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94807

前11个月公募业绩“逆天” 基金经理却说“放低预期”

第一财经2020-12-01 17:21:021

原标题:前11个月公募业绩“逆天”,基金经理却说“放低预期”

2020年进入最后一个月。今年以来,公募基金不论是业绩和规模都取得了十足的成长。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显示,得益于股市的结构性行情,前11个月内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分别取得了45.1%和44%的收益。

更为难得的是,在可统计的7414支开放式基金(非货币、短期理财、QDII)中,全部实现了正收益。截至目前,还有7支基金的收益率翻倍。

在出色的业绩带动下,公募基金规模也大幅增长。仅10个月的时间,公募基金资产净值便增加3.54万亿元,首次突破18万亿大关。同时,截至11月底,首发规模超100亿份的新基金便有39只。

不过,受访业内人士也表示,展望明年恐怕很难出现2019年、2020年的高收益。“我觉得要放低预期。”上海一位公募基金经理坦言。

7支基金翻倍

公募基金前11个月的业绩出炉。

东方财富Choice统计显示,今年前11个月,可统计的404只普通股票基金平均收益率为45.1%,其中有400只取得正收益,其中收益率超过20%便有369只,超过40%还有238只,占比(58.9%)接近6成。其中,收益率翻倍的有2只,分别是广发高端制造和工银战略转型。

同样,在可统计的1005支偏股混合型基金中,竟无一为负收益,平均收益率为44%。收益率50%在以上的也多达358只,占比为35.6%。进一步来看,有7只产品的收益率超过90%,其中工银战略新兴产业混合A、工银战略新兴产业混合C排在前二位,收益率均超过100%,也是偏股混合型产品中仅有的翻倍基金。

进一步来看,在可统计的7414只开放式基金(非货币、短期理财、QDII)中,也全部实现正收益,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超过50%的也有986只,占比13.3%。

其中,收益率超过100%的有7只,分别是广发高端制造、农银工业4.0、农银新能源主题、农银研究精选、工银战略转型、工银战略新兴产业混合A及工银战略新兴产业混合C。可以看到,翻倍的这7支基金由3个基金公司包揽,分别是广发、农银汇理和工银瑞信,其中两家是银行系公募。

在这样的业绩带动下,今年公募基金产品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截至11月底,一日售罄的基金更是多达117只,刷新年度新成立百亿基金的数量纪录。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8.31万亿元,这也是公募基金规模首次突破18万亿元大关。在2019年底,公募基金资产合计14.77万亿元,这意味着,仅10个月的时间,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就增加了3.54万亿元。

今年以来“爆款基金”频频出现,截至11月底,首发规模超100亿份的新基金便有39只。不过第一财经注意到,成立时间较短且有一定的建仓期,“爆款基”大多没有特别出色的业绩。

据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在今年的爆款产品中,成立至今收益率最高的是易方达研究精选,上市首日至11月底的净值增长率为51.8%,其次是华夏中证新能源汽车ETF,这两只基金均成立于今年2月。

由于成立时间较早,这些基金也在今年的结构性行情中取得了不错的收益。相比之下,成立于7月以后的基金,比如鹏华匠心精选、汇添富中盘净值等,收益率仅在4%左右。而成立于8月的广发稳健回报和价值核心成长,则录得负收益。

基金经理放低预期

“不少基金公司对业绩的考核就是到11月底,所以基金经理开始为明年做打算了。”某公募基金人士也告诉第一财经。

多位业内人士均表示,2019年、2020年公募基金均取得非常出色的业绩表现,下一年估计很难复制这样的高收益。

中泰证券分析师李迅雷便认为,2021年的资本市场仍然会比较繁荣,并在繁荣中走向开放,但期望公募基金继续获得30%以上的超高收益,似乎并不现实。

“虽然我们也认为整个收益空间或者说收益的结果肯定不如2019年和2020年,但是我们认为正收益还是有可能的。”北京一家头部公募权益基金经理对第一财经表示。

“总之还是要放低预期,可能不会像过去两年取得这么高的回报,比如可以降低组合的整体估值水平。”一位上海公募基金经理也表示。

比如11月以来,顺周期板块持续表现优异,在资源板块大幅上涨之后,银行板块也走出一波行情。12月1日,银行板块再次上涨2.88%,厦门银行(601187.SH)再度涨停。最近10个交易日厦门银行股价已累计上涨近40%,大幅跑赢大盘。

比如大成基金便认为,随着行业盈利的分化以及流动性环境的收敛,极致的估值分化在三季度开始收窄。2020年四季度经济复苏进程仍将持续,趋势或将延续至明年上半年。而决定2021年基本面的关键点是经济内生动力的向下拐点。由于全球经济将趋于复苏,而同时疫情和贸易摩擦加剧了逆全球化趋势,制造业回流会增加生产成本,中期来看,2021年二季度之后或迎来新的通胀周期。操作上建议寻找低估的顺周期细分行业。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顺周期行情短期仍可能延续,但大概率进入下半场,一方面周期行业单季度盈利增速见顶可能在一季度,而周期风格一般提前见顶;另一方面,各主要周期品面临冬储等累库压力;因此预计周期行情最多持续到明年春节前后。

“从估值情况来看,科技、消费类龙头公司的股价和估值相对来说的确是在历史上比较高的位置。但我们觉得和2014年、2015年的牛市相比,它的基本面是没有泡沫的。现在在高位的这批公司,确实是各行各业的龙头,未来发展情况良好,只不过确实涨得比较多,需要时间来消化。”上述北京头部公募权益基金经理则进一步说。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