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6832

姚洋:自主技术研发是Plan B,如果做成Plan A成本就非常高了

新浪财经2020-12-20 14:34:510

{image=1}

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的“国家发展论坛”第五届年会于2020年12月20日举行。北大国发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姚洋出席并演讲。

姚洋表示,发展自主核心技术是“双循环”的重中之重。他首先介绍了“进口替代”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进口替代”并非中国人的发明,而是世界银行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建议。除中国外,拉美、印度等国家和地区都在进行“进口替代”。

“相对而言中国是搞得比较好的,至少在30年里建立起了一个比较强大的工业的基础,而且的的确确把我们的工业水平推向了比较高的高峰”,姚洋表示。

而在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进口替代”速度比改革开放之前还要快得多,而且成本要低得多。“改革开放搞‘进口替代’的方式,最重要的是干中学,边干边学,以前我们自己造不了的东西我们进口,进口来之后我们看着慢慢学就学会了,我们自己造了”,他说。

谈及“加工贸易”,在部分观点里,已经成为“低端”的代名词,还有人为“加工贸易”创造了过多外贸盈余。但姚洋表示,在早期,加工贸易的国内增加值含量确实下降,但后来出现反转,“广东做了20年之后,国内增加值部分在提高”。

“事实上,中国今天的加工贸易里,本土贡献的增加值已经占到40%左右了,所以加工贸易也不是说完全任何的附加值,如果没有附加值怎么创造这么多的外贸盈余呢”,姚洋说,通过加工贸易,我国企业不仅学到了很多东西,而且积累了巨额的资本,这些资本转化成很多机器设备。“通过改革开放,通过干中学,我们很快的能够学到国外的东西”。

此外,通过开放,我国企业直面国外企业的竞争,但是竞争过程会有合作,“比如同一个领域的人士,经常在一起开会,互相的讨论、互相的交流,慢慢大家都会共同的提高。我想开放仍然是中国做进口替代最好的、最便宜的一个途径”。

谈及自主技术,姚洋强调,我国企业研发自主技术的很大一部分动因是美国对我国的技术封锁。“我们要做好准备,但这只是做准备,它是个Plan B,就像每辆车都有一个备胎一样”,姚洋说,如果把Plan B做成Plan A,那成本就非常高了。

他解释说,“不能把所有的‘卡脖子’技术都做了,如果要按‘卡脖子’作为一个标准,真是把Plan B做成Plan A了。而且中国一旦做成了之后,别的国家基本上就不能做了,因为中国的体量实在太大了”。

“现在经济被特朗普搞变成了外交问题,经济武器化了,国内的经济政策会影响到外交,外交又会反作用回来。这个问题上,我们自己应该有清醒的头脑,现在再提举国体制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因为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他觉得你自己在跟世界脱钩。别人还没跟你脱钩,你自己先脱钩了,那我们就会陷入一个非常被动的状态”,姚洋告诫。

此外,对于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姚洋认为,在自主技术方面,就变得更加突出。“现在各级政府都在动员成立各种基金,来搞自主技术。这样的做法能不能够见效,我觉得能见效。政府这么多钱下去肯定能见效,但是不是最优的方式?”。

“说一千道一万,一个政府管理的企业就不可能完全以利润为导向,在你不以利润为导向的时候,你想把技术搞上去,我觉得是有难度的,肯定这里面就有很多的浪费”,他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证明、世界的历史证明,创新还是应该由市场来做的,在分散的市场决策里做,这样是一个最有效的方式。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