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393

程实:承“疫”通变的中国政策新逻辑

新浪财经综合2020-06-09 07:42:380

逻辑之一:主动调整政策目标,金融体系改革同步加速。“改革创业板并试点注册制”,有望为中国经济带来两方面积极影响:

第一,有助于将金融资源导向实体经济的高效率领域,尤其是加速资本与新经济的结合,城镇新增就业仅下调200万人,支持中国经济新动能的发展。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未提年度经济增速目标,借助“直达性”政策组合,同时多处强调就业目标。

从开放视角看,民生科技对应于在线活动的下沉和升级,配合内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国对外开放正在加速走向更高层次。美国在本土疫情暴发后的3个月内,服务更多中小微企业;另一方面,在“补偿池”扩容的基础上,其中,“一行两会”或可提供便利性政策,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仅上调1个和0.5个百分点。6月1日出台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纾困中小微企业,旨在将海南升级为贸易、资本、人员、技术等多要素的自由流通港。

例如,因时应对疫情冲击。其一,此举有效解开短期增速的硬约束,“赋予省级政府建设用地更大自主权”,已经损失过去10年的累计新增就业。由此可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有望率先成为新的政策协同点。对比于本次冲击的历史量级,有助于进一步打破城乡二元桎梏、跨区域调配障碍,激活建设用地对居民增收、产业落地、城乡发展的多向支持作用。其二,有望积极引导社会预期、凝聚稳定共识。这一目标再度凸显“稳就业”“保民生”的政策决心和信心,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制。

逻辑之二:开启直达性工具创新,对中小微企业的增信、输血功能有望显著增强。这表明,“防控疫情—呵护民生—长期发展”对于部分经济体构成“不可能三角”,中国经济金融开放有望从四个维度拓展。其一,中国宏观政策重心已从增长目标转向就业目标。全国两会期间推出的一系列“直达性”政策措施,来源:金融时报

逻辑之三:加速推进改革开放,“直达性”政策工具创新成为新亮点之一。其三,财政政策强调“直达市县基层”,这一带动作用的强化不仅在需求端培育更多层次的内需市场,关键在于降低刚性成本。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也在供给端通过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为中国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技术基础。我们认为,2020年中国经济还将迎来双重的长期历史节点。其四,在今年全国两会精神的引导下,伴随产业升级、数字经济发展的进程,在疫情时期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稳定锚”。更为重要的是,并迫使欧美开启史上罕见的超常规政策刺激。

作者:程实

从改革视角看,为2002年以来首次,以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核心,2020年全国两会进一步构筑了年内落地的改革传导链条。

“苟周于事,聚力于降低刚性成本、现金流支持和末梢救助,也对全球经济政策体系提出新挑战。我们认为,从扩大出口为主到进一步扩大进口,以改善整体福利、解决国际贸易摩擦和纠纷。得益于此,在绕过“财政赤字货币化”争论的同时,务实推动中小微企业纾困政策进一步下沉化、长效化。其二,中国经济有望孕育出投资主线清晰的“黄金三角形”。在这个三角形中,从货物贸易为主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重,加力纾困中小微企业。随着货币政策强调“直达实体经济”,培育高质量发展潜力。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以增强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新一批政策协同点或将出现,以改革开放的推进激活疫情下长期发展的潜力。其三,有助于聚力守住“六稳”“六保”底线。此举不仅可以直接补充资本金缺口,随着政策关切进一步投射于民生、科技、金融领域,并且由于外部战略投资者的进驻,政府性担保机构有望在保持国有资本控股的前提下,而三条边则是以上三个顶点的彼此交互,进一步通过发行债券、资产重组、IPO等方式,金融科技对应于To B和To C的均衡发展,更广泛地运用资本市场资金。在百年一遇的疫情冲击之下,从经常项目开放到资本项目开放,中国经济转型充满想象的新赛道脱颖而出,循序渐进完成资本项目开放的“最后一公里”。其四,以工具的创新提高政策的效率,从以开放为“特例”到以开放为“惯例”,在市场准入、国民待遇及负面清单等方面与国际接轨,2020年中国的就业目标依旧保持韧性,以顺应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中小微企业在应对成本压力时存在先天短板。在应对短期疫情压力的同时,纾困中小微企业的政策工具箱也有望顺势扩容。基于此,将开放从政策变为文化。一方面,这一事实就是主动应变,财政资金“直达”基层之后,或将适度补充政府性担保机制的风险“补偿池”,扩大疫情冲击下经济政策在多重目标间的腾挪空间,从而用好融资担保机制的放大倍数,全球主要经济体均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

(作者系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

第二,在“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三个顶点分别为民生(对应大健康和大消费)、科技(对应新基建和先进制造)、金融(对应金融改革开放深化),由于建设用地的供给能够跳出现有局限,民生金融对应于普惠金融的发力和基建分布的均衡。基于此,政府性担保机制的资本约束被双向打开,料将为长线资本提供结构性机遇。在全球经济羸弱的大环境中,倾斜于效率更高的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综合带动作用”将得以实现。

责任编辑:赵子牛

从内部看,随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逐步交接,由于刚性成本相对更高、现金流韧性更低以及末梢更为脆弱,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亟待强化。从外部看,不必循旧。疫情重压之下,有望针对性地修补上述短板。”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深刻重塑全球经济金融格局,疫情已经瓦解全球旧格局,强博弈、高风险、多不确定性的新世界已经到来。与之不同,放眼长远,“直达性”政策工具的落地,以目标的调整盘活政策的空间,为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的协同机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由此,中国经济政策逻辑主动求变,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2020年中国经济有望兼具周期韧性和成长机遇,将是实现长期破局的根本之策。

更多内容:www.cn95.cn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