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2352

净值暴跌57% 朗博科技背后的这家私募什么来头?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12-17 17:53:070

来源:翠鸟资本

文|翠鸟资本

今年以来,股票公募收益率强势跑赢私募。年关之际,私募试图挽回颜面。

然而,私募奋力“自救”,却上演了一幕力度空前的割韭菜大戏。

仁东控股(002647.SZ)、朗博科技(603655.SH)、大连圣亚(600593.SH)等公司,从11月末开始“不约而同”地暴跌,创下了少有的N个跌停板记录。

操盘的私募机构,究竟什么来头?

20天净值闪跌57%

今年三季度末,一家名不见经传的私募公司买入朗博科技的前十大股东,基金名称为“益家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益家聚美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益家聚美1号”)

截至三季度末,这只私募基金位列第七大股东,持股数量为61.89万股。

{image=1}

12月1日开始,朗博科技开始上演连续跌停,不知道益家聚美1号在四季度是否还持有朗博科技,但基金净值随着朗博科技的疯狂下跌而巨幅回撤,时点吻合。

朗博科技的股票极为特殊,流通市值只占总市值的三分之一,股东户数仅剩下3511户。

对比2019年三季度末,朗博科技股东户数为6813户,是最新披露的两倍。

然而,一个异常矛盾的信息出现:2019年9月30日-2020年9月30日,朗博科技股价涨幅高达144.73%。

{image=2}

但是,股东户数反而下滑!

按常理,股民都是在股价高歌猛进之时,不断追高买进,但朗博科技却出现股价走高,股东持续离场之势。

据私募排排网,截止12月15日,益家聚美1号净值为0.83,而11月24日净值高达1.94。这意味着基金不仅跌破面值,直接“断头式”下跌,暴跌57%。

涉事私募深不可测

那么,私募益家资本为何敢于在股价高位重仓接盘?

先看看这家私募的背景。

{image=3}

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的公司信息,这是一家上海的私募公司,成立于2015年10月份,全职员工人数仅有7人。

但公司的法人深不可测,老板叫刘治国,他身兼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和信息填报负责人。2000年-2016年,他担任复地集团上海公司开发部门总经理。复地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集团之一,国家建设部一级开发资质企业。

从房地产开发跨越到私募管理,这位老板的转型值得玩味。

这位老板的团队背景更是五花八门:合规风控官之前在企业的采购部、合约部和培训部工作,没有任何基金管理机构经验,另有一位登记在册的员工曾在贸易公司任职员。

然而,还有一位“隐身者”。出资结构中,有一位名叫吴建玮的人士,认缴比例最高,但中基协备案信息里没有此人的具体来路。

{image=4}

私募账户“送”给了谁?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第三方基金净值平台私募排排网,益家资本的基金经理为邱黎斌,并不存在于中基协的系统信息中。

{image=5}

再根据天眼查,益家资本的法人与上述官方备案信息截然不同,法定代表人变成了邱黎斌,另有一位实际控制人叫李跃坚。

这两个人既不在官方备案的高管名单中,也不在公司出资人信息中。

{image=6}

再一看企业信息变更记录,才明白这家发生了易手!

今年5月份,邱黎斌和李跃坚接盘这家私募。

有一个关键信息需要说明:监管层对私募基金的管理,是依据私募基金备案制度,涉及任何管理团队、投研团队、产品运作的信息,都是需要正式备案给中基协,并通过公开系统对外披露,投资者、销售渠道、托管渠道能够进行查询。

然而,私募管理人易手,如此重大的信息却没有在官方备案途径对外更新。

{image=7}

由于私募基金还有托管制度,资金来路去路都在正规的券商托管、银行托管中可以查正。

但涉事的益家聚美1号在备案系统的更新时间,仅仅停留在2019年9月19日,也就是管理人易手之前。

当时的托管机构是招商证券,但今年5月过后的信息一概不知,私募基金投资人的钱去了哪里?资金会否被滥用扰乱市场?

另据媒体报道,李跃宗一直从事场外配资和虚拟盘交易,他们在朗博科技高位接盘后,究竟是为了替人卖掉筹码,还是为其他股东做接盘侠,信息仍不明确。

反思这场朗博科技公然“割韭菜”,这也与私募基金的“原罪”有关联。

由于私募基金不公开任何运作,没有公募基金的信息披露制度,所有信息只局限于私募机构管理层内部,一旦有集体坐庄行为,只有市场异动结束才能知道。

监管层2013年推出私募基金备案制度,就是规范私募市场,要将机构诚信信息,涉及高管、产品情况进行详细备案,并对机构基本情况和诚信信息进行公示。

然而,益家资本今年5月换了老板,官方备案系统“并不知情”,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这都有待监管层的强力调查。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