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款存货走高、研发投入后劲不足 怡合达IPO仍需观望?
应收款存货持续走高 研发投入后劲不足!怡合达IPO仍需观望?丨IPO棱镜
在业绩方面,怡合达近年营收及利润实现稳步增长。但同时,其应收账款也呈增长趋势,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亦逐年上升,应收账款周转率则有所下降
{image=1}
《投资时报》研究员董琳
FA,即工厂自动化,是指使用自动化设备和装置来取代工人重复劳动,实现产品的全部或部分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以消除人为因素导致的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性,以及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专业为自动化设备制造单位提供自动化零部件一站式采购服务的企业,东莞怡合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怡合达)拟登陆资本市以寻求更大发展。
此次IPO,怡合达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4001万股,占发行后股份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00%,计划募集资金11.46亿元。其中,7.79亿元拟用于智能制造供应链华南中心建设项目,3.07亿元拟用于苏州怡合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零部件制造项目,0.60亿元拟用于东莞怡合达企业信息化管理升级建设。
招股书显示,怡合达成立于2010年12月,总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法定代表人金立国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持有该公司31.61%的股份,为该公司控股股东。金立国、张红、章高宏、李锦良4人合计控制怡合达53.06%的股份,对该公司构成了共同控制。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在业绩方面,怡合达近年营收及利润实现稳步增长。但同时,其应收账款也呈增长趋势,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亦逐年上升,应收账款周转率则有所下降。
应收账款存货均逐年增长
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下称报告期),怡合达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76亿元、6.25亿元、7.61亿元及5.35亿元,净利润0.64亿元、0.98亿元、1.44亿元及1.21亿元,增长较为稳定。
但与此同时,其期末应收账款涨幅也较大。据招股书披露,报告期各期末,其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0.71亿元、1.45亿元、1.91亿元和2.73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8.81%、23.16%、25.08%和25.49%(经年化处理)。此外,各期末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金额也分别达到359.84万元、784.55万元、1889.87万元和2372.89万元。
随着应收账款不断增加,其应收账款周转率逐年下降,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7.37次、5.80次、4.54次,两年内周转次数减少近3次/年。
对此,怡合达解释称,与公司合作时间长、合作规模较大的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客户数量有所增加,而公司给予其的信用期较长。此外,对于受外部环境不利影响较大的下游客户,怡合达也对其货款结算周期给予了延长处理。
除了逐年攀升的应收账款,怡合达的存货余额也呈增长趋势。据《投资时报》研究员了解,报告期各期末,怡合达存货账面余额分别为1.40亿元、1.77亿元、1.94亿元和2.18亿元,该公司存货主要由半成品、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组成,三者合计占存货总额比例分别为86.70%、89.02%、89.72%和86.48%。
同时2017年至2019年,该公司存货库龄超过1年的存货金额占比也在逐年增加,分别为15.88%、24.32%、31.88%。虽然怡合达为此进行了存货跌价准备,但如果该公司未来不能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合理控制存货水平、优化存货管理能力,导致存货滞销,其将存在存货跌价风险,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及经营现金流产生不利影响。
对此,怡合达表示,公司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发货后至与客户确认后确认收入,以及工业自动化设备发货后至验收后确认收入均需要一定周期,使得公司存货中发出商品金额较大。
怡合达近年流动资产构成情况
{image=2}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
研发投入低于销售投入
据招股书显示,怡合达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因此自2016年起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税率优惠,企业所得税税率由25%下调为15%。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报告期内,怡合达申请取得产品目录手册作品著作权9项。2017年—2019年完成研发项目数量分别为10个、18个和19个,目前该公司及子公司已取得146项专利,其中14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设计专利。
