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华为 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都在逼近医疗圈
原标题:不止华为,谷歌、苹果等科技巨头都在逼近医疗圈
近日,一则华为招聘药物研发算法工程师的消息在行业里刷屏。
科技巨头也蹚入医药圈了?
是的,华为来了。不过不是最近,在医疗行业,华为并非新军。从早期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到近一两年来的智慧医院、AI+新药研发等,华为正一步步逼近医疗的核心。
在消费者层面,华为的主要产品可能还只是智能可穿戴设备。但是,在B端,华为已推动5G、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和落地,和医院、医疗器械厂商、医疗IT厂商、政府等产业链上的多方达成深度合作,一些颠覆级的应用场景和产品正在酝酿中。
今年,在医疗业务上,华为更是动作频频。
{image=1}
3月,华为发布了2款智能手表,支持水下监测、科学睡眠等功能;4月,其成立了荣耀终端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了I类、II类和III类医疗器械的销售;8月,华为云医疗AI团队两篇论文被MICCAI 2020收录;11月,华为已拿下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正如这样的快节奏,接下来华为会推进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在医疗行业的落地应用。
其实,不仅是华为,近年来,国外的谷歌、苹果、微软等科技巨头,国内的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也正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逼近医疗圈,“到大健康去”已经成为巨头们共识的方向。
苹果自2015年初代Apple Watch问世以来,其在医疗领域的布局都紧紧围绕这款智能可穿戴设备,不断向用户提供医疗健康服务的更新迭代。从早期的助力健康管理,到开通心电图、可检测哮喘、阿尔兹海默症等医疗级功能,苹果一直在拓展可穿戴设备的边界。
而对谷歌来说,其最为瞩目的当属其医疗AI业务。疾病研究属于核心医疗范畴,谷歌利用其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优势,和医疗行业的资深玩家开展合作,为眼部疾病、自闭症、肺癌等多种疾病研究赋能,在新药研发领域的参与也愈发深入。
在中国大健康领域,百度、腾讯、阿里、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亦早已悉数到场。
阿里巴巴在2014年,就打造了“阿里健康”,成为阿里“Health”战略最直接的执行者。而百度在2017年裁撤医疗事业部3年后,今年又带着全新的“百度健康”品牌归来,并在短时间内进入了健康医疗科普、在线问诊、健康管理等细分领域。
京东打造的“京东健康”不久后即将在港交所挂牌交易,估值近2000亿港币;而腾讯近年来已投资了医疗健康领域数十家知名公司,涉及医美、互联网医疗、运动健康、生物医药、健康保险等多个领域。
整体而言,科技巨头进入医疗健康,已是行业的常态。
“十年后,大健康将成为超过房地产、汽车的最大产业。”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陈东升在某次论坛上说,马云也曾在不同场合公开表示,最有可能诞生下一个BAT的领域是医疗健康。
大佬们的话有一定依据。2019年,我国医疗支出占GDP的比例为6.6%,而在美国,这一比例约为18%,且医疗健康的支出还在逐年上升。多位行业人士曾预测,我国医疗支出占GDP的比例未来预计将增长到10%左右。
这无疑是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行业,但科技巨头们最后真能在这里淘到金吗?
(作者系《财经》研究员)
责任编辑:王翔
广州市善达医疗因“使用未注册医师开具处方”等违规行为被罚
中国网财经11月3日讯(记者杜丁见习记者安荻)今日,信用广州发布一则关于广州市善达医疗投资有限公司的行政处罚信息(穗埔卫医罚〔2021〕037号)。{image=1}0000爆款综艺也开始直播带货 “姐姐”首秀为何战绩一般?
6月26日,《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波姐姐小分队与“端碗大师”黄晓明正式直播带货,从晚上7点半开始持续5个小时,多轮现金抽奖和秒杀活动使得直播间热度不减,在线人数始终在10万以内波动。相较于《乘风破浪的姐姐》开播3小时播放量逾2500万的“火箭”速度,海陆、吴昕、丁当三位姐姐首期卖出几百万元的成绩算不上最佳,但抖音与综艺IP联手带货的尝试,让热度变现有了更大想象空间。{image=1}0000苏宁易购:控股子公司云网万店引入战略投资者 投前估值250亿元
来源:苏宁易购据苏宁易购公告,苏宁易购公司以深圳市云网万店科技有限公司为主体,对苏宁易购互联网平台业务进行整合重组,重组后的业务包括面向用户和商户提供电商和本地互联网融合交易服务、面向零售商和供应商提供供应链、物流、售后和各业态的零售云服务,并配套相关研发和运营管理团队。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公告0001知识付费模式未跑通 知乎二度入局短视频
艾媒咨询CEO兼首席分析师张毅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如今,知乎布局短视频的最大驱动力还在于短视频的社交属性,这是当下最热的话题之一,从本质上来讲,还是有点跟风的性质。”时代周报记者李子慧发自北京短视频风潮冲击下,曾在该领域试水失败的知乎平台也开始转变,再度杀入短视频市场。0000瑞幸董事会复盘:陆正耀多次驳回异议 未在现场公开唱票
逐鹿瑞幸:由企业内部发起的调查,意义何在?目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尚未发起对瑞幸的调查,中国监管层也还未公布调查结果。如今,由内部人控制的董事会会将“小蓝杯”带向何方?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