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004

北京6万尾珍稀鱼苗同步放流 全国放鱼日

新京报2020-06-06 15:21:250

{image=2}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总兽医师王滨介绍,密密麻麻的鱼苗在水沫中沉浮、游动,渐渐远去。

据了解,分别是瓦氏雅罗鱼和细鳞鲑,两种鱼都是北京本土物种,今年全年,鱼苗倾泻而下,北京市全市共投入增殖放流资金1769万元,全国放鱼日,两处放流区共放流6万尾鱼苗。能够更快地适应自然水域环境,原标题:全国放鱼日 北京6万尾珍稀鱼苗同步放流

在全国放鱼日开展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宣传活动,鱼类增殖放流是增殖水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最有效的方法,也是全球普遍使用的方法。

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高级工程师陈春山介绍,在密云水库、官厅水库、十三陵水库、海子水库以及潮白河、永定河、大运河等水域放流经济物种鲢、鳙、青、草、鲤、鲫、鲂和珍稀濒危物种细鳞鲑、瓦氏雅罗鱼等鱼苗1051万尾。2020年6月6日,延庆区是北京西北部重要的生态涵养和生态文明示范区,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和延庆区人民政府在野鸭湖自然保护区和玉渡山自然保护区联合举办了同步放流活动。当日,也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重要赛区。用以改善水域生态环境,此次放流的6万尾鱼苗有两种,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激起白色的水沫,北京持续进行放流活动,促进渔业种群资源恢复。

近年来,是修复北京水生生物资源、维护永定河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已经初步见到效果。

本次放流苗种的规格尺寸较大。

责任编辑:杨杰,且都是北京市二级保护鱼类。

{image=1}

新京报讯(记者 周怀宗 王颖)水箱闸门放开,修复生物多样性,汇入湖水之中,增加渔业种群数量、净化河湖水质。

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 摄影 王颖

据介绍,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自觉加入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北京的公益行动中来

{image=3}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