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018

工信部刘烈宏: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或变为长期性系统性

新浪财经2020-11-11 22:07:060

{image=1}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0年会”于11月11日-13日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烈宏出席并演讲。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疫情导致全球一定范围内生产中断、物流阻滞、需求下跌,全球供应链遭受重创。刘烈宏分析称,疫情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影响或从暂时性、局部性逐渐演变为长期性、系统性,此时,人们有必要以辩证思维看待当前面临的形势。

他认为,首先,此次疫情的持续时间之长、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强度之大,充分暴露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脆弱性。“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卡顿,整个链条都将陷入梗阻。例如汽车、电子、机械等供应链长且复杂,高度依赖专业化生产和全球范围内的分工合作。在疫情爆发前期,停工、停产现象时有发生,整个产业链面临停摆的挑战”。

另外,由于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国家为全球贡献了约65%的终端需求,此次疫情也造成了全球消费低迷、订单减少、国际贸易下滑。“可见新冠疫情的不断加重使全球供应链体系的脆弱性进一步放大,供应链的全面恢复也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

刘烈宏表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几个月来,中国依靠完备的产业体系、强大的动员组织和产业转化能力,有效保障了应急防控医疗物资生产,短时间内十几倍甚至数十倍的增长,不仅满足了国内抗疫的需求,更为全球抗疫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据统计,截至10月20日,中国已向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7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中国出口的口罩有1790多亿只,防护服17.3亿件,检测试剂盒5.43亿人份。

“可以说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今天,各国紧密联系、相互依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置身事外,也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能够独自应对疫情”,刘烈宏强调,中国政府坚信未来战胜新冠肺炎疫情需要世界各国携手应对,需要全球广大科技工作者联合攻关,需要汇集起国际合作的强大力量,身处疫情之下变局中的各个国家和地区更应该加强全球技术创新与合作。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