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0681

罗氏中国总裁:医药创新需跨国合作 参与医保谈判以最大诚意降价

新京报2020-11-06 20:42:260

原标题:罗氏中国总裁:医药创新需跨国合作 参与医保谈判以最大诚意降价

罗氏制药中国总裁周虹。

第三届进博会举办于疫情发生的特殊年份,生物医药行业备受关注,本届进博会也新设立了公共卫生防疫专区。进博会的“老朋友”罗氏集团带来了其在免疫肿瘤、流感、血液肿瘤和罕见病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创新产品。例如,在备受关注的流感领域,罗氏展示了其全新一代抗流感药物Xofluza(玛巴洛沙韦片),一次口服24小时有效抑制流感病毒。

此次已是罗氏连续三年亮相进博会。在疫情之下,生物医药行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作为全球领先企业,罗氏对于未来的发展有何规划?中国市场在罗氏的全球布局中占据何种地位?围绕这些问题,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采访了罗氏制药中国总裁周虹。

新京报贝壳财经:此次参展进博会,罗氏带来了哪些技术和产品?有哪些亮点是值得特别关注的?

周虹:我们每年借着进博会的东风,都会诞生一个“进博会宝宝”。今年罗氏带来了6款创新产品,覆盖4大疾病治疗领域。

去年,我们带来了肿瘤免疫治疗新药泰圣奇在小细胞肺癌领域的创新方案。今年,就在进博会的前几天,泰圣奇联合安维汀(T+A)用于一线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免疫联合治疗方案在中国获批,只比美国获批晚了5个月就来到中国,预计将为中国广大肝癌患者带来全新的治疗选择。

我们还有一个“进博会准宝宝”,全新一代流感新药Xofluza。Xofluza只需口服一次,24小时有效抑制流感病毒,大幅减少流感症状持续时间,罗氏比较有名的药达菲需要用五天,Xofluza只需要用一次。它的重要性在于,当前疫情还在全球蔓延,大家也会担心新冠病毒和甲乙型流感有交叉感染,或者出现医院资源有限的情况,如果说有一种药24小时就能够医治、又是口服的话,这对于病人来说是很大的福祉。我们也很高兴,前两天Xofluza被列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公示名单,我们期待Xofluza能尽早在中国获批。

我们还带来了两款治疗脊髓性肌萎缩症(SMA)和视神经脊髓炎NMOSD的创新药物。我们很高兴看到近期政府出台的关于罕见病可及性利好政策,这将加速罕见病新药审批和探索多方支付模式的落地。

新京报贝壳财经:罗氏已经连续三届参展,参展进博会有哪些期待和诉求?

周虹:我们感受到进博会是一个非常好的窗口,向世界展示中国积极对外开放。同时,进博会也为我们这样的跨国企业提供了绝佳的平台,构筑了企业和政府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

罗氏在过去两年的积极参与中,收获了非常积极的反响。罗氏将很多早期研发的前沿科技、覆盖多疾病领域的创新产品第一时间亮相进博会,为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按下了加速键。在第一届进博会上,我们带来了一款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创新药安圣莎,它是在进博会期间获批的,这款药物在美国FDA获批之后仅仅九个月就在中国获批了。在第二届进博会上,我们也带来了好几款在欧美获批的药物,覆盖流感、乳腺癌还有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其中,乳腺癌和肿瘤免疫治疗新药已在今年年初正式获批。

除了展示新的技术和产品之外,进博会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桥梁,与政府、企业之间达成合作。去年我们就发布了好几项合作,其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和海南博鳌乐城先行区签订的战略协作,我们好几款药都已经在获批之前在博鳌乐城实现“先行先试”,惠及患者。

新京报贝壳财经:疫情对较多行业造成负面冲击,但给医药行业带来利好。对于跨国医药企业来说,如何把握疫情机遇?在后疫情时代如何进一步发展?

周虹:2020年注定是非同寻常的一年。数字化工具让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为市场主体抵御疫情冲击提供坚实的助力。后疫情时代,数字化转型升级也将成为医疗健康行业的新引擎。罗氏在管理、融合、分析健康大数据方面具有全球领先的专业实力,并拥有在产业链各阶段成功运用大数据的实践经验,在健康产业发展到向深度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罗氏将全力支持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疫情不仅加速了医疗数字化,基层化趋势也不容忽视。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医疗资源进一步下沉基层,也给了包括罗氏在内的跨国药企开辟新疆土、惠及更多基层患者的机会。

新京报贝壳财经:对罗氏来说,中国市场扮演什么角色?你如何看待中国市场?

周虹: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我们已经在中国市场进行了很多努力,越来越多的创新产品加速来到中国,过去两年,罗氏在中国上市了5款重磅创新药,许多创新药基本实现与欧美市场同步。为了进一步缩短新药上市进程,目前我们中国的后期临床开发在全球临床开发体系中由“选择加入”切换到了“默认加入”模式,基本实现与全球三期临床同步开发。另外,罗氏积极参与国家医保目录谈判,以最大诚意降价,同时着力提升用药安全、药物质量以及治疗标准。

我们也非常欣喜地看到,国家把“健康中国”建设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在一些特定的疾病领域,如癌症的治疗上,中国与世界领先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中国每天有超过1万人确诊癌症,有6000多人死于癌症,这意味着平均每分钟就有7人确诊,近5人死亡。“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到2030年,实现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标,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政府提升人民福祉的信心。

此外,中国信息科技和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也为健康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互联网+医疗,数字化设备应用,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提升了高水平、高质量医疗产品和服务的可及性,也进一步拓宽了健康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罗氏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将不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

新京报贝壳财经:罗氏上海创新中心的升级有何意义?未来罗氏对于推进中国本土化研发创新有何布局?

周虹:罗氏是第一家入住上海张江的跨国药企,我们在这里创造了好几个“第一”。1994年,当张江还是一片农田的时候,我们就决定在这里成立我们的中国总部,是首个入驻张江的跨国药企。2004年,我们又成立了中国的研发中心,这也是罗氏在新兴市场设立的第一个研发中心,也是跨国药企在上海独资建立的第一个研发中心。

去年10月,在罗氏研发中心基础上升级而成全新的罗氏上海创新中心,耗资8.63亿元人民币,聚焦于研究与早期开发免疫和炎症等疾病领域的创新型药品,这也是继罗氏在总部瑞士巴塞尔和美国旧金山之外的全球第三大研发战略中心。

2020年初,疫情虽然给全球按下了暂停键,但是罗氏全球定下了“中国2030目标”,决定加速对中国研发的投入,升级为全球独立的研发中心,包括大幅拓展研发范围,增加研发投入和科学家人数,打造世界一流的研发中心。罗氏不仅把中国作为销售大国,同时致力于把中国打造成为创新中心。我们希望能够把全球的创新产品技术“引进来”,相信有一天,中国本土研发的创新药物也能够走向世界。

其实健康领域还有很多的难题,这些难题靠一家企业或者一个国家是没法破解的。所以医药创新领域一定需要跨国合作,病毒和疾病是没有国界的,创新也是没有国界的。我也希望罗氏能携手中国的本土企业,真正打造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生态圈。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顾志娟

责任编辑:薛永玮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