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80127

李佳琦、李雪琴等被点名 辛巴遭王海打假:直播带货为何乱象频出?

商学院2020-11-22 14:38:531

李佳琦、李雪琴、汪涵被中消协点名,辛巴遭王海打假,直播带货为何乱象频出?

11月20日,中消协发布“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点名汪涵、李雪琴直播带货“翻车”和李佳琦直播间“买完不让换”。

通过对10月20日~11月15日期间相关消费维权情况进行网络大数据舆情分析,发现今年“双11”促销活动期间消费负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带货、不合理规则两个方面。

01

百万消费维权信息,双十一消费”翻车“频繁

据中消协介绍,监测期内,共收集有关“直播带货”类负面信息334083条,“槽点”主要集中在明星带货涉嫌刷单造假,售后服务满意度低、体验较差两个方面。

一方面,观看人数吹牛、销售数据‘注水’等‘影响力’指标的造假,已经形成一条产业链。而另一方面,恶意刷单、花式踢馆、虚假举报等同业竞争也污染了直播生态。

中消协报告称,在10月20日至11月15日共计27天监测期内,系统共收集“双11”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14296274条,日均信息量约53万条。

监测期间,“消费维权”信息曲线呈波动走势,并在10月21日、11月1日和11日出现三个舆情声量高点,高点出现与多家头部电商平台的开幕“狂欢”和两波促销密切相关。其中,峰值出现在11月11日,为1051437条。

“消费维权”日信息量

从信息传播渠道来看,微博是“双11”期间“消费维权”类信息传播主渠道,信息量占比56.30%;其次是客户端,信息量占比18.16%;第三是微信,信息量占比12.16%。

“消费维权”渠道信息量及占比分布

02

汪涵、李佳琦、李雪琴直播齐“翻车”

汪涵带货造假?退款率高达76%

有媒体报道,网络中流传的朋友圈截图显示,11月6日汪涵“顺德专场直播”中,有商家缴纳10万元开播费后,当天成交1323台,退款1012台,退款率高达76.4%。而且其他商家也有类似遭遇,导致店铺收到了平台虚假交易警告。

{image=1}

针对汪涵疑似 “刷单”行为,汪涵签约方银河众星回应称“这是假的”,目前平台方正在介入调查,具体攻击源头还未查清。17日,爆料者白涛发布声明,称汪涵带货造假传闻属于虚假不实消息。

李雪琴直播“人气”高达311万,真实观众却不到零头?

另据媒体报道,11月11日晚,当红脱口秀演员李雪琴与杨天真等被邀嘉宾在某平台参与了一场直播活动,和她互动的大部分都是虚假的机器人粉丝。一位全程参与此次直播的工作人员称,当天结束时的311万观众中,只有不到11万真实存在,其他观众人数都是花钱刷量,而评论区与李雪琴亲切互动的“粉丝”的评论,绝大部分也是机器刷出来的。

图源:中消协公众号

对此,李雪琴在某短视频平台,回应了此前直播带货引发的争议。李雪琴表示,那场直播她是作为嘉宾参加的,主要工作是和嘉宾网友互动,她和团队不参与任何直播间的数据运营。

李佳琦也“翻车”?直播间售后服务被质疑

11月21日晚间,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案例,案例1称“李佳琦直播间买完不让换”。

图源:中消协公众号

针对这一事。李佳琦直播官方微博回应称,消费者曾在11月6日将问题反映给品牌方和李佳琦直播间,厂商因为当时货品已售完无法换货,11月8日,已经进行了退款。如果对目前的售后解决方案仍有意见,会负责到底。

{image=2}

中消协表示,直播带货虽然火爆,但相当一部分只顾着聚流量、扩销量的商家其实并没有相应的售后服务体系。同时,商家、主播之间责任界定不清晰,遇到售后问题时互相“踢皮球”,进而引发消费者围观吐槽。

辛巴直播再翻车,所售燕窝只是糖水?

无独有偶,据媒体报道,11月初,有网友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视频表示,自己在辛巴团队直播间买到的燕窝是糖水,产品质量有问题。对此,辛巴带着徒弟“时大漂亮”在直播里展示所卖燕窝的检测报告,并扬言对于刻意抹黑的,包括那些带蓝v认证的、随意转发的营销号,即使倾家荡产也要维权。

但辛巴团队的“维权热情”只持续了几天。

11月19日,在职业打假人王海扔出一枚“实弹”后,辛巴团队的态度发生反转,表示“自家产品已经送去检验了,公司不涉及采购和销售行为,如果消费者要退货的话也完全配合”。

{image=3}

据王海放出的检测报告显示,该产品不含蛋白质和氨基酸,检测结果唾液酸含量高达万分之一点四。

对于即食燕窝的唾液酸含量多少才算正规?曾在印尼作为燕窝代理商的李明对《深网》表示,“即食燕窝的燕窝含量本来就很少,放多少要看商家的良心了,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从成本上看,燕窝投料量越高,价格越贵。”

对于辛巴团队直播带货的燕窝是否造假,还没有官方结论。但这场风波却从侧面反应出辛巴直播带货选品的漏洞。

03

中消协给出消费维权舆情应对建议

中消协表示,今年“双11”舆情数据已密集释放出三个方面的信号:

一是以各种形式隐匿于网络经济“灰色地带”的“大数据杀熟、不公平不合理定价、拒绝交易以及二选一”等将面临被法律法规清晰界定、有效追责。

二是无论单纯靠流量思维主导促销的老套路,还是依据“社交算法”设计的所谓新玩法,或都将面临解构性变革,行业领域的消费生态重塑或将开启。

三是“社交算法”、直播带货等代表的新技术、新业态在用脚投票的消费行为选择面前,“自我革命”、迭代更新的速度或将加快。

中消协提醒,各类主体要拿出真招实劲儿严把商品质量关,摒弃那些已经严重背离互联网开放共享精神的优惠促销套路,清醒把握消费新时代开启、消费业态和生态重构的良好契机。

同时呼吁,消费者对商家促销惯用的“沉锚效应”(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沉锚效应往往暗示消费者在做决策的时候会不自觉地给予最初获得的信息过多重视)保持足够的清醒,警惕“先入为主”的被动接受,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锚点”,全方位考察接收信息。既要选择“看得见、摸得着、靠得住”的实惠,又要保持良好消费心态,量需而“入”、度入而“出”。既要从“懂自己”层面考量消费选择的实惠实用,又要从“社会责任”角度检视权衡自身消费行为的健康理性。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赵云 杜波)、中消协官网、深网腾讯新闻(张睿、叶蓁)、中国基金报(金宥智)

责任编辑:张玫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