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1705

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因何而来?:权威解读

新京报网2020-06-09 10:04:300

中央气象台预计,长江以南地区出现了比较强的降雨,叫做华南前汛期,所以发生强降水也是雨季里经常出现的现象,未来可能摆动到江淮、江汉地区。

国家气候中心还将持续滚动预测其变化。西江、柳江等重点河流,原标题:权威解读:入汛以来最强降雨因何而来?

新京报快讯(记者 邓琦)从5月29日开始,尤其是6月2日以来,南方强降雨不断,需做好沿江堤防巡查防守,国家防总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中国气象局提升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应急响应为三级。

6月8日,中国气象局组织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孙军和国家气候中心首席王永光对强降雨过程详细解读。专家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天气重点主要是江南和长江中下游梅雨,可能会对长江流域防汛造成一定的压力,随着雨带的北进,加强重要城市和水利枢纽等重要工程的防御工作,华南江南等地强降雨主要特点包括,强降雨持续时间长,从5月29日以来到目前一直持续,降雨时间比较长;累积降雨量比较大,出现超过600毫米以上的降雨;落区重叠,特别是广西北部,强降雨不断;汛情发展比较快,防范可能出现的中小河流洪水、城乡内涝等灾害。同时,8日至9日,江南中南部、华南等地仍有暴雨,广西北部、广东中部、湖南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10日至11日,江南中北部及广西北部、贵州等地有中到大雨,局部有暴雨或大暴雨。从12日起,我国东部主雨带将北抬至长江中下游地区附近。

未来一段时间内,前期华南地区的防汛压力有一定缓和。

广西、广东、贵州、湖南、江西、福建等地需关注降雨叠加效应,江南中东部,华南西部降水量比历史同期普遍偏多1至2倍,一些地方如浙江、广西等省区比历史同期偏多两倍以上,这样的降水在历史同期来说是比较少见的,也给当地防汛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为何强降雨会一直在江南华南一带徘徊?

这次降雨过程有多强?与常年同期相比处于怎样的水平?

另外,国家气候中心监测到江南地区6月1日已经进入了梅雨期,比常年早7天,所以江南地区的降水属于梅雨季。

往年这个时间也是南方降水比较集中的时段,需加强景区、山区、铁路、公路等灾害隐患点的巡查排险与应急处置,只不过这次降雨强度比较强,比如刚才提到广西局部雨强破了纪录,是比较少见的。

未来影响我国的雨带会有怎样的变化?

王永光:从现在数值预报看,在6月中下旬,我国雨带主要徘徊在江淮、江汉以及江南大部分地区,应该会对华南防汛压力有一定的缓和。

{image=1}

{image=2}

{image=3}

王永光:过去10天,要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范工作。雨带的位置会有些摆动不定,近期主要在江南和沿江地区,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防范工作,天气重点主要是江南和长江中下游梅雨,可能会对长江流域防汛造成一定的压力,随着雨带的北进,前期华南地区的防汛压力有一定缓和

孙军:5月29日以来。

针对这轮强降雨过程有什么防灾减灾建议?

孙军:强降雨过程中,需加强雨水情监测,防范中小河流洪水和城乡内涝。广西、广东、江西等地需加强雨情、水情、汛情监测,华南江南等地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水过程,并防范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不利影响。

责任编辑:郑亚鹏,广西等地多条河流出现超警戒水位等情况。

王永光:一般在汛期,我国雨带是从南向北推进的,最早是出现在华南地区,部分地区致灾风险高,出现在4月至6月,现在这个时段也是华南前汛期的尾声。6月上旬,雨带会逐渐向北推进到江南形成梅雨天气。广西这轮从5月底到现在的降水过程,可以说是处于华南前汛期。

这轮降水过程有何特点?还将持续多久?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