但《投资时报》研究员分析其研发相关数据发现,怡合达的研发投入低于其销售投入。
从人员构成来看,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
招股书显示,2017年末,该公司研究开发人员为87人,员工总人数为1286人,研究开发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为6.77%;2018年末,高该公司研究开发人员130人,员工总人数为1397人,占比为9.31%,未达到10%的最低标准。2019年末和2020年上半年,研发人员比例虽达到标准,占比数值仅为11%。
从员工专业结构来看,截至2020年上半年,该公司研发人员为167人,基本与供应链人员持平(165人),远低于生产人员(398人)、营销人员(327人)、产品中心人员(318人)。
从研发费用来看,怡合达研发费用构成主要为职工薪酬和材料费,二者合计占研发费用的比例分别为94.43%、93.69%、93.83%和96.41%。报告期内,该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817.05万元、2397.80万元、3331.80万元和1756.14万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83%、3.84%、4.38%,3.28%,均未超过5%。而同期其销售费用率分别为8.47%、10.16%、8.38%、7.04%;管理费用率分别为9.23%、9.9%、8.46%、6.25%。
有分析认为,自动化设备涉及的下游行业众多,对零部件的实际需求也各不相同。近年行业发展前景可期,吸引了不少跨领域企业转型到自动化,行业竞争加剧。若怡合达不能持续保持产品开发、工艺改进,以满足市场需求,或将失去其竞争优势。
怡合达员工专业结构情况(截至2020年6月30日)
{image=3}
数据来源:公司招股书
产权纠纷引关注
2013年怡合达曾与米思米(中国)精密机械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米思米(中国))产生一起知识产权纠纷,米思米(中国)要求怡合达停止侵犯其就《MiSUMiFA工厂自动化用零件》(2011简体版)产品目录所享有的著作权,该项纠纷于2014年2月调解并结案,怡合达向米思米(中国)支付人民币1.56万元并停止发行、复制、传播公司2012年版、2013年版的目录手册。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在二轮问询时,深交所就经营模式的问题,要求怡合达补充披露“采用与米思米类似的经营模式以及编制产品目录手册等是否存在侵犯米思米著作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相关知识产权的情形或风险”等。
怡合达解释称,商业规则需结合方法的内容及技术特征方可申请获得保护,仅经营模式无法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的保护。因此,采用与米思米类似的经营模式不存在侵权情形及风险。
2020年,怡合达还涉及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的纠纷。不过,涉诉产品销售额占同期营业收入比例低于0.01%,怡合达对上述侵权计提预计负债30.77万元。
此外,怡合达位于东莞市虎门镇北栅社区东坊工业区的生产经营场所系向创富物业租赁取得,租赁面积合计17930.00平方米。该厂房土地用途为工业用地,取得了证书编号为“东府国用(2002)第特473号”土地证。由于历史遗留原因,上述生产经营场所未能办理房屋产权证书,产权存在瑕疵。
该公司租赁的中电熊猫位于东莞市虎门镇骏马路1号B区2号厂房和B区6号宿舍楼亦尚未取得房屋产权证。截至该公司招股说明书签署之日,已具备办证条件,出租方拟在银行抵押的土地使用权证办理解押后提交主管部门办理相关不动产权证。不过,该公司仍可能面临因产权手续不完善或到期不能续租,从而存在因经营场所搬迁导致生产经营中断的风险。
责任编辑:陈志杰
最新动向:傅鹏博、刘格崧、冯明远、赵枫买卖股票名单来了
【今日直播】开源证券赵伟(金麒麟分析师)(金麒麟分析师):春华秋实——2020下半年宏观形势和资产配置思考长江证券高岳谈医药:科技引领未来广发基金吴兴武、国盛证券张金洋:医药行业还能乘风破浪吗?天风潘海洋(金麒麟分析师)(金麒麟分析师):医药上半年涨幅领衔全行业,下半年投资怎么看?银华基金唐能:科技成长是否仍是主旋律?川财证券陈雳谈宏观策略:静水流深,行稳致远0001一场借贷纠纷牵出特大案件 万通发展控股股东被立案侦查
投资研报【主力资金】4.4万股东懵了!700亿龙头盘中一度逆市跌停!“聪明资金”对倒,四大机构狂砸PK三大机构抄底!到底怎么了?【超级大单】面板行业燃爆!1000亿龙头盘中涨停!2000亿龙头盘后惊现5笔大宗交易!发生了什么?【碳中和动态分析】中金资本、高瓴资本均重仓投资“碳中和”赛道三一集团或将在云南布局30GW单晶0000行悦信息虚增营业收入 被给予警告并罚60万
11月16日,上海证监局披露行政处罚决定书。依据200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2005年《证券法》)的有关规定,上海证监局对行悦信息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进行了立案调查、审理。经查明,经查明,行悦信息存在以下违法事实:一、未依法披露公司对外提供担保事项0000四交易日翻倍:“预增王”热景生物股价站百元关口 下一个是谁?
投资研报【硬核研报】央行重磅论文鼓励生育,二胎板块突然起爆,核心受益标的已梳理【王牌研报】业绩亮眼+高景气,这只票看涨空间超2倍【碳中和动态分析】风电价格战进入白热化;两大巨头强强联合,发力光伏+绿氢;中国储能技术排行榜出炉【机构调仓】劳杰男、许之彦等调仓股曝光牛散张仲华等持仓股泄露(名单)来源:财联社0000宁德时代的“巧克力”换电块,车企会爱吃吗?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新能源车产业的规模已经足够庞大,再也经不起大规模浪费。抛开任何单一企业的得失,从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角度看,标准化已经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势在必行文|尹路{image=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