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美推“反共”新规既病态又荒诞
原标题:美推“反共”新规既病态又荒诞
美国国务院12月3日发表限制中共党员及其直系亲属入美旅行的声明,将这些中方人员旅美签证有效期由十年缩减为一个月。当前这届美国政府在涉华政策上正进一步陷入丧失理性的病态之中,这一新的反华举措毫无底线与道德良知,既揭示了美国当下执政团队封闭和自负的秉性,更折射出美国对外政策浓厚的种族主义和意识形态痼疾以及热衷于制造对抗而非促进和解的缺陷。
{image=1}
首先,当前的美国执政团队在根本上缺乏真正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坦诚态度。他们关于“中共不代表人民”和“中国颠覆国际秩序”的认识完全错误。中共的执政合法性既基于带领国家走向独立与强盛的历史,更基于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福祉努力奋斗的进程。民众对中共的支持稳定而且坚实。
中国也绝对没有推行强迫他国接受中国模式的所谓“颠覆国际秩序”的政策,而是通过不断完善自身治理,启发他国寻找合乎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当下美国执政团队试图以妖魔化中共和中国的方式,瓦解中国人民以及他国对中共和整个中国的支持与理解,鼓噪对华不利的舆论氛围。这种种族优越心理和意识形态偏见的确“很美国”,与历史上美国的“白人至上主义”群体在美洲清剿印第安人的做法如出一辙。但在多元文化与全球化大潮中,当下美国这群“白人至上主义者”对中共和中国的诋毁,只会带来自伤结局,最终落得形单影只的下场。
其次,当下美国执政团队根本没有了解中国的意愿。在幅员辽阔与人口众多的中国,稳定始终是确保安全和发展的最重要前提。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更是反复表明,获得持久稳定的关键前提之一,就是必须始终存在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70余年来,两者都通过中共的执政得以实现,因此中共领导地位的长久性在中国始终具有深厚的合法性基础。
当下美国一些政策精英试图将中共与人民区分对待,宣扬所谓“削弱中共才能确保中国长远发展”的歪理,目的再明显不过了。美方这种逻辑的实际后果是什么呢?无非是使中国国家治理能力毁折甚至国内出现混乱,随之而来就是中国国力与影响力的衰退。既打击中共又削弱中国,就是他们竭力诋毁中共的真实意图。绝不与政治制度相异和意识形态体系相左的大国持久协调相处,是这些人的固有观念和政策取向。他们如此偏执,对中国的了解又是如此肤浅,都注定了其对华政策定位与实践的失败。
第三,当下美国执政团队根本缺乏对时代潮流的准确把握。他们依然顽固执守政治制度不同质国家必然陷入体系对抗的“宿命”,深陷在世界权力转移必然带来冲突乃或战争的过时思维之中。他们仍然基于19世纪上半叶看待欧洲大陆君主专制国家、20世纪看待纳粹德国和共产主义苏联那样的“势不两立、你死我活”观念,自认为始终处于道德和正义高地,据此认识当下的中国。
美国自以为是地认为,它在与历史上那些国家对立时最终获胜的命运,会再次体现在与中国的对立中。殊不知,美国自身正陷入越来越与那些国家为伍的危险境地。时代变化了,思维和行动也要变。当下美国执政团队与一些政策精英显然没能以发展和换位思考的视角认识自身,认识中国。中共坚持的开放性,相关政策紧随全球化时代大潮的现代性,都决定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相融性和互惠互利。美国现政府顽固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和抗拒全球化的政策,导致世界面临更大不确定性,这与中国坚定的多边主义与经济全球化政策带来区域与世界普惠局面,形成鲜明对比。中美疫情治理的对比,更是说明时代站在中方一边,而非美国当下执政群体那边。
需要说明的是,中共党员有9200万,如将亲属一并算入,将是一个至少涉及3亿人的庞大群体。假设美国现政府完整落实这份声明中所说的限制措施,美国联邦政府资源将经历类似在美墨边境建墙那样的又一荒诞式大浪费。美国执政团队的当务之急是汇集政府和整个社会的资源抗击疫情和尽快恢复经济,而非无所不用其极地制造一个与和平中国搞对抗的美国。美国当前执政团队已经丧失对美国关键利益的判断能力,对华政策也陷入极度心理失衡状态,呈现出少有的极端主义危险倾向。美国对华政策确实再次处在一个关键十字路口,希望未来的美国政府能够理性平和看待自身、中国与世界,与中国相向而行,共同为持久稳定与繁荣的国际秩序奋进。
(作者是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
责任编辑:张申
崔洪建:怎么算中欧投资协定这笔账
中欧在2020年底完成投资协定谈判,不仅让双方领导人的承诺如期达成,让中欧关系有了更稳固的基础,也给新冠疫情重压下的世界经济带来更多希望。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会对此感到满意:美国就有人不高兴了,欧洲有人要憋着劲捣乱,国内也有“让步太多”的个别杂音。那么中欧投资协定这笔账究竟应该怎么算?责任共识和法律保障0000香港各界:中央无私支援将为香港抗疫提供最有力保障
新华社记者刘明洋、周文其、朱宇轩7月初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暴发,已连续8天单日新增确诊病例超过100例,医疗资源的承载力已接近饱和。国务院港澳办、香港中联办日前明确表示,中央将为香港抗击疫情提供一切必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