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257

传沈阳一城投企业破产重整 背后实控人为沈阳市人民政府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10-28 20:08:2719

在辽宁,城投的信仰破灭了

来源:易简财经

城投信仰破灭

这两天,一张图引发了债券圈集体哗然。

{image=1}

总结一下,18沈公用PPN001这只债未能按时兑付。原因是发行人已在申请破产,按法律规定,自破产申请被受理时开始,债权将提前到期并停止计息。

重点来了,这位发行人,沈阳盛京能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是国企。

天眼查app股权穿透发现,这家公司曾用名沈阳城市公用集团有限公司,(以下仍沿用原简称“沈阳公用”),沈阳公用为沈阳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城建”)的全资子公司,实控人为沈阳市人民政府。

{image=2}

来源:天眼查APP

从股权结构和之前披露的业务来看,沈阳公用属于公用事业类国企,一定程度上算是“城投”,Wind也把他的两支债券归属于城投曲线上,级别为省及省会(单列市)。

天眼查显示,该公司目前已被多个金融机构起诉,公司公告显示17年公司董事长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

有人曾怀疑上述截图的真实性,但很快有人发现,相关上市公司在10月23日披露的公告里,也直指该发行人已被法院受理了重整申请。

{image=3}

也就是说,上述截图的内容基本属实,过往一直是“城投从不违约,只要违约就不是城投”的城投信仰,真的被打破了。

城投的信仰来源

城投公司,一般为城市建设投资公司的简称,是全国各大地方政府投资融资的平台。

设立之初,一般是为了让地方政府的项目来融资。

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在与中央的财、事权分配中较为被动,税收收入无法满足公共支出需求,而且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地方举债有诸多限制。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组建城投公司,通过变相举债分担部分政府职能,实现投资项目的融资功能,也是寻求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分税制改革中,中央将土地出让收入划归地方,一举奠定“土地财政”与“房地产经济”的基础。而城投公司们借的债,也就有了除地方税收外的额外还债来源。

这条逻辑链是这样的:城市发展靠基建→基建崛起靠城投投融资→偿债资金来源于通胀(铸币税)+税收+卖地→房企缴纳土地出让金要看当地房价→当地房价靠购买力(人口及收入)支撑→人口及收入增长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即理论上的“城投逻辑”。

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中央政府给出了四万亿的刺激计划,继续开启基建与房地产行业的黄金十年,同时也让这条城投逻辑链越来越坚固。城投逻辑逐渐演变为城投信仰,即对地方财政(中央政府的信用延伸)及经济逆周期调节的盲信盲从。

从区域看,东部沿海信仰强,中西部信仰弱。东部强,在于沿海地产市场、产业基础好,财税来源稳定充足,信仰有支撑。

而中西部信仰,很多城市是靠上级转移支付和政策支持。但是若是资金出现问题,面临的情况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各级平台互相救助,还有上级平台、政府救助,即便是中西部区域的城投,只有流动性风险,没有终极兑付风险。

但是,辽宁省这次,任由城投公司违约,接受其破产的事件,正打破了省级政府层面的“城投信仰”,引发行业震动。

结语

有业内人士此前曾对这种城投信仰现象精要评价,“在过去,拿着系统性风险的幌子来威胁上级领导,赚钱了都是自己的,出事了都是国家的。这个套路走不通了。如果事事都要上级领导来擦屁股,那么要你何用?”

实际上,城投信仰破灭这类问题,在市场上已经被讨论了很多年。现在,第一个终结这个信仰的竟然是辽宁省政府。几天之前,辽宁省政府因为对华晨汽车债券兑付问题应对消极,就已让公众哗然,但现在不仅华晨,竟然连城投公司都“放弃治疗”了。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何中夫

00019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