再延期及如今未能足额兑付外,让一些投资者难以接受的重要原因,在于其始终无法获得有关鹏华聚鑫产品的定期报告,并了解到该产品投资运作及持仓明细。

据投资者们反映,上述两家机构不提供定期报告的方式是将信披义务互相推诿,工行表示需要向管理人鹏华资产索要定期报告,而鹏华资产对投资者的解释是,相关定期报告只能交付给代销行。正是这种情况,导致投资人在鹏华资产、工行两处均无法获得有效的持仓信息。

因持仓信息的不透明,导致投资者在后续维权等方面也面临一定难度。

上述深圳地区的投资者表示,“(产品)买了什么都不知道,如果是有违法违规或者存在管理人未能勤勉尽责问题的,我们是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维权的,但现在的结果是鹏华资产和工行都不给定期报告。”

“如果因为发生巨额亏损无法兑付,作为管理方有义务披露本该披露的相关运营报告吧?”华东一位鹏华聚鑫的投资者质疑称,“作为投资者也有权利索要这些报告查阅吧?但从未见到相关文件,目前我希望银行及鹏华方可以提供:路演报告、投后报告、季报等相关材料。”

“多次索要定期报告都不给,是否可以认为有挪用资金、违规投资、利益输送等嫌疑呢?那么如果不幸猜中,发生这个巨额亏损责任谁来承担呢?也要我们投资者为你错误行为埋单吗?”另一位鹏华聚鑫的投资者表示。

有法律人士指出,管理人有义务向委托人披露定期报告等相关信息,以便投资者了解产品的投资运作情况,而这也是资产管理机构履行信义义务、保障投资者知情权的底线。

“不向投资者披露定期报告明显违反基金子公司相关监管规则,证监局和中基协是对口监管的机构,理应进行问责。”中银律师事务所一位律师表示,“从基金子公司专户从属于私募产品的监管性质来看,投资者也可以采用起诉等方式进行维权。”

中招嵌套结构

上述接近鹏华资产的机构人士分析,鹏华聚鑫的定期报告未给到投资者的原因,可能和投资运作过程中踩雷了个别债券或非标资产有关。

一位券商资管人士介绍称,滚动发行的资管产品往往在资产端配置了更长久期的非标资产,而由于非标资产存在嵌套结构,同时缺乏流动性,容易诱发产品兑付问题。“因为这只产品含有嵌套结构并有可能投资非标,而非标资产本身的流动性是比较差的,所以才导致产品兑付出现问题。”北京一家券商资管人士分析称。

记者获悉,该产品出现兑付风波的背后,鹏华资产在公告中承认了嵌套结构的存在,一旦底层非标资产出现质量问题,将导致产品兑付逾期等问题。

鹏华聚鑫系列产品说明书显示,该产品投资范围包括“具有业绩比较基准的各类证券投资类资产管理计划”,如信托计划、证券公司资产管理计划、基金及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计划、期货资产管理计划。“资管计划已经对持仓资产进行变现操作,一定比例的资产已经完成变现,但仍有个别资产原定交易策略为持有至到期,询价卖出需要一定调解;个别资产的变现回款处于清算在途状态。”据投资者援引鹏华资产对他们的解释称。

此外,亦有接近鹏华资产人士表示,“鹏华聚鑫的一些资金投向了海航债券等问题资产,直接影响到了产品流动性,进而导致无法兑付。”

有投资者对记者表示,鹏华聚鑫的一些资金投向了海航债券,在鹏华资产与其的沟通中也并未否认这一事实。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今年4月15日,11.5亿元的“13海航债”到期需兑付本息,然而在兑付前夜,却出现了海航近乎“野蛮式”展期一年兑付的电话会议,只留给投资人30分钟递交参会资料。

Wind数据显示,包括“13海航债”在内,海航集团累计有超150亿元的存续债券未到期。

不过,由于鹏华资产始终未向投资者披露定期报告,所以暂时未有直接证据显示该系列产品有多少资金持有海航债券。

此外,亦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鹏华资产份额置换为工行理财,因此仅从鹏华资产的角度,鹏华聚鑫可能已经完成退出。“这个产品的兑付方案的牵头方一直是工行,不是鹏华,所以有可能是一个集合类通道产品。”上述接近鹏华资产人士分析称,“最后也是工行提出的解决方案,并且置换成工行的理财产品,所以鹏华方面才发了这个公告。”

此事发酵至今,记者多次致电鹏华资产相关负责人就该事件进行求证,但对方电话始终无人接听;记者拨打鹏华资产网站的公开联系电话,对方回复称,会将采访转给相关部门。

经济观察报将持续关注这一事件进展。

责任编辑:邵宇翔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