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08102

首家外资独资券商真的来了 “鲶鱼”能否搅动券业江湖?

券商中国2020-12-08 17:32:100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原标题:重磅!首家外资独资券商真的来了,7万亿高盛“驾到”!收购协议正式签约,“鲶鱼”能否搅动券业江湖?

{image=1}

首家外商独资券商呼之欲出!

12月8日,有消息称,高盛已启动收购合资公司高盛高华100%股权的程序。券商中国记者向高盛方确认该消息属实。记者独家确认,高盛集团已于近日和合资伙伴签署了最终协议,收购高盛高华证券全部剩余股权。

高盛集团已经率先完成了对高盛高华证券100%持股的协议签署,接下来尚有一些监管流程要完成,高盛高华证券大概率将成为首家外商独资券商。截至三季度末,高盛集团总资产为1.13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7万亿。

公开信息显示,证监会核准批复的外资控股券商数量有8家。除了高盛集团推进对高盛高华证券100%持股已有实质性进展,摩根大通对摩根大通证券(中国)的持股也于近期增至71%之多,在中国金融业扩大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正成为外资巨头的“抢滩宝地”。

高盛集团已完成100%持股高盛高华证券的协议签署

早在今年3月份,证监会表态自4月1日起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之时,多家外资控股券商的外方股东就公开表态要谋求控股券商的100%持股。半年多来,外资布局中国证券业的举动应接不暇,随着高盛集团完成100%持股的协议签署,首家外商独资券商归属已渐明朗。

高盛相关负责人8日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高盛集团和高华证券在过去17年的合作是成功的,接下来完成100%持股后,会更好地投资中国。

对于市场来说,首家外商独资券商落地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今年3月份,证监会接连核准了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分别对高盛高华和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完成控股,其中,高盛集团对高盛高华证券的持股比例从33%增至51%。

高盛亚太区(除日本外)联席总裁李廉 (Todd Leland) 在获准控股高盛高华时表示:“这是我们在华业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获得多数股权后我们可以着手准备重组在华业务的实体结构。我们将寻求尽快把所有在北京高华证券运营的业务及管理部门迁移整合为单一公司实体——高盛高华。同时,我们也将寻求尽早实现100%的所有权。”

天眼查APP数据显示,今年4月22日,高盛高华证券工商信息发生变更,高盛集团取代高盛(亚洲)成为外方股东,股权比例上,高盛集团持股比例增至51%,北京高华证券持股比例变为49%;公司注册资本由8亿元变更为10.94亿元,增幅36.73%。今年8月份,高盛直接投资部董事总经理范翔接替方风雷出任公司董事长,公司总经理由有监管背景的索莉晖担任。

高盛亚太区(除日本外)联席总裁白瑞德 (James Paradise) 也曾表示,高盛计划着重于发展和加强现有的中国业务,扩大高盛的潜在市场以及投资于人才和技术。这一计划与中国正在进行的资本市场改革进程相吻合。

根据Dealogic的数据,自2004年至今,高盛在中国股票和股票相关发行排名处于行业首位。

外资控股券商“纷至沓来”

至目前为止,公开信息显示,证监会核准批复的外资控股券商数量有8家。其中瑞银证券、高盛高华证券、瑞信方正证券、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等为外资股东通过提高持股比例实现控股;摩根大通证券(中国)、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大和证券、星展证券为新设券商。此外,汇丰前海证券在CEPA协议下设立的首家外资控股券商,成立于2017年,汇丰银行持股比例为51%。

除了高盛集团推进对高盛高华证券100%持股已有实质性进展,摩根大通对摩根大通证券(中国)的持股也于近期突破了51%的控股线,达到71%之多,但距离100%持股尚有差距。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信息显示,10月23日,上海外高桥持有的20%摩根大通证券(中国)股权以1.78亿元的转让底价成功交易,受让方为摩根大通。在获得二股东外高桥的20%股份后,摩根大通的持股比例将升至71%。在受让外高桥所持股份后,摩根大通证券(中国)其他4名股东大多为财务投资者,不难想见摩根大通将陆续谋求收购剩余股份。

2018年4月,证监会发布实施《外商投资证券公司管理办法》,对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做出重大调整,首次允许合资证券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最高可达51%。随后,外资控股券商设立进入快车道。2020年4月1日起,证监会正式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除了上述核准的外资控股券商外,目前还不断有外资机构申请设立控股券商。10月上旬,渣打银行(香港)申请设立证券公司的材料已被证监会接收;青岛市国资委旗下的青岛国信发展集团也正在谋求设立证券公司,并已向证监会递交申请材料。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10月份举行的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上表示,目前已有8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获批,首家外资全资基金公司、首家外资全资期货公司成功落地。外资私募基金公司进入我国已经形成趋势。证监会将进一步完善内外资证券基金机构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支持优质机构与客户一起走出去,提升跨境服务专业能力,更好满足企业跨境投融资需求。

加速本土化进程

梳理发现,大多外资控股券商在中国都得到了监管层的“呵护”,比如,2019年底开业的野村东方证券以及摩根大通证券均在2020年证券公司分类评级中获得了BBB类评级,瑞银证券已经从BBB类上升到A类券商。

这些券商也不断加速在中国“招兵买马”,加快推进本土化进程。比如高盛集团公开发表的计划称,会在五年内将中国员工人数增加至600人。

近日,野村东方国际证券集中发布多个岗位的招聘信息,包括资产管理部负责人、分支机构负责人、行业研究主管、权益投资经理、财富顾问等多个岗位,工作地点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日向会员单位下发的《证券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经营情况分析》显示,前三季度外资券商经营业绩实现快速增长,合计实现营收224.77亿元,净利润73.9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5.55%、64.61%;行业占比6.57%、5.57%,同比分别提升0.22、0.7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内资券商加速国际化布局。截至第三季度末,有34家证券公司设立境外子公司,境外子公司总资产为1.13万亿元,净资产1152.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6.61%、6.53%。

多方研究人士认为,合资券商持续扩容加剧鲶鱼效应,短期内势必加剧行业内的竞争,同时我国券商传统的通道类业务的盈利模式也将受到新的挑战。而从长期来看,行业层面,外资有望引入先进的业务、技术及管理,推动证券公司向国际化投行靠拢。

责任编辑:张熠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