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8289

京东健康分拆上市获批 全球“最年轻”独角兽弯道超车

红星新闻2020-11-16 19:28:440

京东健康分拆上市获批,全球“最年轻”独角兽弯道超车

记者|李伟铭

编辑|邓凌瑶

11月15日晚间,京东集团(09618.HK)在港交所公告称,京东健康已就拟议分拆向香港联交所递交聆讯后资料集,这意味着已经顺利通过聆讯环节,并有望成为蚂蚁集团暂缓上市以后香港最大型新股。

随着京东健康获准上市,港股市场将迎来首家营收破百亿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公司,京东健康也将与阿里健康(00241.HK)、平安好医生(01833.HK)争夺行业龙头地位。

受京东健康获准上市影响,今日(11月16日)港股京东集团大涨5.63%,报368.0港元,创历史新高,最新总市值为1.14万亿港元。

今日盘后,京东集团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营收17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2%;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76亿元。京东活跃购买用户数达到4.416亿,同比增长32.1%,增速创下过去三年来的新高。

京东健康前三季度营收132亿元

京东健康是京东集团的又一大型独角兽,也是继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之后,京东打造的第三大战略级独立业务。在《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中,京东健康获评“全球最年轻独角兽”。

招股书显示,京东健康2017年至2019年总收入分别为55.53亿元(人民币,下同)、81.69亿元、108.42亿元,2020年上半年京东健康总收入约87.77亿元;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经调整的期间盈利分别为2.09亿元、2.48亿元、3.44亿元和3.71亿元。

{image=1}

京东健康主要财务数据

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按2019年收入计,京东健康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医疗健康平台及全国最大的在线零售药房。2020年前三季度,京东健康总收入为132亿元,同比增长77.1%;毛利为34亿元,同比增长66.3%。

京东健康即将港股上市,很多人自然会拿阿里健康来对比。红星资本局统计2018年度至2020年会计年度数据发现,阿里健康营业收入分别为24.43亿元、50.96亿元、95.97亿元;经调整的期间盈利分别为800万元、1.22亿元、2.61亿元。两家互联网巨头商业模式差不多,但京东健康营收更高,阿里健康的盈利增速则更快一些。

京东健康的主营业务为零售药房及在线医疗健康服务。前者向后者提供优质流量,后者为前者创造需求。两大业务的强协同效应,最终形成了京东健康“医、药联动”的闭环体系。招股书显示,零售药房业务仍为京东健康最主要的营收来源。2017年至2019年以及2020年上半年,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分别占京东健康总收入的88.4%、88.8%、87.0%及87.6%。

目前,京东健康的京东大药房拥有超过9000家第三方商户,平台活跃用户为7250万,可为全国200个城市的用户提供服务。京东健康的在线医药健康服务主要包含在线问诊、处方续签、慢性病管理、家庭医生和消费医疗健康服务等。京东健康还组建自有医生和外部医生团队,截至2020年9月20日,平台拥有6.5万多名医生。

2020年上半年,京东健康日均在线问诊量约9万次,是2019年同期的近6倍。截至2020年6月30日,超过1.5亿名用户曾使用京东健康的平台购买医药和健康产品或医疗健康服务。

“后起之秀”的弯道超车

一直以来,健康产业都是互联网公司聚集之地,腾讯阿里百度入局的时间都在2014年,而京东的切入时间相对要晚,2016年1月才开始涉足医药电商,2016年5月京东大药房正式上线。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健康CEO辛利军曾在一次演讲中表示:“京东健康虽然起步晚,但不代表做得慢,做得晚更能看清楚这个行业的格局和痛点。”

作为行业的后起之秀,京东健康的发展速度却让人吃惊:2016年京东进入药品零售行业;2017年7月京东与泰州市签订“健康泰州”战略合作协议;2017年12月京东互联网医院上线,标志着跨入互联网医疗阶段;2018年3月,银川京东互联网医院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到2019年5月,京东集团宣布分拆旗下医药零售批发、互联网医疗、健康城市等业务板块,正式成立“京东健康”;2019年12月,“京东健康心脏中心”上线,也是全国首个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国家级专科医疗中心;2020年8月,京东健康推出了战略级产品——京东家医,为用户提供家庭健康组合服务。

从去年5月分拆独立运营,到今年9月就递交上市招股书,京东健康被认为是医疗健康领域的一匹“黑马”。这其中,今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出乎意料地加速了京东健康的发展进程。疫情使大众对在线医疗健康服务需求越来越多,也让“互联网+医疗健康”真正驶入了发展快车道。

{image=2}

京东健康获准上市

红星资本局对比其他互联网+医疗上市公司发现,多家公司在今年迎来大爆发,目前阿里健康市值约2700亿港元,平安好医生市值约1200亿港元。

京东健康尽管还未上市,但其估值已经很惊人:2019年11月,京东健康完成A轮融资1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中金资本、霸菱亚洲等,投后估值约70亿美元;2020年8月,京东健康完成B轮融资8.3亿美元,投资方为高瓴资本,投后估值已接近200亿美元。在不到一年时间内,京东健康的估值就飙涨了近3倍。

上市后或挑战阿里健康

一直以来,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公司备受质疑,主要原因有:业务模式不清晰,实现盈利艰难,造血能力不足,不可持续。如此前被称为“互联网医疗第一股”的平安好医生,财报显示2015年-2019年累计亏损37.44亿元。但“烧钱”多年的平安好医生上半年继续亏损2.13亿元,盈利目标似乎遥遥无期。

2020年上半年,京东健康动作频频,多数与抗击疫情相关,这也给外界观察京东健康互联网医疗“成色”提供了一个机会。

疫情期间,京东健康紧急上线多款产品,不仅保障全国用户在线购买,还提供免费在线问诊、心理咨询和慢病续方等服务。自1月下旬上线至4月30日,京东健康免费在线问诊服务累计服务用户超过1100万人次。

据公开报道,京东健康疫情期间日均问诊量为12万人次,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京东健康的在线问诊量仍保持每天10万人次。

在刚刚过去的“双11”期间,11月1日至11月11日,京东健康的互联网医院在线问诊单量同比增长6倍,健康服务类订单量同比增长超3倍,跨境药品成交额同比增长15倍,口罩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17倍,进口保健品成交额同比增长270%。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京东健康疫情期间业绩快速增长,核心子品牌“京东大药房”已经成为中国按收入规模计最大的线上零售药房。受到政策的推动及互联网的发展,京东健康未来的发展空间较大,这会提升投资者对京东健康的看好程度。从行业看,互联网医疗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属于热门赛道,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另有券商人士测算,从京东健康的营收、盈利、估值看,加之港股历来有“炒新”的传统,京东健康上市后市值预计在2000亿-2700亿元之间,不仅大幅超越平安好医生目前的市值,甚至有希望挑战阿里健康,这可能会对互联网医疗的市场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