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73290

通威牵手天合杀入硅片端 自身一体化发展模式不香了?

界面2020-11-18 15:40:371

原标题:通威牵手天合杀入硅片端,自身一体化发展模式不香了?

通威股份(600438.SH)与天合光能(688599.SH)进行了绑定。

11月17日晚间,通威股份、天合光能同步公告称,双方拟合作成立项目公司并共同投资四个光伏产业链项目,合计投资额约150亿元。

根据协议,上述各项目公司通威股份均持股65%,合计注册资本出资额约39亿元;天合光能持股35%,合计注册资本金出资额约21亿元。

四个项目分别为:年产4万吨高纯晶硅项目,投资额约40亿元;年产15 GW拉棒项目,投资额约50亿元;年产15 GW切片项目,投资额约15亿元;年产15 GW高效晶硅电池项目,投资额约45亿元。

这些项目均计划今年底启动,2021年10月-2022年9月之间完全投产。

根据双方约定,项目公司的电池片产品优先保障对天合光能或天合光能的关联方供应。

双方表示,合作是为了“打造专业分工、错位发展、协作互利的行业发展新格局”。

光伏产业链可大致分为硅料、硅片、电池片及组件四个环节。通威股份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制造商,并有望在明年超越保利协鑫(03800.HK),成为全球硅料老大;天合光能是目前全球第三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商。

山东航禹能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丁文磊对界面新闻表示:“这种合纵连横的一体化新模式应运而生,龙头们不再局限于自己完成一体化布局,标志着行业走向了一个成熟和协同发展的新阶段”。

这并不是通威股份首次与其他龙头深度绑定。

去年6月,通威股份入股隆基股份(601012.SH)宁夏银川15 GW单晶硅棒和切片项目,持股比例为30%。

今年9月,通威股份又与隆基股份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主要就隆基股份拟参股通威股份旗下两家硅料子公司,以及双方建立长期多晶硅料供需关系等事项达成合作意向。

通威股份、隆基股份各自霸占了当前光伏行业两大环节的老大,前者为硅料和电池,后者为硅片和组件。

本次通威股份与天合光能的合作,则涉及了硅料、硅片、电池多个环节,且通威股份在各项目中均占据主导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通威股份首度正式介入硅片端。

一位组件企业高管对此评论称,当前光伏企业的融资能力大幅增强,但技术进步过快导致的资产贬值也在加速。在这样的背景下,垂直一体化是把双刃剑,尤其是电池、硅料这两个投入过大的环节。

“因此,眼下的上下游合作与专业化分工的的作用,要远远大于竞争,通威股份和天合光能的模式给行业带了个好头。”

今年以来,光伏上游各环节正在加速寡头化进程。加强自身的垂直一体化程度,成为龙头们的共同诉求。

目前看来,它们除了采取自身向上下游发展的方式外,也开始更多地寻求合作对象。

就通威股份与天合光能的合作而言,组件商天合光能获得了上游硅料和电池保障;通威股份则为自己的硅料和电池产能拓宽了销路,同时合建的硅片项目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被垄断的压力。

作为晶硅产品的原料型材料,多晶硅料是光伏企业进行垂直一体化扩产的必需品。截至目前,作为硅料龙头的通威股份,已与隆基股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美科硅能源签订销售长单。

除了产业链协同的角度,业内还从182mm、210mm的尺寸阵营角度解读了这一合作。

隆基股份是182阵营的代表,天合光能则是210阵营的代表。目前,通威股份已与这两家公司进行了深度绑定。

深圳古瑞瓦特公司首席产品经理刘继茂对界面新闻指出,通威股份这种“两边都站队”的做法,好处是化解风险,无论哪一种技术成为主流都有主动权;坏处是成本较高,总会有一些设备会被淘汰,利益无法最大化。

通威股份称,本次与天合光能合作的各项目总投资额中,除注册资本金外,其余由各项目公司后续通过自筹方式解决。本次投资资金需求较大,在具体实施时可能对其未来现金流造成一定压力。

截至今年9月底,通威股份负债合计294.3亿元,相较年初增长2.4%;资产负债率约54%。

其中,长期借款及应付债券增长较快。长期借款达61.8亿元,较年初增长51.23%。通威股份称,这是调整债务结构所致。应付票据期末余额为63.4亿元,相较年初增长约20%。

责任编辑:逯文云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